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出兵作战时,常于诸将中选拔一人为都统制总管诸军,系临时派遣,并非官名,兵罢即省。
发展历史
南宋高宗时期,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作为常设官名,权任在安抚使之上。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方为常设官名。
南宋建炎元年(1127 年),设置御营司都统制,始成为禁军将领的常设官名。以后凡出兵作战或派兵驻屯各地时,往往设置此官。如绍兴时收大将兵权后所置“某州驻剳御前诸军都统制”,意为统率驻於某州的“御前”兵马的总指挥官,并非地方军事长官,习惯上亦可简称为某州都统制。
后设置渐多,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收诸大将兵权,以其部将为御前统领官,官品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仍驻原地,军额上加以屯驻州名。
下设官职
都统制下面有副都统制,再下面有统制和统领。
该文章由作者:【彭天翼】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