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子一般穿多少颗珠子(珠子一般穿多少个)

手持串珠多少颗珠子?

一串手持珠子合适的数目有:三十六颗、二十七颗、二十一颗、十八颗、十四颗。

1、三十六颗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2、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3、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

4、十八颗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5、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佛教手持念珠颗数

佛教手持念珠颗数一般是81,108,59,33不等。佛珠数目据《金刚顶瑜伽念珠经》所载以1080颗为最上。最常用的108颗,表示断除108种烦恼,证得108种三昧。

作为修持念咒念佛时计算数字之用,108粒当作100计。还有54颗、42颗、36颗、27颗、21颗、18颗、14颗等数目。

手串一般多少颗珠子

手串珠子多少颗没有定论。

佛珠为13颗。13颗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十三”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佛塔也是十三层,代表功德圆满,因此,佛珠手链为13颗珠子。但是在佛教经典的记载中不存在13粒的佛珠. 佛珠的粒数在佛经中有具体的规定。

此外12颗佛珠代表“十二因缘”。

14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108 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 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 与 108 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分为三份。

27 颗 ——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 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 ——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扩展资料:

经书所载的挂珠、持珠及念珠的颗数大致分为108颗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为108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狱、 饿鬼、 畜生、 修罗、 人间及天上,是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界。

(十四颗)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淫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手串

珠子一般穿多少颗珠子(珠子一般穿多少个)

手串一般要带多少颗珠子为好?

相信不少人都比较喜欢在手中带一串珠子,而且这些珠子还有不少人的寓意,其中一些珠子对于每个人来说还有一些好的寓意。

手串多少颗为一串最好

手串珠子数量的寓意基本上都与佛学有关。虽然手串不一定都是佛珠,但在寓意上却继承了佛珠的寓意。至于手串多少颗为一串最好,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定论,具体解释如下:

虽然手串珠子有大小,但是手腕大小却是固定的,所以小珠子要多串几颗,大珠子就可以少几颗了。15mm时,一般14颗;18mm时,就可以12颗了。也有的12颗珠子是因为信仰,例如代表“十二因缘”。

手串多少颗为一串最好 代表什么意思

佛珠是108颗,直径一般有6mm、8mm、10mm,手串根据自己的手腕粗细来决定珠子的数量。如果珠子数量是11颗,那么珠子直径就是20mm;如果珠子数量是14颗,那么珠子直径就是15mm、16mm;如果珠子数量是18颗,那么珠子直径就是19mm、20mm、22mm、25mm;如果珠子数量是20颗,那么珠子直径就是22mm、23mm。

手串多少颗代表什么意思

18颗

这一数目现在比较常见,很多串珠都以此为准,民间也有“十八子”的说法,数目吉祥而且便于携带,故而颇为常见。从佛学的角度上说,其指的是佛家的十八罗汉亦或是佛祖的18种变化。

手串多少颗为一串最好 代表什么意思

8颗

其实八颗在佛教中代表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基本的佛法,乃是四圣谛中灭苦的道圣谛,指的是如何使烦恼的众生,从苦恼和痛苦中出离。

14颗

14颗同18颗一样,这一数目也很常见,尤其是现在很多青年人极其青睐这一种串珠,借用了其“十四忍”的寓意。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其代表的是佛家所说的“十四无畏”,体现的是劝诫修行的理念。

该文章由作者:【貌似无盐】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