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第一套广播新闻综合频率(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成立。
2004年1月,更名为“中国之声”。2009年,获得《致敬2009中国传媒》“年度广电”称号。2010年,被评为“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广播”。2012年9月,开播文艺专栏《中国大舞台》。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推出“红色畅想——迎接‘十八大’演出季”活动。2007年12月,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2019年10月,中国之声全面改版。2013年,被评为“最受大学生喜爱的广播媒体”,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广播单频创收第一位。
节目简介
中国之声全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评论性广播,是中国最具权威的新闻综合广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展最早、影响力最大的广播。开播于1940年12月30日,旧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在第二套节目(经济之声)开播之前(开播日期不详),曾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唯一的广播频道。该台每天用调频、中波、短波、卫星和互联网向全国播音,全天24小时播出节目。中国之声台标音乐改编自古曲《梅花三弄》。
中国唯一复盖全国、24小时播音的新闻综合广播频率,中国新闻界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传媒品牌之一,七十多年来始终肩负着传递国家大政方针、引导舆论、关照民生的媒体责任。
中国之声凭借“版块+轮盘”的节目架构开创媒体先河,追求“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话语权”的新闻传播速度和及时“解读、点评、追问”的新闻思想高度,强力塑造“以责任,赢信任,中国之声,责任至上”的媒体形象,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中国国家新闻广播。拥有《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新闻晚高峰》、《央广新闻》、《小喇叭》等品牌栏目。
中国之声除中、短波频率外,有近2000个调频复盖全国城乡。拥有广泛的信息触角:可以独立采访发布时政新闻及部委消息;与交通、公安、民航、气象、地震、安监等多个国家应急系统实时连接;与复盖全国的记者站、中国广播联盟以及报纸电视媒体资源共享,与复盖全球的数十家华语广播密切合作;积累有2000名规模、多领域涵盖的庞大专家库、嘉宾群;同时广泛联合网络广播、数字广播、卫星广播及手机、MP3等新锐载体,构成“中国之声”全媒体报道阵容。中国之声官方微博粉丝量和影响力稳居电台类媒体微博第一名,在中央媒体官方微博稳居第一阵营。
2009年,荣获《致敬2009中国传媒》“年度广电”称号,2010年,被评为“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广播”,2013年,被评为“最受大学生喜爱的广播媒体”,并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广播单频创收第一位。
发展历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时期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诞生。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反复播出毛泽东为中央军委撰写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1943年3月8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因机器故障停播,共播出了两年零三个月。
1945年8月中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9月5日正式广播。
1947年3月14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由盐店子撤到瓦窑堡好坪沟。编辑部设在距离好坪沟二十多里地的史家畔。3月21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3月28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由瓦窑堡向涉县转移。在这期间,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曾播出过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会议上作的报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许多重要文章和新闻。
1948年5月23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转移至太行山北上到晋察冀解放区平山县西柏坡村。编辑部先后设在陈家峪、韩家峪 、通家口等处。
1949年3月25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迁至北平,改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9月27日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6年9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小喇叭》节目。
197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广播长篇播出《岳飞传》。
198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广播长篇播出《夜幕下的哈尔滨》。
1988年3月2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出长篇连播《平凡的世界》。
1991年10月1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开始播出22集广播小说《北京人在纽约》,这部长篇连播采取了小说剧的形态,由六人分角色演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时期
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新闻综合频率以“中国之声”的呼号开始播音。全天播音21小时30分,分八大节目板块,由频率总主持人和栏目分主持人合作全程直播。
2007年12月24日零点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始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成为覆盖中国24小时播出的广播新闻综合频率。
2008年,中国之声借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加快改革、锐意进取,突出新闻内容的准确性,提高节目制作理念和手段的前卫性。为广大听众奉献丰富的精神食粮。1月21日,中国南方遭遇冰雪灾害,中国之声打破常规的节目编排,推出全天不间断特别直播节目《爱心守望 风雪同行》。3月31日,现场直播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奥运会持权转播。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国之声第一时间从震中发出报道,是沟通震区内外信息的渠道。8月8日,全方位直播北京奥运盛会。海陆并进,全视角报道神舟七号飞天过程。12月23日,中国之声召开2009年中国之声全新改版新闻发布会。
2009年1月1日,中国之声升级改版,新闻比例由40%提高到75%以上。《新闻和报纸摘要》播出形态,由录播改为直播。《新闻纵横》节目时长增加到一小时,栏目深入报道中国国内和国际焦点新闻。《全球华语广播网》栏目扩版至中午一小时。
2010年,中国之声增加了新闻节目的播出,午夜0点前全部是新闻节目。《神州夜航》并入午夜的《千里共良宵》。5月12日,中国之声播出“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纪念特别报道”。
2012年8月2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化发展工程启动。9月2日起,每个周日19:30播出文艺专栏《中国大舞台》。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推出“红色畅想——迎接‘十八大’演出季”活动,该活动荟萃了高雅、经典的精品文艺广播节目。
2013年12月30日,中国之声在北京举办开播十周年发展讲坛《创新与责任——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
2015年,中国之声推出《随习主席到美国》、《随习主席访英国》等企业家系列访谈专栏,中国之声微信客户端和央广网推出了新媒体产品《习声回响》。
2017年6月7日,中国之声推出高考特别直播节目《今天我高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时期
2018年3月初,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整合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内保留原呼号,对外统一呼号为"中国之声" 。4月19日上午9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揭牌。5月11日,中国之声播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2019年10月15日,中国之声全面升级。在品牌形象方面,中国之声立足“速度为先,深度为要,创新融合”,致力于“打造具有新时代特征、体现总台高度、更具影响力的新型广播”。
2020年1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播春节特别节目《中国声音中国年》12点到18点,在中国之声直播。
2021年1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携手中国各省市级广播电台联合推出特别策划纪录片《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
电台文化
频率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中国之声以“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为形象,打造具有新时代特征、体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度和影响力的广播媒体。
编排文案
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整体改版,除了早中晚三大新闻版块之外,半小时一档《央广新闻》全天滚动直播,播报解读刚刚发生正在进展的新闻。全天31次整点新闻、半点快报为发展主线,早中晚三大新闻密集区为重点支撑,清晨、午前、午后、夜间、午夜五大板块为延伸,30档背景式新闻专题和谈话节目为两翼,上下贯通、前后呼应,共同构成立体推进的动态新闻模式,充分彰显“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的传播特点。常播节目方面:《新闻和报纸摘要》和《全国新闻联播》增加播出频次,突出“国家立场、总台格局、前沿思考、专业精神”;《新闻纵横》优化原有格局,突出独家锐度和深度,节目整体更简洁、更有力;《新闻晚高峰》突出新闻时效,增加晚高峰时段的节目市场占有率;《此时此刻》插播在不同的节目里播报新闻简讯。每逢整点和半点的前3分钟播出;《新闻进行时》采用半小时新闻轮盘架构,利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资源,加大新闻更新力度,进一步加强深度解析与评论。晚间特色节目方面:《今晚听吧》用娱乐时尚刷新一天好心情;《小喇叭》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嘉宾云集《新闻观潮》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说道;《千里共良宵》聆听美妙的音乐,用声音在夜晚发光;每个周末,梁宏达妙语连珠2小时:《老梁说天下》梳理新闻,剖析背景;《体育评书》神侃一周体坛热点,深入解读体育事件。
主要节目
时段 | 节目 |
每天0:00 | 千里共良宵 |
每天4:30 |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 |
周一至周五6:00 | 国防时空 |
周六至周日6:00 | 残疾人之友 |
周一至周五6:15 | 品牌之旅 |
每天06:30-07:00首播,09:00-09:30重播 | 新闻和报纸摘要 |
每天7:00-9:00 | 新闻纵横 |
每天9:00 | 央广新闻 |
每天9:30-12:00、13:00-16:30 | 新闻进行时 |
每天12:00 | 全球华语广播网 |
每天13:00 | 央广新闻(午后版) |
每天16:30-18:30、19:00-20:00 | 新闻晚高峰 |
每天18:30-19:00首播,20:30-21:00重播 | 全国新闻联播 |
周一至周六20:00 | 小喇叭 |
周一至周六20:30 | 直播中国 |
每周日19:30 | 中国大舞台 |
周四至周二21:00,周三22:00 | 央广夜新闻 |
备注说明:中国之声每周二2:00—4:30进行设备检修,此时段暂停播出。
主持阵容
青音 | 梓君 |
苏扬 | 雨亭 |
郑晶 | 春天姐姐 |
元轶 | 王艺 |
林溪 | 方亮 |
杨波 | 向菲 |
张蕾 | 于芳 |
何方 | 婉莹 |
肖玉 | 胡凡 |
陈亮 | 朱卫东 |
佳慧 | 杨昶 |
庞莹 | 成亚 |
郭静 | 郭燕 |
张达迅 | 富赜 |
冯雅 | 王莹 |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获得奖项 | 获奖方 |
2009年 | 获得《致敬2009中国传媒》“年度广电”称号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获奖) |
2010年 | 被评为“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广播”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获奖) |
2013年 | 被评为“最受大学生喜爱的广播媒体”,并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广播单频创收第一位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获奖) |
2018年 | 获得2018中央媒体传播力奖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获奖) |
2019年12月 | “时代之声”(2019)全国广播业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成果年度品牌影响力中央级广播频率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获奖) |
收听频率
覆盖地区 | 播出频率 |
中国全国 | 中波/AM:639、756、945、981、1008、1134 1377、 1422、1539、1593KHz |
北京 | 调频/FM106.1MHz |
上海 | 调频/FM99.0MHz |
广州 | 调频/FM89.3MHz |
成都 | 调频/FM97.0MHz |
杭州 | 调频/FM90.2MHz |
济南 | 调频/FM87.2MHz |
郑州 | 调频/FM101.2MHz |
保定 | 调频/FM98.3MHz |
西安 | 调频/FM96.4MHz |
太原 | 调频/FM97.0MHz |
西宁 | 调频/FM91.6MHz |
常德 | 调频/FM105.6MHz |
福州 | 调频/FM93.5MHz |
潍坊 | 调频/FM88.7MHz |
南平 | 调频/FM99.8MHz |
合肥 | 调频/FM93.5MHz |
阜阳 | 调频/FM101.9MHz |
海口 | 调频/FM89.8MHz |
呼和浩特 | 调频/FM97.1MHz |
南宁 | 调频/FM106.2MHz |
银川 | 调频/FM96.4MHz |
乌鲁木齐 | 调频/FM88.7MHz |
宁波 | 调频/FM98.6MHz |
泉州 | 调频/FM98.3MHz |
厦门 | 调频/FM102.6MHz |
石家庄 | 调频/FM95.6MHz |
北海 | 调频/FM102.5MHz |
钦州 | 调频/FM100.9MHz |
天津 | 调频/FM102.9MHz |
沈阳 | 调频/FM101.4MHz |
南昌 | 调频/FM89.1MHz |
拉萨 | 调频/FM89.2MHz |
深圳 | 调频/FM95.8MHz |
唐山 | 调频/FM93.2MHz |
鞍山 | 调频/FM101.0MHz |
柳州 | 调频/FM104.7MHz |
参考来源:
社会评价
中国之声作为国家电台在文艺宣传、演出领域发挥了良好导向作用。中央台把一些经典的文艺作品通过广播,综合的来传播,这是培养有高度的人文素质的听众。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杨承志评)
中国之声在促进中国文化发展繁荣进程中体现了中国家电台应尽的社会责任。中央台推出红色唱响演出季的活动,整个演出季内容非常丰富,形式非常多样,积极地推出一些原创作品,把中华民族最优秀最耳熟能详的一些群众最喜欢的精品进行了组装配置,让听众听来耳目一新,节目非常好。(中国文化部新闻发言人陈向红评)
该文章由作者:【芳草斜阳外】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