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人民军的前身是金日成主席于1932年4月25日创建的。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亲自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日逝世后由其子金正恩继任)的职务。朝鲜人民军总部设有总政治局、总参谋部、后勤总局、技术总局等和直属国防委员会的人民师、15个装甲旅、14个旅、1个“蛙”式地对地:约3500辆,主要型号有T-34型、T-54/55型、T-62型、Type-59型。朝鲜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所有公民都有根据国家需要服兵役的义务。服役期:陆军6~8年、海军5~10年、空军为3~4年。义务兵可服役至40岁。
简介
朝鲜人民军的前身是朝鲜已故主席金日成于1932年4月25号创建的朝鲜人民革命军,并于1948年发展成为正规化的朝鲜人民军,人民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现役部队约100多万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为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亲自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的职务。在金正日的直接领导下,朝鲜人民军总部设有总政治局、总参谋部、后勤总局、技术总局等和直属党中央的人民武装力量部。朝鲜人民军的最高军衔为大元帅。已故金日成主席在1992年4月被授予大元帅军衔。其他军衔依次为元帅、次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以及校官和尉官。长期以来,朝鲜人民军都一贯坚持领袖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将保卫领袖和党中央的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尊严、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现役部队约108.2万人。
历史
创建初期
朝鲜人民军的前身为1939年成立于中国延安的朝鲜义勇军(KVA),并由金枓奉所领导。他们在延安附近建朝鲜人民军立学校来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以将来朝鲜独立时可以立即投入为社会服务。到了1945年时,朝鲜义勇军已增长到近1000人的规模,这些人的来源主要是从日本陆军的朝籍逃兵。在当时,朝鲜义勇军时常与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也自中共的手中接收不少武器和弹药。随着日本战败后,朝鲜义勇军跟随着中共进入了中国东北地区,并决定先在此处招募新兵,然后回到朝鲜建设祖国。到了1945年9月时,朝鲜义勇军已增长至近2500多人的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托管。但实际上于1945年8月9日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美国先行提出以朝鲜38度线(即三八线)为界,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北的提议,并得到了苏联的认可8月24日,苏军占领朝鲜北部后在三八度线停止了进军,并实际占领了朝鲜北纬38度线的北部城镇。
1945年10月12日,总部设在平壤的苏联第25集团军发表声明,下令所有武装抵抗组织在朝鲜半岛北部自行解散。10月21日时,2000多名朝鲜人民军跟随着苏联军队,前往各地招募组织了警备部队,并在苏联的军事总部许可下创建一支军事部队。1946年1月11日,苏联总部认为需要设立一个独立的单位来维护北部地区铁路的安全,协助朝鲜组织一支铁路军。同年8月15日,又将原本的警备部队改组成为国家武装部队。
1945年10月,朝鲜第一间政治军事学校─平壤军事学院(1949年1月时改名为第二人民军军官学校)在金策和金日成的联手下成立,目的是通过苏联的军事指导来培训警备或公安机关的人员,学校的毕业生则会直接成为一般警察或加入警备部队。同时,由金日成所领导的武装部队也自中国归来,并与中央警察学院(1948年12月时改为朝鲜人民军军事科学院)所教育出来的政治和军事人才成为武装部队的新一代成员。之后,以金日成为核心的朝鲜成立了朝鲜劳动党(由朝鲜共产党和新民党合并而成),并在1946年2月8日成立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管理了当时朝鲜半岛北部事务。
1947年11月14日,美国决定将朝鲜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处理,在苏联因为中国代表问题抵制联合国的情况下,联合国通过大会决议决定于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后改称联合国韩国问题委员会)监督下,在美苏各自的管辖区域内同时举行选举,
在选出政府后美苏军队各自撤出朝鲜半岛,由当地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国家。但苏联政府不承认这一联合国的决议,拒绝委员会进入其管辖的朝鲜半岛北部地区。
同时为了抵制选举,1948年2月4日时朝鲜国防委员会在苏联的协助下,其初期组织成员结构成形;四天后的2月8日,朝鲜人民军也先行宣布创建。但5月时,美军仍继续以联合国的名义坐镇在朝鲜半岛南部,开始于朝鲜半岛南部进行选举。1948年8月15日,亲西方的李承晚(이승만)当选了第一任韩国总统,接替了自1945年以来在朝鲜半岛南部执政的左派政府,同时大韩民国也在投票后宣布成立。而北部则在苏联的支持下,于9月9日选举了金日成作为元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于当日宣告成立,苏联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立即予以承认。就在此时,朝鲜人民军下辖有中央边防营、两个师和一个独立混合旅。
朝鲜战争时期
分界线南北各自建立政权后,都拒绝承认对方的合法性。双方互相以小分队的方式袭击对方的边境,分界线附近也因此经常爆发小规模的战斗。然而由于韩国总统李承晚声称要北上统一朝鲜半岛,为此美国严格限制对韩军的装备援助种类。韩军方当时仅有轻武器和轻型火炮可用,没有飞机和坦克等重型装备。美国希望韩军队能够防御朝鲜部队的进攻,但无法自己主动攻击朝鲜。相对的,苏联和中国则积极援助并装备朝军。斯大林甚至从枪支、火炮,到军用卡车以及坦克全都提供给朝鲜人民军使用,到了战争前夕的1950年春季,朝鲜人民军的规模已达135000人,并装备有苏制的T34坦克和重型火炮等;而韩军队此时无论是在设备的数量和性能上,完全无法与之匹敌。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朝鲜称为“祖国解放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越过了分隔南朝鲜的北纬38度线,向韩国发动进攻。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很快地击溃韩国军队的主力;6月28日,朝鲜人民军占领了韩国首都汉城,并继续向南进攻,将韩国军队压缩至釜山环形防御圈内。1950年9月15日,依据联合国安理会所通过的第84号决议,以美国军队为首的70000到100000人规模联合国军在当时战线后方的仁川登陆,一举扭转了战争的局势,迫使朝鲜人民军北撤。
在1950年9月28日联合国军重返汉城并跨越三八线后,1950年10月19日时已经占领了朝鲜首都平壤,甚至部分联合国军部队已推进到鸭绿江畔。朝鲜人民军开始大量向民众强行征召士兵,甚至有许多娃娃兵的出现。同时,由于这已过度逼近中国边境,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参战的决定,两军联合成功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双方进入了消耗战的困窘状况。最后,双方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决定设立朝鲜半岛非军事区将韩国与朝鲜分隔南北两侧(但并没签署任何和平条约)。
随后,联合国军事停战委员会(UNCMAC)设立以监督双方在停战协定的执行概况,并由下辖的中立国监察委员会(NNSC)执行监督一事。这些国家分别有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监督朝鲜人民军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瑞典和瑞士则监督联合国各国军队。朝鲜人民军在经历韩战后,经统计有近215000多人阵亡,101000多人失踪或被俘。
近代状况
1967年10月朝鲜政府决定,派遣朝鲜人民军约200位飞行员以及两个营的高射炮前往越南参与1967年和1968年间的越南战争。之所以提供援助给越南民主共和国,主要是因为其也是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而除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苏联、中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东德和古巴等社会主义阵营皆提供了后勤支援。而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时,朝鲜亦派遣数名飞行员参加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行列。
到了1970年代,朝鲜的领导人仍参考1920年代到1930年的苏联军事领导人的战绩,如有“红军拿破仑”之称号的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其军事作战及游击战等战术就常被提出。随着苏联在军中“深度经营”,朝鲜在武器、技术、训练以及战术上都与苏联有些许相似。而这种让苏联协助训练朝鲜军官,再由朝鲜人民军发展他们版本战术的做法,被称为“两线作战”。其中,朝鲜特别注重苏联红军于1920年代与1930年代之间发展出来的“纵深作战”。当时朝鲜人民军试图以强大的常规武力,透过火炮、装甲部队以及机械化部队,在韩军队无法预测的情况下快速突破38度线、包围住韩国试图反击的武力,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半岛。
在1970年代以后,朝鲜人民军的高级官员在官方刊物撰写许多改良过去苏联军事思想特点的文章。在这些人心中,认为现代战争的性质是三维的,并没有前方和后方的区别且流动性很大。这些文章
预告著朝鲜人民军将急剧地增加机械化部队、卡车机动步兵营和自行火炮营地数量。更甚者,这种理论会大幅的使用于各军种,也意味着朝鲜人民军将可能会重组并重新部署其地面部队。
自韩战结束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后,朝鲜人民军军队越来越重视38度线朝韩非军事区,并部署大量军队与这附近。尽管两韩已无如韩战般大规模作战,但到了今日仍会发生致命的冲突,这包括有海上的小型炮战,以及朝鲜对韩国进行情报活动时的交战。
军歌歌词
朝鲜人民军继承了抗日光辉传统,光荣的队伍百炼成钢。金日成元帅的红色战士们,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江山。向前进,朝鲜人民军,意志坚韧勇猛顽强,要把帝国主义侵略者,坚决彻底消灭光。
青春和生命献给革命,胜利的队伍向着太阳。伟大的领袖领导着党,我们保卫党中央紧握手中枪。向前进,朝鲜人民军,意志坚韧勇猛顽强,要把帝国主义侵略者,坚决彻底消灭光。
战斗的历程艰苦而辉煌,英雄的队伍浩浩荡荡。沿着领袖指引的道路,为朝鲜革命奋勇向前方。向前进,朝鲜人民军,意志坚韧勇猛顽强,要把帝国主义侵略者,坚决彻底消灭光。
简介
朝鲜人民军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所拥有的武装力量,采用了典型的政令和军令一体化的指挥体制。目前最高司令官为金正恩元帅,军事指挥方面由国防委员会负责。整个朝鲜人民军下辖有五大军种,分别包括:陆军、海军、空军以及炮兵指导局和特种作战部队。这些部队由国防委员会的人民武装力量部管辖,其下再有常设领导机关总参谋部和总政治局。而除官方所设的单位外,执政党朝鲜劳动党另设有中央军事委员会监督控制,其下再设有军事部实质掌握著。
1978年,金日成指示将“朝鲜人民军创建日”由原本的2月8日改为4月25日,将朝鲜人民军改定调为是自1932年组织的抗日部队所发展而来,借此使民众更加崇拜身为领导人的总帅金日成,也掩饰了人民军实际上是由苏联所协助创建的起源事实。时至今日,朝鲜拥有劳动等长中远程导弹的程度。朝鲜已有制造核武的技术与材料,甚至还可能秘密拥有了约2到9枚核武器。由于朝鲜采“军事第一”的先军政治,因此人民军的地位甚至还高于政府以及社会,甚至其年度预算有将近60亿美元之巨。
有评论认为,朝鲜是当今世界中最具军事色彩背景的国家,拥有全世界朝鲜人民军人数排名第四的军队,约110万名武装人员的庞大规模,其中约有20%的17到54岁的男性是属于正规军的行列。此外在后备军事动员的能量也十分惊人,学者估计如果战事发生后,将会再有800万人投入战场的行列。在整个朝鲜国土上,众多的军事设施连成了一密集的网络。在国内,朝鲜拥有许多大型武器的生产线,以及密集的防空系统。而朝鲜在军事排名上也占了许多名次,如在全球拥有数量排名第三的化学武器,储存有大约2500吨至5000吨,种类涉及芥子气、光气、沙林等多种致命毒气或毒剂。这些武器可装载于火炮、导弹、飞机或军舰上以及人数最多的特种作战部队(估计有180000人左右)。
自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军支持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后,朝鲜的庞大军力便持续与大韩民国国军及驻韩美军在朝韩非军事区两侧对峙著。不过朝鲜因为其在经济上的困境,导致许多军事设备无法按时汰换而大多都已结构老化严重,这也常被视为朝鲜的军事能力一大缺陷之一。但朝鲜人民军仍然是被美国、韩国以及日本等邻国视为一个重大的威胁,因为它仍然具有能力摧毁附近的都市城镇。
陆军
约95万人,编有20个军(其中1个装甲军、4个机械化军、12个步兵军、2个炮兵军、1个首都防御军、27个机械化步兵师、15个装甲旅、14个机械化步兵旅、21个炮兵旅、9个火箭发射旅;1个特种作战军(8.8万人),10个狙击旅(包括2个旅、1个空降旅)、12个步兵旅(包括3个空降旅)、17个侦察团、1个炮兵空降营、8个特种任务营;6个直属炮兵旅、1个“飞毛腿”地对地导弹旅、1个“蛙”式地对地导弹旅:14个特种炮弹火箭炮旅。
主战坦克:约3500辆,主要型号有T-34型、T-54/55型、T-62型、Type-59型。
轻型坦克:560辆,主要有FT-76型、M-1985型。
装甲输送车:2500辆,主要型号有BTR-40/50/60/152型、Type-531型、M-1973型、BTR-80A型。
牵引火炮: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3500门。
自行火炮: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170毫米4400门。
火箭炮:107毫米、122毫米、240毫米2500门。
追击炮:82毫米、120毫米、160毫米7500门。
地对地导弹:“蛙”式-3/-5/-7型24枚,“飞毛腿”C型大约30枚。
地对空导弹:SA-7/-16型1万余枚。
反坦克导弹:AT-1型AT-3型、AT-4型、AT-5型若干枚。
无坐力炮:82毫米B-10型1700门。
防空高炮:14.5毫米、23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总共1.1万门。
海军
4.6万人,编有2个舰队司令部。
潜艇:苏制R级潜艇22艘、W级潜艇4艘、小型潜艇45艘、海岸潜艇21艘。
护卫舰:“罗津”级2艘、“苏湖”级1艘。轻型护卫舰:“沙里院”级4艘。
导弹快艇:“西州”级15艘、“奥萨”级8艘、“黄蜂”级4艘、“蚊子”级10艘、“瑞兴”级6艘。
鱼雷艇:共103艘,其中“新兴”级3艘、“沪松”级大约60艘、“新浦”级40艘。
巡逻艇:总共158艘,其中“海南”级大型巡逻艇4艘、“大青”级大型巡逻艇13艘、“索曼”级大型巡逻艇6艘、“索1”级近海巡逻艇18艘、“上海”级高速攻击艇12艘、“椒岛”级高速攻击炮艇3艘、渔船改装巡逻艇大约100多艘。
扫雷艇:“陆岛”系列23艘。水陆两栖登陆艇10艘。
水面支援船:共7艘,其中海上拖船2艘、侦察船1艘、气象测量船1艘、潜艇救护船3艘。
岸防部队:地对舰导弹团2个,“蚕”式导弹基地6处,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岸炮若干门。
空军
8.6万人,编为6个航空师,作战飞机621架。
战斗机:米格-17型107架,米格-19型159架,米格-21型130架,米格-23型46架,米格-29型16架,苏-7型18架,苏-25型35架,米格-29/AS型25架、米格-29/US型5架。
轰炸机:H-5型82架。
运输机:安-2/雅-5型300架、安-24型6架、伊尔-18型2架、伊尔-62M型4架、图-134型2架、图-154型4架。
直升机:米-24型24架、“休斯”500D型80架、米-2型139架、米-8/-17型15架、佐-5型48架。
教练机:米格-21型6架、米格-19型机7架、米格-17型机10架、雅克-18型170架、FT-2型35架。空对空导弹:AA-2型、AA-7型若干枚。地对空导弹:SA-2型45枚、SA-3型7枚、SA-5型2枚,SA-7/14/16型数千枚。
准军事部队
朝鲜政府设有人民武装力量省,常备武装力量为人民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现役部队105.4万人,朝鲜总人口约2300万人。常设领导机关为总参谋部和总政治局。陆军服役期6~8年、海军5~10年、空军3~4年,义务兵可服役至40岁。还有准军事部队包括安全和边防部队18.9万人以及工农赤卫队约350万人,最大年龄为60岁,建立于道、市、村镇,指挥序列为旅营连排,装备有轻武器、迫击炮和高炮。
兵役制度及军衔
朝鲜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所有公民都有根据国家需要服兵役的义务。服役期:陆军6~8年、海军5~10年、空军为3~4年。义务兵可服役至40岁。
共分5等21级,即将官以上7级(大元帅、元帅、次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士兵4级(特务上士、上士、中士、下士),兵2级(上等兵、下等兵)。
朝鲜人民军军服
最初的朝鲜人民军军服分为校以上军官礼服、军人常服、野战服、工作服、大衣等种类,军官礼服为夏白冬绿(草绿),直领、五铜扣、两个上挖袋、后身有两条弧形缝线,袖口有等级饰带,为∧型弧线,将军为金色,其他为军兵种色,用料将以上为高级礼服呢,其他为礼服呢,夏季为纯毛哔叽和毛哔叽,戴金色的礼服肩章,下着海蓝色马裤(不分军种、季节),将军有两条宽的饰带,陆军为红色,空军为天蓝色,校官为一条饰带,军兵种色。队列时穿马靴、武装带、白手套,非队列时不带武装带、白手套。
军官常服的样式与礼服基本相同,但用料有所降低,尉官以下为布料,战士常服为套头式、直领、散下摆、用铜扣。野战服是套头式、小翻领、紧袖口、下摆扎入裤内、用胶木扣,戴常服肩章。将军野战服为粗呢料、古铜色胶木扣。大衣样式与我军大衣略同。
朝鲜人民军军衔主要用肩章表示,分军官礼服肩章和常服肩章,军官礼服肩章为金色铜丝编织版面,陆军红边、空军天蓝色、海军黑色、边防部队绿色、警察紫红色……缀银色铜星,大将、大校、大尉4颗(2纵2横,与我国一级上将的星徽排列相同,53年后大将改为纵向排列),上将、上校、上尉3颗(前期三角形排列,53年后改为纵向排列),中将、中校、中尉2颗(纵向),少将、少校、少尉1颗,校官有两条军种色纵线、尉官一条,铜制金色肩章扣图案,将官为国徽,校尉官为军徽。版面图案将官为大斜纹花饰,校官为斜纹布图案、尉官为砌墙图案。
常服肩章,军官为草绿色版面,肩章扣、星徽原是铜制的,51年改为校尉官为古铜色胶木扣、刺绣星徽。士兵肩章为半软体,版面无图案,有军兵种色边线,准尉一纵一横红杠,上士一宽横条,中士三细横条,下士二细横条,上等兵一细横条,列兵无横条。平壤禁卫部队另有一种阅兵服士兵肩章,硬板,饰条为金色。
帽子为带折直筒帽,将官军帽上有铜丝镀金的帽饰带。
军官装备牛皮武装带、黑色牛皮大马靴。
现在的朝鲜人民军的军服按军种分为:陆军军服(包括大元帅、元帅、次帅军服)、海军军服、空军军服;按军服类别分为:大礼服、礼服、常服、作训(工作)服、迷彩野战服等5类;按着穿季节分为:春秋服(制服或夹克)、夏服(制式衬衣或薄料礼服)、冬服(棉衣裤、呢大衣、短大衣、羽绒服);按着穿时机分为:队列式、非队列式。
各类军服:
1、大礼服:配发给校级以上军官和礼宾部队(驻首都、新义州、板门店部队及表演部队)全体军官。仪仗队、专门卫队的礼宾服与大礼服基本相同。一般在出席国家、军队重大典礼、阅兵时着穿。
大礼服为浅黄褐色毛哔叽(将帅为纯毛哔叽,校尉为混纺哔叽)制品。上衣为西服式小翻领,四枚单排铜扣(礼宾服为双排八扣),两个下挖袋,衣领、袖头刺绣金黄色等级装饰(具体分:大元帅、元帅、次帅、将官、校官、尉官,共6种)。裤子分马裤、制裤两种,将帅军裤两侧各装饰二道宽的红色饰带(大元帅、元帅、次帅另有装饰),校尉军裤两侧各装饰一道红色饰带。
大礼帽为大檐帽杨式,与军服同色同料,黑色皮制帽沿。正红色帽墙,刺绣各种装饰(分大元帅、元帅、次帅3种),将帅为金黄色金属丝制帽饰带,校尉为黑色皮制帽饰带。
与大礼服配套的有:黑色领带、白色衬衣、金黄色礼服腰带(分帅、将、校、尉4种)、黑色袜子、黑色长筒皮靴或黑色皮鞋。冬季有银灰色礼服呢大衣、毛围巾、皮帽或栽绒帽、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等。夏季大礼服为薄料制品。大礼服配套徽章包括: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主章和礼服肩章等。
队列式(春、夏、秋)大礼服由:大礼帽、大礼服上衣、礼服腰带、白手套、礼服马裤、长筒皮靴等组成。参加典礼时戴配枪(无子弹)。
非队列式(春、夏、秋)大礼服由:大礼帽、大礼服上衣、礼服裤、皮鞋等组成。
冬季队列式大礼服由:皮帽或栽绒帽、银灰色礼服呢大衣、毛围巾、礼服腰带、白手套、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等组成。
冬季非队列式大礼服由:皮帽或栽绒帽、银灰色礼服呢大衣、毛围巾、黑色皮(棉)手套、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等组成
2、礼服:配发给全体军官和礼宾部队的士兵。1995年以后不常使用。原来在出国、一般典礼时着穿。
礼服为浅草绿色毛哔叽制品。上衣为西服式小翻领,四枚单排铜扣,两个上挖袋,衣领、袖头刺绣等级装饰(具体分:帅、将、校、尉4种,校尉是领章)。裤子分马裤、制裤两种,将帅军裤两侧各装饰二道宽的红色饰带,校尉军裤两侧各装饰一道红色饰带。
礼服大檐帽与常服通用,为军服同色同料,黑色皮制帽沿。草绿色帽墙,将帅为金黄色金属丝制帽饰带,校尉为黑色皮制帽饰带。
与礼服配套的有:保护色领带、淡草绿色衬衣、黑色皮腰带(帅将)或武装带(校尉士兵)、黑色袜子、黑色长 筒皮靴或黑色皮鞋。冬季有草绿色呢大衣、毛围巾、皮帽或栽绒帽、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等。夏季礼服为衬衣式样(与我军的夹克式衬衣相似)。礼服配套徽章包括:勋章、奖章、纪念章的略章和常服肩章等。
队列式(春、秋)礼服由:大檐帽、礼服上衣、腰带或武装带、白手套、马裤、长筒皮靴等组成。参加典礼时戴配枪(无子弹)。
非队列式(春、秋)礼服由:大檐帽、礼服上衣、军裤、皮鞋等组成。
冬季队列式礼服由:皮帽或栽绒帽、草绿色呢大衣、毛围巾、腰带或武装带、白手套、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等组成。
冬季非队列式礼服由:皮帽或栽绒帽、草绿色呢大衣、毛围巾、黑色皮(棉)手套、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等组成。
夏季队列式礼服由:大檐帽、夏季礼服上衣、白手套、马裤、长筒皮靴等组成。
夏季非队列式礼服由:大檐帽、夏季礼服上衣、马裤、长筒皮靴等组成。
士兵节日服的样式与礼服相同,但用料为涤卡,佩戴军衔肩章。配大檐帽,男士兵发黑帆布腰长筒皮靴,首都卫戍部队发长筒皮靴,女士兵发矮腰皮靴。
3、常服:全体军人着穿。不使用礼服时,尉官在佩戴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主章的情况下,作为礼服使用。
常服为浅草绿色毛哔叽(将帅)或涤卡(其他军人)制品。上衣为立翻领,五枚单排铜扣(军官)或胶木扣(士兵),两个上挖袋,两个下挖袋(士兵没有),袖口为散开式(军官)或收口式,军官在袖头有级别装饰。裤子分马裤、制裤两种,将帅军裤两侧各装饰二道红色饰带,校尉军裤两侧各装饰一道红色饰带,士兵没有饰带。
常服大檐帽为军服同色同料,黑色皮制帽沿。草绿色帽墙,将帅为金黄色金属丝制帽饰带,校尉为黑色皮制帽饰带。上士以上高级士官戴大檐帽,其他士兵戴战斗帽(专门部队全戴大檐帽,如板门店警备部队)。
与常服配套的有:浅色直领内用衬衣、黑色皮腰带(帅将)或武装带(校尉)、革职武装带(士兵)、黑色袜子、黑色长筒皮靴或黑色皮鞋,士兵穿黑帆布腰长筒皮靴或矮腰皮靴或胶鞋。冬季有草绿色呢大衣、皮(面、羽绒)短大衣、毛围巾、皮帽或栽绒帽或棉帽、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或黑帆布腰长筒棉靴等。夏季礼服为薄料制品。常服配套徽章包括:勋章、奖章、纪念章的略章和军衔领章等。
队列式(春、夏、秋)常服由:大檐帽或战斗帽、常服上衣、腰带或武装带、白手套、马裤、长筒皮(帆布)靴等组成。参加典礼时戴配武器。
非队列式(春、夏、秋)常服由:大檐帽或战斗帽、常服上衣、军裤、皮鞋或胶鞋等组成。
冬季队列式礼服由:皮帽或栽绒帽或棉帽、草绿色呢大衣、毛围巾、腰带或武装带、白手套、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或黑帆布腰长筒棉靴等组成。
冬季非队列式礼服由:皮帽或栽绒帽或棉帽、草绿色呢大衣或皮(棉、羽绒)短大衣、毛围巾、黑色皮(棉)手套、长筒毛皮靴或长筒栽绒皮靴或黑帆布腰长筒棉靴等组成。
4、作训(工作)服:校官以下着穿。
作训(工作)服为草绿色涤卡夹克(带衬里)或棉衣裤,衣裤均为收口式。佩戴战斗帽或栽绒帽或棉帽,军衔用军衔领章表达。冬季配套的有草绿色棉大衣、皮(棉、羽绒)短大衣、绒衣裤、长筒栽绒皮靴或黑帆布腰长筒棉靴等。
队列式作训(工作)服由:钢盔(头盔)、作训(工作)服、武器装具等组成。非队列式作训(工作)服由:战斗帽或栽绒帽或棉帽,作训(工作)服等组成。
朝鲜人民军的军服种类较多,以上介绍的仅是其陆军常见的几种。其特点是:军官,尤其是将帅军服的质料精湛,即使挂满了数十枚勋章也不见褶皱!士兵军服以实用为主,美观为辅;突出大礼服的装饰性,强调作战服装的“实战性”,而弱化礼服、常服的效能,简化了军服品种,突出了每种服装的“专用特点”。
数量
全部武装人数共计约800万。(韩国的8倍)
驻外兵力
在12个非洲国家派有军事朝鲜人民军顾问。
军费开支
朝鲜的军费开支约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4%。
与韩对峙
前线有约10000门火炮,全部瞄准首尔;平时全部隐藏在山洞工事中,战时出来机动作战,朝鲜称2小时就可把首尔夷为平地。在西朝鲜湾,驻扎有朝鲜人民军最精锐的朝鲜人民军第四军团。在东朝鲜湾,布置有几个破坏小组。有陆上的(敌后破坏队)和水下的(蛙人破坏队)。全军90%的军队在前线与韩国对峙。还在前线布置了地对地导弹和地对空导弹。
阅兵式
2010年大阅兵
朝鲜10日上午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65周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出席了阅兵式。
阅兵式开始前,朝鲜人民军三军军乐团进行了军乐表演。在乐声中,军乐团不断变换队形,不时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9时45分,金日成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朝鲜国旗和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旗分别在国歌和军歌声中升起。最高司令官旗升起后,在场人民军官兵齐声高呼“誓死捍卫最高司令官金正日”。
10时许,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出现在主席台上,全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与掌声,经久不息。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等悉数到场。刚刚在劳动党代表会议上当选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亮相格外引人注目。
随后,朝鲜人民军受阅部队总指挥崔富日大将的检阅车与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李英浩的检阅车会合,两人共同检阅了各受阅
方阵。回到检阅台前,李英浩向金正日报告:“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日同志,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65周年阅兵仪式准备开始。”
这时,军乐团高奏《金日成将军之歌》,鸣响了21声礼炮。
李英浩在阅兵式上发表讲话。他要求全体党员和军民团结一心,为在2012年年打开强盛大国之门更果敢地进行斗争。他表示,如果敌对势力胆敢侵犯朝鲜的自主权和领土,朝鲜军民会动用包括自卫性核遏制力在内的一切手段给予毁灭性打击,彻底消灭敌人,实现祖国统一。他说,千万军民团结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朝鲜的革命事业一定会取得胜利。他最后号召全体军民在百战百胜的劳动党的领导下奋勇向前。
阅兵现场此次阅兵式受阅部队共1.5万人,包括34个徒步方阵和28个装备方阵,现场观看阅兵式的朝鲜民众超过10万人。
阅兵开始后,首先入场的是朝鲜已故国家主席金日成主席像护卫方阵,军容整齐的人民军官兵簇拥着金日成主席的画像,手持银光闪闪的镀铬突击步枪,肃穆地走过主席台。
随后的33个徒步行进方阵中,有陆海空三军部队方阵,有荣获过“近卫部队”称号的英雄部队,有万景台革命学院、金正淑海军大学、金策空军大学等革命学院方阵,还有工农赤卫队方阵。其中多个女兵、女学员、女民兵方阵英姿飒爽,格外吸引人们的目光。
分列式结束之后是28个装备方阵,先后展示了轮式和履带式装甲车、轻型和重型坦克、防空导弹、反坦克火箭筒、火箭炮以及短程、中程、远程导弹及配属的雷达指挥车等装备,其中包括首次对外展示的中远程地地导弹。
在方阵行进的过程中,广场后方站立的群众用手中的花束组成“庆祝65”“金日成”“金正日”“百战百胜”等字样,这些粉底黄字的大型图案与行进的方阵交相辉映。
走在最后的方阵组成元帅徽章图案,图案两侧的“死守”二字坚定地表明了朝鲜军民誓死捍卫领袖的决心。
阅兵式结束后,金正日在主席台上缓步巡视,亲切地向群众挥手。现场观众难抑兴奋之情,跳跃不已,发出激动的呼喊和掌声。
11时10分,朝鲜建党65周年阅兵式结束。
阅兵式上展示了芦洞导弹、飞毛腿(Scud)导弹、对空导弹等各种武器系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阅兵式中,朝鲜人民军步兵、女兵、车辆化部队、低高度对空导弹、装甲车、战车、放射炮(多联装炮)、弹道导弹和对空导弹等部队先后出场接受了检阅。
高级将领名单
元帅:金正日元帅:1998年10月任劳动党中央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李乙雪元帅:1995年10月晋升为元帅。现任中央军委委员、护卫总局局长。
次帅:赵明禄次帅:1995年10月晋升为次帅,并升任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
金永春次帅:1995年10月晋升为次帅,并升任总参谋长。
金益铉次帅:1994年4月晋升为次帅,现任民防部部长。
金一哲次帅:1997年4月晋升为次帅,现任人民武装力量省武力相。
金龙渊次帅:1998年9月晋升为次帅,现任万景台革命学院院长。
白鹤林次帅:1992年4月晋升为次帅,现任社会安全部部长。
崔仁德次帅:1992年4月晋升为次帅,现任金日成军事综合大学校长。
朴基瑞次帅:1997年4月晋升为次帅,现任人民军首都保卫司令部司令官。
李钟山次帅:1997年4月晋升为次帅,现任人民军军需动员总局局长。
李河一次帅:1995年10月晋升为次帅,现任任中央军事部部长,
李勇武次帅:1998年9月晋升为次帅,现任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
张成禹次帅:2002年4月晋升为次帅,现任社会安全部部长。
大将:吴克烈大将:1985年4月晋升为大将,1991年5月任劳动党中央作战部长。
全文燮大将:1987年4月晋升为大将,1992年4月任国家监察委员会委员长。
李奉远大将:1992年晋升为大将,1992年调离总政治局第一副局长职位。
李炳玉大将:1992年4月晋升为大将,1955年升任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
李同春大将:1992年4月晋升为大将。现任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李明洙大将:2000年10月晋升为大将。现任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玄哲海大将:1995年10月晋升为大将,2000年7月升任总政治局第一副局长。
金铁万大将:1995年晋升为大将,现任第二经济委员会委员长。
金斗南大将:1985年4月晋升为大将,1994年任中央军委委员。
金河奎大将:1995年10月晋升为大将,现任人民军炮兵司令。
金明国大将:1995年晋升为大将,任平壤防卫司令。(108机械化军军长)
金镇洙大将:1995年晋升为大将。现任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金格植大将:1997年2月晋升为大将,现任人民军第2军军长。
金炳律大将:1995年10月晋升为大将。现任护卫总局副局长。
金利昌大将:1997年4月晋升为大将,现任人民军第6军军长。
金成奎大将:1997年2月晋升为大将,现任朝鲜人民军炮兵司令官。
金炳浩大将:现为大将军衔,1990年5月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兼责军需工业的书记。
金相镐大将:1997年2月晋升为大将,现任人民军第5军军长。
金润心大将:2002年4月晋升为大将,朝鲜人民军海军司令官。
金大植大将:总参侦察局局长。
朴在京大将:1997年2月晋升为大将,现任总政治局副局长。
朴在庆大将:任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
朴重国大将:内阁人民保安省副相。中央国家保卫部(第六部)部长。
郑昌烈大将:1997年4月晋升为大将,1992年7月任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
朱相成大将:1997年2月晋升为大将,现任人民军第4军军长。
朱日道大将:1985年晋升为大将,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会议议员。
朝鲜人民军
朱道一大将:大将军衔。朝鲜人民军第3军团军团长。
元应熙大将:1999年12月晋升为大将,现任人民军保卫司令部司令官。
崔相旭大将:现为大将军衔,1980年任人民军炮兵司令。
赵明善大将:大将军衔。朝鲜人民军高级将领。
金光侠大将:东北抗联老战士、著名高级将领。内阁民族保卫省相。大将军衔。
金昌凤大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民族保卫省相。大将军衔。
许风学大将:朝鲜人民军高级将领。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大将军衔。
上将:黄铁山上将:1986年晋升为上将。1978年任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金江焕上将:1995年晋升为上将。1984年任中央军事部长。
金相镐上将:1988年9月晋升为上将,1986年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金正觉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任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
金福文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中央候补委员、最高人民会议议员。
金要雄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1982年任民航总局局长。
金容雄上将:上将军衔。朝鲜人民军第8军团军团长。
金今善上将:2000年10月晋升为上将。1军团军团长。
金永龙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任国家安全保卫部副部长。
金熙官上将:1995年10晋升为上将。
金基连上将:1995年10晋升为上将。
金龙云上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上将。1990年第9届最高人民会议议员。
金已仙上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上将。现任人民武装力量省干部局局长。
金允心上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上将,现任人民军海军西海舰队司令。
金幸连中将:1983年7月晋升为少将,现为中将。中央委员。
张奉镇上将:1989年5月晋升为上将。1987年任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
许克成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1990年1月当选为中央委员。
申日南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1986年任社会安全部副部长。
吕春石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
吕炳男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朝鲜人民军第10军团军团长。
李元载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中央候补委员、最高人民会议议员。
李明洙上将:1995年10月晋升为上将。现任人民军第一副总参谋长。
李容焕上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上将。
李泰哲上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上将。中央候补委员。
李泰日上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上将。人民武力部副部长。
李炳三上将:1999年4月晋升为上将。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副局长。
李赞福上将:2000年10月晋升为上将。朝鲜人民军高级将领。
朱胜男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朝鲜人民军第12军团军团长。
元明均上将:1992年5月晋升为上将。1989年12月任人民军总政治局副局长。
吴金哲上将:1995年10月晋升为上将,并升任人民军空军司令。
尹正麟上将:1995年10晋升为上将,现任特8军军长。
安彼得上将:1996年10晋升为上将,现负责金刚山电站建设。
玉凤麟上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上将。现任金日成政治大学校长。
池基善上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上将。朝鲜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沈明洙上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上将,现任人民军第1军参谋长。
郑浩均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朝鲜人民军第620炮兵军团军团长。
白昌植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中央委员。
白相浩上将:2000年10月晋升为上将。朝鲜人民军高级将领。
姜东润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中央委员、最高人民会议议员。
韩仁述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中央委员、最高人民会议议员。
南相乐上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上将。中央委员、最高人民会议议员。
崔成洙上将:1998年4月晋升为上将。128炮兵军军长。
中将:吴基秀中将:1986年2月晋升为中将。1985年任金日成政治大学校长。
朝鲜人民军
吴日正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权相浩中将:1988年5月晋升为中将,1986年任人民军海军东海舰队司令。
洪成律中将:1990年5月晋升为中将,并任人民军空军副司令。
朴斗铉中将:1995年10月晋升为中将,并任人民军空军第3航空战团司令。
白相浩中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中将,中央候补委员。
池永春中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中将,现任总参谋部政治部长。
沈相大中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中将,现任人民军海军政治委员。
金承延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现任第1军政治副军长。
金基学中将:现任总政治局副局长。
金基南中将:现任第3军政治委员。
金春同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金一松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任人民军空军第2航空战团司令。
金顺道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现任人民军第2军参谋长。
金苍烈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金昌洙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金享英中将:1995年10月晋升为中将。曾任第3军政治委员。
金正植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李周乙中将:1995年10晋升为中将。后调任总参政治部长,现已调离。
李英洙中将:1996年晋升为中将,曾任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朝军外事部长。
李昌焕中将:1997年2月晋升为中将。任人民军空军第1航空战团司令。
李昌汉中将:中将,现任第2军政治委员。
朝鲜人民军
李亨燮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李镇幸中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中将,曾任第1军政治委员。
李亨洙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李正富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李亨焕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现任人民军第3军参谋长。
李元植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韩千镐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韩源和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曾任第4军政治委员。
韩柱德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韩荣玉中将:1973年任总政治局宣传部副部长。
崔富日中将:1995年10月晋升为中将,1996年升任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崔相黎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崔好俊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崔仁昌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崔得春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崔成洙中将:现任轻步军政治委员。
朴英河中将:1997年2月晋升为中将。
方宽福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现任技术总局局长。
方雄日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郑明道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孙哲柱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孙三术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全光禄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全金善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现任人民军第4军参谋长。
边仁善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柳万永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朱道贤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廉哲成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现任人民军第9军参谋长。
郭利赞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吴德龙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姜标英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申东延中将:1995年10月晋升为中将。
边相模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罗清一中将:1997年4月晋升为中将。
艾云峰中将:1992年4月晋升为中将,现任第7军政治委员。
少将:李泰昊少将:曾任1983年8月晋升为少将,人民军总政治局宣传部副部长。
崔义雄少将:1988年10月晋升为少将。任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首席委员。
金英哲少将:1990年3月晋升为少将,任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
赵四亨少将:海军少将,现任人民军海军西海舰队政治部长。
该文章由作者:【火湖】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