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The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国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八大美院之一。学校是“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广东省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美术)培训基地和广东省美术与设计教育培训中心。/n广州美术学院前身是中南美术专科学校,1953年经高等教育部批准创建于湖北武汉,时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广西省艺术专科学校等院校相关系科合并而成。1958年,学校南迁至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学校在广州大学城建成新校区,形成“一校两区”办学格局。/n截至2018年1月,广州美术学院有昌岗和大学城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64亩,总建筑面积411884平方米。/n
校园环境
历史沿革
1953年秋,经高等教育部批准,中南文艺学院(湖北)、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广东)和广西省艺术专科学校(广西)等院校美术系(科)合并组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址位于湖北武汉。/n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迁址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n1966年“文革”爆发,学校被迫停止办学。/n广州美术学院校门1970年,广州美术学院、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广东舞蹈学校合并组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n1978年,广东人民艺术学院(原广州美术学院部分)复校改建为广州美术学院。/n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n1986年,学校获准招收继续教育学生。/n1987年,学校获准招收外国留学生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学生。/n2004年,学校在广州大学城建成新校区。同年9月,学校本科教育全部迁入广州大学城,从而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n2005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华南地区唯一的艺术硕士(MFA)专业硕士学位培养试点单位。/n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n2010年,学校被广东省确定为省级博士点建设单位。/n2017年6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名单,广州美术学院入选。/n2018年5月,广州美术学院与广东美术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n2020年10月29日,成为广东省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管理研究联盟理事单位。
院系专业
学校现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其中包括攀峰重点学科3个,分别为美术学、设计学2个攀峰重点一级重点学科和工艺美术1个攀峰重点二级学科,特色重点学科3个,分别为艺术学理论1个特色重点一级学科和美术理论与批评、影视与数字媒体2个特色重点二级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2个一级学科“美术学”“设计学”获评B+,“艺术学理论”获评B级,在广东省高校同类学科中位居首位,全国位居前列。/n/n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不断优化专业建设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现有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中国画、实验艺术、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陶瓷艺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工业设计、建筑学、风景园林、艺术管理26个专业29个专业方向。其中,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国家级建设点5个(绘画、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个,在专业建设上正逐步形成关注社会需求,一流专业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动态调整的专业发展格局。/n
师资力量
学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建校近70年的历程中,涌现了诸如胡一川、杨秋人、阳太阳、关山月、黎雄才、王肇民、高永坚、迟轲、陈少丰、杨之光、潘鹤、郑餐霞、刘其敏、陈晓南、陈铁耕、张信让等彪炳史册的艺术大家。在当下,郭绍纲、陈金章、梁世雄、尹国良、郑爽、梁明诚、张治安、尹定邦、潘行健、王韧、王受之、杨尧、黎明、赵健、全森、吴卫光、方楚雄、郭润文、童慧明、李劲堃、黄启明、林蓝、范勃、蔡拥华、李清泉、祁小春等一批名师长期在我校执教。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982人,其中专任教师561人,正高级职称77人,副高级职称176人。教师队伍中,聚集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副主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会理事以及各艺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中国各美术与设计专业学会理事等一批优秀人才。
平台建设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大力推进平台建设,近年共建设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平台39个。其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东现代广告创意中心”2个为国家级平台。省级科研平台16个:“广东省工业设计创意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艺术品保护修复与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设计与社会创新重点实验室”“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重点实验室” 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岭南美术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视觉文化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岭南美术教育研究院”2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珠三角品牌战略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岭南美术遗产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省级研发中心:“广东省创意产业研发中心”;广东省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当代城市文化与建筑艺术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重点提升平台:“数字影像与数字工业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潮州木雕”;省级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广州美术学院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岭南中国画实验教学中心”等7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以及1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岭南文化动漫创意研究基地”和13个其他校级各类平台。这些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平台在区域文化建设和现代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n
科研创作
学院教师获得包括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美术奖‧创作奖,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全国美展金、银、铜奖,中国设计贡献功勋人物金质奖,全国体育美展一等奖,中国艺术节美术作品展、中国设计大展、德国红点奖、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等在内的数百项省级以上科研创作奖。获得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大潮起珠江”等国家级美术创作委托项目及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并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青年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高层次科研项目。/n
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参与和融入国家及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深圳城雕《开荒牛》、珠海城雕《珠海渔女》、长沙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香港、澳门两地回归的广东省政府礼品设计,人民大会堂广东厅、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2005年日本世博会中国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城市与人”、山西馆等的设计工程,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奖牌、核心图形、色彩体系等52项的视觉设计,广州城市LOGO设计、“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LOGO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广东公安英雄广场设计等等,均出自广州美术学院。/n
对外交流
学校已与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日本、韩国、泰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与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法国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等50余所艺术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境)外开展访学进修、交流和学术研究,与国(境)外合作院校互派学生进行交换学习、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举办各种类型的国际工作坊和讲学活动,引进高水平美术设计展览,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研讨会,聘请境外知名专家学者举行讲座和学术报告会。学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有序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积极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办学国际化程度。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我校积极配合国家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在国际舞台展示我校学术研究成果和师生优秀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n/n/n
艺术资源
艺术资源/n●馆藏资源/n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馆藏特色文献主要以美术专业理论、技法书籍、画册、美术期刊及历代书画作品为主,馆藏文献共27.23万册,包含纸质图书21.97万册,名家字画真迹(以岭南名家真迹为主)、从国外引进的仿真名作、汉画像石原拓2543件,以及该校教师校友的著作、画册705种1034册;建有的电子资源包括电子图书107074册、电子期刊324种、人民数据专题库5个、自建电子光盘库(554张光盘)、自建视频在线库、自建艺术天地图片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库等等。/n●学术期刊/n美术学报《美术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州美术学院主办,主要登载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工艺、环境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的学术论文和图片,主要栏目有中国画、油画等。1997年,学报获首届全国高等院校装帧艺术评比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整体设计奖和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三等奖,2000年获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书籍装帧艺术评奖封面设计金奖,2002年获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书籍装帧艺术评奖整体设计金奖。/n/n
形象标识
该文章由作者:【王凡】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