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设备维修与保养的结合)

设备维护(Equipmentservice,maintenance)是指设备维修与保养的结合。为是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失效的概率,按事先规定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的技术管理措施。

概念

当产线设备故障后,操作者需要第一时间迅速通知设备维护人员前来维护。一般采用工位安装点拓无线报警按钮,设备维护人员携带点拓移动bp机。设备故障时候,操作者只要一按按钮,设备维护人员即可立即收到报警信息前往故障现场。

产线设备维护,一般配备产线设备异常看板,机修人员和领导可以直观及时了解产线设备状况。

理念

设备的维护修理,如果只是在当问题出现时才着手进行的话,就会导致生产能力和品质低下,失去竞争力。因此就有必要将保养的一些基本思路决定下来,然后进行分组:

基本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①事后维护(BM:BreakDownMaintenance)

②预防维护(PM:PreventionMaintenance)

③生产维护(PM:ProductiveMaintenance)

④全公司的生产维护(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

⑤预知维护(PM:PredictiveMaintenance)

a)状态基准维护(CBM:ConditionBasedMaintenance)

b)时间基准维护(TBM:TimeBasedMaintenance)

提高措施

1.制定设备使用程序

2.加强按计划检修工作

3.制定设备操作维护规程

4.建立设备使用责任制

5.建立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

维护项目

1)清扫:不只是表面,要将犄角旮旯清扫干净,让设备、工装的磨损、噪音、松动、变形、渗漏等缺陷暴露出来,及时排除;

2)润滑:少油、缺脂造成润滑不良,使设备运转不正常,部分零件过度磨损、温度过高造成硬度、耐磨性减低、甚至形成热疲劳和晶粒粗大的损坏。应定时、定量、定质、及时加油、加脂;

3)紧固:紧固螺栓、螺母,避免部件松动、振动、滑动、脱落而造成的故障;

4)堵漏:防止、堵塞润滑油脂、压缩空气、蒸汽、水、冷却介质、冷气、热量泄漏。

方法

总线与设备

生产过程控制性能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故障的预测和防范。过程总线和开放的设备网络可以在故障发生之前提供系统维护所需的诊断信息,从而大大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内置网页的设备

施耐德电气全系列的马达控制器和变频器支持通过网页配置和保存参数。这些设备还支持故障设备替换(FDR)技术。使用这项技术使得配件在更换后,能自动将最新的配置信息重新载入新设备。这一特性能缩短维护时间,从而降低生产过程的停机时间。

降低安装成本

总线和网络的使用还能降低系统在设计和安装阶段的成本。

支持FDT/DTM技术

FDT/DTM技术是一种独立于任何设备制造商和总线通信协议的技术。它提供同一的环境进行现场设备的配置,调试和在线管理。PlantstruxureTM集成了FDT/DTM技术从而可以帮助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维护成本并保护对已投运设备的投资。

开放的总线策略

采用开放的总线策略,Plantstruxure为您提供与下述所有总线和网络的互联智能仪表总线:

HART;

ProfibusPA;

FoundationFieldbus;

用于集成传感器,变频器和马达控制器的主流总线:

EtherNet/IP;

ProfibusDP;

ModbusTCP;

CANopen;

AS-i;

要求

通过擦拭、清扫、润滑、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

1、清洁:设备内外整洁、各滑动面、丝杠、齿条、齿轮箱、油孔等处无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气,设备周围废弃材料、杂物、脏物都要清扫干净。

2、整齐:工具、附件、工件(产品)要放置整齐,管道、线路要有条理。

3、润滑良好:按时加油、换油,不断油,无干磨现象,油压正常,油标明亮,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要求。

4、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三级保养制是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进行以保为主,保修并重的强制性维护制度。

1、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般有日保养和周保养。

A:日保养。日保养由设备操作工人当班时进行,认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后四件事。

班前四件事:消化当班产品的工艺和生产要求,检查交接班记录,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检查各传动、运转部位是否正常、灵活,安全装置是否可靠,操作位置周围是否有安全隐患。

班中五注意:注意运转声音;注意设备的温度、压力、电气、气压系统;注意仪表信号;注意设备是否正常;注意安全操作规程。

班后四件事:关闭电源;清除杂物、脏物,擦净工作面上的油污,并对所需润滑部位加油;清扫工作场地,整理附件、工具;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转台时的记录,办理交接班手续。

B:周保养。周保养由设备操作工人在每周末进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外观:擦净设备各传动部位及外露部分,清扫工作场地,达到内外洁净无死角、无锈蚀,周围环境整洁。

操纵传动:检查各部位的技术状况,紧固松动部位,调整配合间隙,达到传动声音正常、安全可靠。

润滑:清洗滤油,油箱添加油或换油;检查油路是否畅通;达到油质清洁,油路畅通。

电气系统:擦拭电动机、线路管表面,检查是否存在绝缘、接地现象,达到完整、清洁、可靠。

2、一级保养。一级保养是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协助,按计划对设备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易损件,调整设备各部件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的各个部位。一保完成后应作记录并注明尚未清除的缺陷,设备部维修处组织验收。

3、二级保养。二级保养是以维修工为主,操作工参加来完成。二级保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恢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达到规定的要求。二保完成后,维修人员应详细填写检修记录,由设备维修处和操作者验收,验收单交设备部存档。

1、“四定”工作

A:定使用人员。按定人定机制度,精、大、稀设备操作工应选择本工种中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者,并尽可能保持稳定。

B:定检修人员。选择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者专门负责设备检查、精度调整、维护和修理。

C:定操作规程。根据机型逐台编制操作规程,进行明示和培训,并严格按规程执行。

D:定备用配件。根据备件来源情况,确定储备定额,并优先解决。

1、负责本区域内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按规定保证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指标。

2、认真执行设备定期点检和区域巡回检查,指导和督促操作工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工作。

3、在设备部指导下参加设备状态普查,精度检查,调整、治漏,开展故障分析和状态检测等工作。

主要任务

1、设备维修管理的重点是认真做好设备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和预防维修及改善维修工作,管理思想要从以修为主改为以防为主,尽量减少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突发性设备故障。

2、提高设备维修技术,学习和推广应用设备维修的新技术,并且做好备品备件的供应工作。

3、做好技术业务培训,采取各种方法培训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提高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设备管理的新要求。

该文章由作者:【吊车尾】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