韩江流域位于粤东、闽西南,地理位置在东经115°13′~117°09′,北纬23°17′~26°05′,是广东省除珠江流域以外的第二大流域。流域地处亚热带东南亚季风区,高温湿热,暴雨频繁。
流域北面的武夷山杉岭背斜是韩江、赣江的天然分界线;东北面与闽江支流九龙溪以不明显的山地为分水岭;南面以阴那山及八乡山地构成韩、榕二江的分水岭;东面由凤凰山脉与独流入海的黄岗河分隔;西面为不明显的山地与东江分水。
流域范围包括广东、福建、江西三省部分区域,干流长470km,流域面积30112km2,韩江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的七星岽,在三河坝与汀江汇合,经潮州市进入韩江三角洲,分北、东、西溪出南海。
形成变迁
韩江流域在《禹贡》中属扬州之域。
先秦有文献记载的名称是“海阳”,最早见诸一记载的名称。《蟹略》引汲冢《周书王会篇》曰:“成王时,海阳献蟹。”《逸周书》卷七载“海阳大蠏。注:海水之阳,一蟹盈车。”
秦汉时有“揭阳县”的说法。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年,任嚣、赵佗平南越,设南海、桂林、象三郡,韩江流域区域内设揭阳戍区,这是韩江流域建制的萌芽。汉时韩江称员水,《水经注》云,“员水又东南,一千五百里入南海。东历揭阳县,王莽之南海亭,而注于海也。”汉代揭阳县的辖境广阔,不仅包括整个韩江流域,还有赣南、闽南一部分。
晋太康三年,置晋安郡,领县八:原丰、侯官、温麻、晋安、新罗、宛平、同安、罗江,辖地大略包括现闽西及闽东南沿海一带,其中的新罗县为韩江流域最早设置的县。
唐代开元二十九年,韩江流域政区设置包括潮州全部,汀州的长汀县、黄连县和龙岩县的一部分,循州的兴宁县及漳州的一部分。
宋代,韩江流域政区包括潮州的海阳、潮阳、揭阳三县全部,敬州全部,汀州的长汀、上杭、武平全部和宁化、莲城一部分,漳州的龙岩县一部分,循州的兴宁、长乐县全部。
元代韩江流域上游汀州路、漳州路龙岩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梅州与潮州路、循州一起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宣慰司,各州路所领县数不变。
明朝末年,韩江流域共设有21个县,其中包括广东省潮州府全府的11个县、惠州府的3个县以及福建省汀州府的6个县和漳州府的1个县。
清代政区言之,大致包括汀州五县、嘉应五属、潮州九邑,即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程乡(今梅县、兴宁、长乐(今五华、平远、镇平(今蕉岭、海阳(今潮安、潮阳、揭阳、饶平、惠来、大埔、澄海、普宁、丰顺,以现行政区来看,其中汀州所辖五属现归龙岩市管辖,嘉应州改称梅州,并辖原潮州府的大埔、丰顺二县,而潮州府所辖其他七县,其地域范围也大致涵盖了今天的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
干流概况
韩江流域位于粤东、闽西南,地理位置在东经115°13′~117°09′,北纬23°17′~26°05′,是广东省除珠江流域以外的第二大流域。
江上游由梅江和汀江汇合而成,梅江为主流,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上峰,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广东省的五华、兴宁、梅县、梅州和大埔等市、县,在三河坝与汀江汇合;汀江发源于福建省宁化县的赖家山,由北向南流经福建省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等县和广东省的大埔县。梅、汀两江汇合后称韩江,由北向南流经广东省的丰顺、潮安等县,至潮州市进入韩江三角洲河网区,分东、西、北溪流经汕头市注入南海。以梅江为源头,干流总长470km。
流域范围包括广东、福建、江西三省部分区域,流域面积30112平方千米,其中汀江为11802平方千米,梅江为13929平方千米,韩江干流(三河坝~潮安)为3346平方千米,韩江三角洲(潮安以下)为1035平方千米;按省划分,广东省17851平方千米(占59.3%),福建省12080平方千米(占40.1%),江西省181平方千米(占0.6%)。
流域是以多字型构造为特点,高程自20米~1500米不等,韩江干流平均坡降0.37‰。山地占总流域面积的70%,多分布在流域北部和中部,一般高程在海拔500米以上;丘陵占总流域面积25%,多分布在梅江流域和其它干支流谷地,一般高程在海拔200米以下;平原占总流域面积的5%,主要在韩江下游三角洲,一般高程在海拔20米以下。
水文特征
水文特点
径流量
韩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600~1600mm,潮安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为2907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44.3亿m3,年径流模数为26.6L/s.km2;横山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101.2亿m3,年径流模数为25.4L/s.km2;溪口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87.7亿m3,径流模数30.1L/s.km2。
泥沙量
河流泥沙主要受降水特性、流域下垫面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流域内的潮安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30千克每立方米,年输沙量为730万吨。韩江泥沙主要来自梅江,梅江的横山水文站年平均输沙量为463万吨,占全流域的63.4%。
汛期洪峰
本流域以热带气旋雨影响为主,暴雨大而且集中,洪水峰高量大,一般梅江量大,洪水过程线较肥胖,汀江峰高呈尖瘦型。洪水多发生在6月和8月,主要洪水来自梅江和汀江,若两江相遇或梅江、汀江连续洪水叠加,都会造成韩江下游大洪水。韩江潮安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高达每秒13300立方米。
水质
根据韩江流域管理局提供的流域水质监测情况,2015年至2017年,韩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的断面占总断面数的比例逐年提高,2017年达到92.5%。从监测结果看,韩江流域水质总体保持良好,干流水质基本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Ⅲ类标准。
韩江流域总集水面积为30112平方千米,其中广东省境内17851平方千米,福建省12080平方千米,江西省181平方千米。其中梅江13929平方千米,汀江11802平方千米,三角洲1035平方千米。干流长470千米,干流及主要支流总长约3435千米。
自然灾害
江相遇或梅江、汀江连续洪水叠加,都会造成韩江下游大洪水。
自古以来,水旱不分家。一条江的丰与枯,牵系着一片流域民众的福与祸。在古粤东地区,人们对母亲河韩江的敬畏,除了她的洪涝发威,还有她的干涸之患。据史料记载,古粤东地区的旱灾与洪涝一样,频频发生。只是由于在明代以前,该地区史料记述不够详备,所以显得当年的韩江足够安澜,足够平静。至清代,雍正、乾隆、光绪各朝相继编订和修订《潮州府志》,后人才得以一窥当年韩江流域的旱情,以及发生旱情时产生的社会影响。
在粤东,旱情的类型主要有这几种:春旱、秋旱、冬春连旱,有时候严重甚至会出现秋冬春连旱。春旱的危害是最大的,因为每逢春旱,江河水源枯竭,咸水上溯,尤其是对广大平原地区的危害最大。韩江水源较为丰沛,虽然不至于像练江和榕江一样,动辄遭受咸潮侵袭,但是1943年的那场大旱中,韩江东溪、西溪的咸潮也曾一度自河口上溯11-12公里,分别抵达龟山和金洲。咸潮一到,大面积的农田便无法按时春耕,继而失收歉收,最终演化成大旱灾。相比之下,夏、秋旱时期,韩江流量一般还比较大,水库蓄水也较多,偶尔还会下雨,没有春旱影响那么严重。
历代韩江流域的大旱情,常同时引起饥荒和社会动荡。受灾群众没有食物,多以草根野菜充饥。有的熬不过干渴,开始凿井,希望能够打通地下泉水,但是江河水源都已在枯竭之中,凿出地下水谈何容易。或者翻山越岭,跑到深山老林里去取一点山泉水,但是山泉本来就有限,且远水救不了近“渴”,两相权衡之下,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所以闹饥荒的地方经常出现饥民成群结队逃往外地的现象。有些人熬不过去,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活生生饿死者更是不在少数,当地的小街小巷“饿殍载道”。
新中国成立以后,韩江流域的旱情仍时有发生,每次发生旱灾,农业生产都一定程度地受到影响,不过因为修建了大量灌溉工程和及时采取防旱抗旱措施,即使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旱情,也只有少量农田失耕、失收或改种,不至于像古代那样造成大饥荒。
1963年春旱是潮汕地区历史上有名的一场旱灾,自1962年9月中旬至1963年6月上旬,历时274天。据史书记载,这个时期,潮汕各地降雨普遍不足200毫米,许多河流、塘库枯竭。3月上旬春耕时,潮汕地区所有的水库水量仅存1.73亿立方米,只占计划蓄水的16%;5月2日,韩江最枯水位降到7.95米,流量仅剩33立方米/秒。面对极其严重的旱情,2月14日,当时的水利部门组织力量,全面封堵韩江,实行东水西调,澄海、潮安二县用了三天时间,在东溪进水口处筑起一道长400多米、高5-7米的拦河沙坝和一条长30米的堆石溢洪道,用以控制东溪水流量,增加西溪流量。
主要支流
梅江
梅江属韩江干流,发源于陆丰与紫金县交界的乌突山七星岽,沿莲花山西北侧自西南向东北流至五华琴口汇北琴江,至水寨河口(以上称琴江)汇五华河后称为梅江,于兴宁水口镇汇宁江,在畲坑进入梅县,在长沙进入梅江区,然后汇程江于梅城,汇石窟河于丙村,汇松源河于松口,在大埔县三河坝与汀江汇合,梅江干流长307千米(含琴江),集水面积13929千米(含琴江)。河床坡降0.4‰,沿河有水口、畲江、水车、梅南、长沙、程江,梅州市、西阳、白宫、丙村、雁洋,松口、三河坝等镇。城镇防洪重点为梅州市区和五华县水寨镇。
汀江
汀江是韩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福建宁化木马山,在永定棉花滩流入梅州境内的大埔青溪,于茶阳汇小靖河和漳溪河,在三河坝与梅江、梅潭河汇合流入韩江,流域集雨面积11802千米,河长323千米,平均坡降2.4‰,汀江在梅州境内的集雨面积为1333千米,河长55千米,河床坡降1.27‰,汀江曾经是闽粤主要水路交通线,茶阳至石下坝可通小机船,其天然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已建设的棉花滩水电站装机容量60万千瓦;下游大埔青溪段,广东省电力局已兴建了中型青溪水电厂,总库容6800万米,装机14.4万千瓦;下游末级迪昌坝电站规划装机3.0万千瓦。
韩江干流(三河坝以下)
梅江与汀江于三河坝汇合后称韩江再折东南至潮州市的自莲、赤风、归湖而后向东南流至高陂,折转南流至?隍,继而至潮州市的竹竿山。竹竿山以下为韩江三角洲,韩江干流自三河坝沿河有银江、合溪水,沙田水、大胜溪、丰良河(又名产溪)、南溪背水、蔗溪、凤凰溪、文祠水等集水面积在100千米以上的支流汇入。
韩江三角洲
韩江三角洲从竹竿山起至出南海河口长为54千米,集水面积1035千米,河床比降1.1‰。流经北关引韩、潮安水文站、湘子桥,至湘子桥下游的涸溪塔,分叉成北溪、东溪、西溪3条河注入南海。北溪在澄海市的东里与南溪汇合后,经东里桥闸于义丰溪入海;东、西溪曲折南流,在中部有蓬洞河相互沟通,东溪在蓬洞河以下约8千米有南溪与北溪沟通。东溪流经急水塔后转入隆都围,至蓬洞河以下约8千米有南溪桥闸,再经莲阳桥闸后于北巷入海。
流域内集水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主要河流包括梅江、五华河、宁江、石窟河、汀江以及梅潭河。
河流名称 | 河流等级 | 集水面积 (平方千米) | 起点 | 终点 | 长度(千米) | 平均坡降 (‰) |
韩江 | 干 | 30112 | 广东紫金县七星崠 | 广东澄海区北港 | 470 | 0.39 |
梅江 | 支 | 13929 | 广东紫金县上嶂 | 广东大埔县三河坝 | 307 | 0.40 |
五华河 | 支 | 1832 | 广东龙川县亚鸡寨 | 广东五华县水寨 | 105 | 0.99 |
宁江 | 支 | 1423 | 广东兴宁县明天峰 | 广东兴宁县水口 | 107 | 1.19 |
石窟河 | 支 | 3681 | 福建武平县洋石坝 | 广东梅县东洲坝 | 179 | 1.79 |
汀江 | 支 | 11809 | 福建宁化县大悲山 | 广东大埔县三河坝 | 322 | 2.40 |
梅谭河 | 支 | 1603 | 福建平和县葛竹山 | 广东大埔县三河坝 | 137 | 2.00 |
流域概况
流域界限
韩江流域北面的武夷山杉岭背斜是韩江、赣江的天然分界线;东北面与闽江支流九龙溪以不明显的山地为分水岭;南面以阴那山及八乡山地构成韩江、榕江二江的分水岭;东面由凤凰山脉与独流入海的黄岗河分隔;西面为不明显的山地与东江分水。
流域范围
韩江流域位于粤东、闽西南,地理位置在东经115°13′~117°09′,北纬23°17′~26°05′,是广东省除珠江流域以外的第二大流域。
流域范围包括广东、福建、江西三省部分区域,流域面积30112平方千米,其中汀江为11802平方千米,梅江为13929平方千米,韩江干流(三河坝~潮安)为3346平方千米,韩江三角洲(潮安以下)为1035平方千米;按省划分,广东省17851平方千米(占59.3%),福建省12080平方千米(占40.1%),江西省181平方千米(占0.6%)。
流域地形
流域是以多字型构造为特点,高程自20米~1500米不等,韩江干流平均坡降0.37%。山地占总流域面积的70%,多分布在流域北部和中部,一般高程在海拔500米以上;丘陵占总流域面积25%,多分布在梅江流域和其它干支流谷地,一般高程在海拔200米以下;平原占总流域面积的5%,主要在韩江下游三角洲,一般高程在海拔20米以下。
流域气候
流域地处亚热带东南亚季风区,属亚热带气候,气候高温湿热,暴雨频繁。受海洋性东南季风影响很大,雨洪主要集中于夏季,其中4~6月多为锋面雨,受海洋性东南季风剧烈影响,常造成大面积的锋面连续降雨;7~9月多为台风雨,以太平洋和南海热带风暴影响为主,常造成暴雨并较高洪水位。
流域内降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1700毫米,年内分配不均匀,其中4至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5、6月份更为集中。受地形影响,降雨量自沿海向北增大,过莲花山脉后,又向北逐渐减少。流域的暴雨中心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洋头村~犀狗寮~凤凰一带,年降水量约2570毫米。
治理开发
水库建设
蓄水工程
韩江流域在广东省境内2005年总人口为780.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64.25万人,占总人口的59.5%。总耕地面积为233.81万亩。截止至2012年1月己建蓄水工程10041宗,总库容15.68亿立方米,其中大型3宗,中型17宗,小(—)型139宗,小(二)型以下9882宗。
大中水库
韩江流域内共有大型水库4座,分别为益塘水库、合水水库、长潭水库和东山水库,都位于梅州境内,总库容达到6.9亿立方米。韩江流域共有中型水库19座,其中梅州境内有13座,分别为黄田水库、梅西水库、富石水库、多宝水库、温公水库、岩前水库、桂田水库、和山岩水库、东方红水库、三河坝水库、石壁水库、青溪水库和清凉山水库,潮州境内有5座,总库容达到3.764亿立方米。
水库名称 | 级别 | 坝址 | 集水面积(平方千米) | 总库容(立方米) | 坝高(米) | 总装机容量(千瓦) |
益塘水库 | 二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五华县矮车河 | 251 | 1.6亿 | 42 | 1934 |
合水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兴宁县宁江上游 | 600 | 1.1亿 | 23.5 | 1100 |
长潭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蕉岭县石窟河长潭峡谷 | 1990 | 1.72亿 | 71.3 | 60000 |
东山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丰顺县东山村 | 2750 | 2.48亿 | 20.3 | 75000 |
名称 | 级别 | 坝址 | 集水面积(平方千米) | 总库容(立方米) | 坝高(米) | 总装机容量(千瓦) |
黄田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平远县柚树河上游 | 140 | 5440万 | 46 | 6950 |
梅西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梅县区大坪镇上官塘 | 350 | 5100万 | 26.6 | 5300 |
富石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平远县石正镇富石村程江上游 | 53 | 2302万 | 41 | 1070 |
多宝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蕉岭县北祭乡多宝村 | 68 | 2260万 | 45.5 | 21713 |
黄竹坪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乌土河上游 | 18.2 | 683万 | ||
温公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兴宁市黄陂镇 | 56.2 | 2281万 | 36.3 | 2000 |
岩前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五华县油田乡大窝岩前村 | 37 | 1715万 | 31.5 | 500 |
桂田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五华县平南乡桂田村 | 27.3 | 1620万 | 54.4 | 800 |
和山岩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兴宁市宁中乡和山村 | 32.5 | 2048万 | 21.8 | 125 |
东方红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 | 27.5 | 1320万 | 28.5 | 250 |
三河坝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三河坝梅潭河出口处 | 1603 | 1990万 | 15.5 | 5000 |
石壁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梅州市兴宁县城北部石马河上 | 102 | 1072万 | 25.3 | |
凤凰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潮州市潮安区凤凰溪中游 | 164 | 5990万 | 45.2 | |
岗山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潮州市潮安区 磷溪镇秋溪上游 | 88 | 5308万 | 845 | |
凤溪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潮州市凤凰溪上游 | 45.7 | 3148万 | 64 | |
坪溪水库 | 一级支流水库 | 潮州市饶平县坪溪镇桂坑水上游 | 9.6 | 1350万 |
水利枢纽
韩江流域共有四座水利枢纽,分别是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韩江干流的东山水利枢纽、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韩江干流的高陂水利枢纽、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汀江干流的棉花滩水利枢纽和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的潮州供水枢纽。
名称 | 位置 | 集水面积(平方千米) | 总库容(立方米) | 总装机容量(千瓦) |
棉花滩水利枢纽 | 福建省永定县汀江干流棉花滩峡谷河段中部 | 7907 | 20.35亿 | 60万 |
东山水利枢纽 |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小东村 | 27503 | 2.48亿 | 7.5万 |
高陂水利枢纽 |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韩江干流高陂镇 | 26590 | 3.66亿 | 10万 |
潮州供水枢纽 | 广东省潮州市韩江下游两溪口 | 29084 | 0.7亿 | 4.6万 |
河道治理
2018年,12月20日至21日,副省长、韩江流域省级河长许瑞生率省水利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赴梅州、潮州和汕头市巡查韩江,推动韩江管理保护工作。
3月24日上午,以“同护韩江水,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南粤古驿道·第十五届“联泰·悦水湾”韩江徒步节暨南粤‘左联’之旅”活动在汕头市启动。5000多名群众冒雨沿韩江徒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宣传引导全社会关注韩江、呵护韩江,弘扬“左联”红色文化。徒步队伍从潮州市东凤镇出发,沿韩江下游沿岸徒步行进,途经红棉纪念公园、龙湖寨古码头水文化公园等文化景点,终点为韩江水利枢纽所在地江东镇,全程约18公里。副省长许瑞生高度重视韩江徒步节活动,要求精心筹备,创新办好韩江徒步节活动,并委托省政府副秘书长钟旋辉向汕头市金山中学、潮州市金山中学学生代表赠送粤东“左联”文人书籍。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梅州市、河源市有关领导同志参加活动。
桥梁涵洞
韩江自潮州市以下为三角洲网河区,潮安水文站以下流域面积1035平方公里。韩江在潮州市韩江大桥以下自东向西分成北溪、东溪和西溪,其中西溪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鸥汀街道旦家园附近自东向西又分为外砂河、新津河和梅溪。韩江下游的五条入海河道上均建有挡潮闸,即北溪上的东里桥闸、东溪上的莲阳桥闸、外砂河上的外砂桥闸、新津河上的下埔桥闸、梅溪上的梅溪桥闸。东溪与西溪在江东围下由蓬洞河沟通,北溪和东溪在隆都下由南溪沟通。韩江下游的五条入海河道与蓬洞河、南溪共同构成了一个水力联系紧密的三角洲网河区。
该文章由作者:【今朝有酒】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