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纠正(医疗美容术语)

牙齿纠正通常是指通过一定的口腔技术手段,修整牙齿排列不齐、牙齿形态及颜色异常的治疗过程。牙齿纠正涉及的范围较广,临床中常用的方法如烤瓷牙、美容冠、正畸等,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要根据个人的牙齿实际情况、牙颌畸形种类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因年龄、口腔情况、矫正方式有所不同,其效果及持续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龄较小、身体健康、口腔条件好的人治疗效果更好。

适用人群

1、牙齿拥挤或牙间隙多大、过多者。

2、龅牙、牙齿排列不齐、牙列稀疏、牙齿歪者。

3、前牙反合(地包天)、后牙反合、前牙深覆盖(龅牙),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的患者。

4、双颌前突,或上下前牙前突,造成唇部前突,嘴唇用力才能闭上,开唇露齿的患者。

5、轻、中度牙齿颜色异常:如四环素牙、氟斑牙等。

禁忌人群

1、牙周病患者。

2、口腔卫生习惯较差或好发龋齿的患者。

3、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血液病、甲亢、糖尿病患者以及严重营养不良者。

4、患有精神疾病、严重精神衰弱及心理素质不稳定者。

5、对治疗效果抱有不切实际幻想者。

6、妇女经期、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7、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及重要脏器损伤的患者。

技术/手术风险

1、疼痛

牙齿纠正治疗后可出现疼痛和肿胀,轻度疼痛术后可自行缓解,若疼痛严重,会影响术后愈合,增加感染机会,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2、感染

操作不当、清洁和消毒工作不到位以及术后护理不当等原因可能引发口腔感染,一旦发生感染,需要及时就医处理,以免影响术后恢复。

3、牙齿松动

在做牙齿纠正治疗时,牙齿松动度会有所增加,一般在牙齿纠正到正常位置后,可逐渐缓解。若牙齿松动明显,甚至影响牙齿功能时,应暂停加力,并及时到医院检查,医生将根据情况予以妥善处理。

4、牙周组织损坏

牙齿移动及牙周组织的改建需遵循一定的生物力,不正确的矫治力可能会造成牙周组织的永久损伤。

5、牙龈炎、龋齿

戴上矫治器后,牙齿不易清洁,容易出现食物残渣残留,导致牙龈炎、龋齿、口臭等问题,所以矫正期间需注意口腔的清洁。

6、牙根吸收、牙齿松动或脱落

牙齿纠正涉及牙根周围的牙槽骨缓慢改建,治疗过程中,牙槽骨周围成骨及破骨细胞活动旺盛,因此牙根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吸收。吸收程度常因牙齿需要移动的距离而递增,但一般来说,不会对牙齿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在极少数情况下,牙根可能出现特异性吸收,从而造成牙齿松动或脱落。

7、矫治器损坏

矫治器材质欠佳、操作不当或术后没有得到较好的维护,可能导致矫治器损坏、刺激口腔软组织,应及时就医。

8、矫治器脱落

牙齿纠正过程中,上下牙齿对位较差或啃咬太硬的食物,可能会引起矫治器脱落,需及时就诊,重新配戴。

效果说明

维持时间:手术方式不同,效果持续时间有所差异。

影响因素:年龄、口腔情况、个人体质差异、矫治方式及矫治器的选择等因素皆可影响术后效果及维持时间。

时间变化:随时间推移,由于未遵循医嘱进行正确护理或戴保持器等原因,可能会再次发生牙齿排列不齐等情况,此时仍有牙齿纠正需求者,应及时在咨询医生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牙齿纠正。

术后护理

1、术后监测

术后观察有无出血、骨折,若发现须及时就医处理;要遵照医嘱按预约复诊。

2、术后处理

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示,小心护理牙齿上配戴的矫正器;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术后要加强抗感染治疗,一般遵医嘱静脉用抗生素5~7天;术后营养支持非常重要,尽量食用流食,给予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以保证伤口的愈合和恢复;术后遵医嘱及时复查,配合医生检查外貌改善情况,注意咬合关系是否正常。

3、术后禁忌

术后7天内手术部位尽量避免沾水;3~4个月内不可吃过硬食物(如坚果、甘蔗等)、太黏的食物(如牛奶糖、年糕等)、太大的食物(如苹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每餐饭后均应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彻底清洁口腔,辅以牙线及间隙刷等口腔清洁用品,以避免牙齿釉质脱矿、龋齿、牙龈炎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剧烈运动,不能做啃、撕咬等动作,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复诊。

术前注意

1、牙齿纠正前需进行必要的临床检查,包括拍摄头颅侧位片和曲面断层片,拍摄正面照、侧面照和口内照片等,以便医生掌握详细信息,进行诊断和设计。

2、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具体流程、相关风险、所需费用等,充分理解并同意医生所确定的治疗方案。

3、诊断颞下颌关节是否存在功能失调。

4、患有牙周炎、根尖炎的患者先进行治疗,再进行矫正。

5、不良生活习惯改变,如禁止吸烟、过量饮酒等。

6、女性应尽量避开月经期、哺乳期、妊娠期。

7、治疗期间应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糖类、油腻及海鲜等腥发性食物。

8、保持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对待治疗。

9、做好口腔清洁,注意口腔卫生,做牙齿纠正前最好进行一次洗牙。

手术分型

1、预防性牙齿纠正

在牙及颌面部的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各种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均可造成牙颌畸形,我们可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畸形的发生。如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龋齿的早期治疗、滞留乳牙和多生牙的及时拔除等。

2、阻断性牙齿纠正

牙颌畸形发生初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牙齿纠正,阻断畸形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如早期发现牙列严重拥挤,采用顺序拔牙治疗;早期牙源性前牙反颌,使用简单颌垫矫治,防止向骨骼畸形发展。

3、一般性牙齿纠正

一般性牙齿纠正是临床矫治中最常见的,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配戴矫治器,如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烤瓷牙及全瓷牙修复;牙贴面及美容冠等。

4、正颌外科牙齿纠正

适用于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的骨性牙颌畸形,如上颌前突、上颌后缩、下颌前突、下颌后缩等疾病,通过单纯的牙齿纠正不能修复时,就需要采取外科手术和正畸联合矫治的方法,以保证其咬合关系及颌骨畸形均得到良好的矫正效果。

优劣势

1、优势

牙齿纠正可矫正牙齿、解除错牙和畸形,改善咀嚼功能,提升颜值,满足美观需求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维持牙体组织的完整结构,保护牙龈健康。

2、劣势

牙齿纠正中部分矫正方法疗程较长、术后风险较大、费用较高,而且对口腔健康和医生的水平要求也比较高,术后护理不当还可出现矫正器的脱落、继发性龋齿等问题。

该文章由作者:【无知无畏】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