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国家基层教育体系建设)

国民教育是指纳入国家教育计划里的教育系列,其主管部门是国家教育部,其中高等教育系列是指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电大、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自考)等,国家承认其学历,同时也是获得国外承认学历的保障。

普通高等教育

根据高考录取批次的不同,本科也分为一本、二本、三本,但它们同属于一个层次和等级(即本科教育层次)。同时本科又分为“重点本科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重点本科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只是侧重不同,无本质差别,前者注重理论研究后者注重理论实践应用。普通高等教育指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全日制学习的学历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储干培养计划""最具权威的措施之一,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措施。

中国高等教育储干培养计划之下的本科办学等级(部属、省属、市属)的不同、本科办学体制以及性质(公办、民办)的不同,由办学体制决定的本科学费高低的不同,本科(一本、二本、三本)各大学毕业证书“本簿和颜色”的相同与不同等等与本科高校的层次和“学历、文凭”水平的高低无关,所以一本、二本、三本高校是具有相同本科学历和文凭的高校,只是侧重不同,重点本科高校(985、211高校)重理论研究,普通本科高校(普通一本、二本、三本高校)重理论应用。即重点本科重研究,普通本科重应用。

发展

1970年,台湾召开第二次教育大会,制订了新阶段的教育纲领及实施“科学教育”的革新方案,组织人力编写在中小学实施“科学教育”的实验教材。台湾当局甚至把加强中小学教育当成“百年大计”和发展经济的最大投资,采取强化义务教育的许多具体方案。1979年和1982年,台湾先后制订了《国民教育法》和《国民教育法施行细则》,规定6到15岁的儿童强制入学;后又相继制订《强迫入学条例》、《国民小学课程标准》及《改进国民教育六年计划》等,将国民教育法制化、具体化。1988年,台湾召开第三次教育大会,制订新的“国民教育”发展计划,提出未来“国民教育”要以德、智、体、群、美五育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将国民教育向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延伸。随后,台湾开始规划将9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以实现12年义务教育。

2000年,台湾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教育的投资与改革。自2001年起,台湾正式实施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教育,其中2001学年度在小学一年级实施,2002年扩大到小学二年、四年与初一,到2003年中小学全面实施。到2001年10月,已有716所初中试办“九年一贯新课程”。2003年初,教育部公布“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取代原先的暂行纲要,一个主要内容是强调本土化教育,乡土语言音标教学原则上延至小学三年级,初中社会课程增加“认识台湾”的内容等。然而,主张台湾意识的本土化教育,在岛内引起极大争议。

近几年来,国民义务教育重视“发展小班教学精神”,2001学年度,小学与初中每班学生平均为30.5人与34.9人,平均每位教师教导学生分别为21.5人与18.3人,均较以前明显下降。同时,2001年9月起,全面实施小学五年级、六年级英语教学。为提高小学教师英语水平,于2002年起建立小学英语师资“认证制度”,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先通过教育主管部门所办或委办的检核测验,或全民英语检验中高级以上、电脑化托福测验213分以上,另加发音测验。

国民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到2000学年度,台湾共有国民小学2600所(其中私立25所),在校学生近193万人,教师10万余人;国民中学709所(其中私立仅7所),在校学生在1995学年度达到116万人后开始下降,2000年降为93万人,教师4.9万人。

国内教育

中国大陆语境下的国民教育:国民教育序列指在教育部颁发毕业证书范围内的全日制毕业生、自学考试毕业生、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远程教育毕业生、函授或电大毕业生等。颁发的文凭都是在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是被国家和社会承认的!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历也就是教育部承认的大学学历。

国民教育即义务教育指政府有义务运用公共资源保障所有适龄儿童接受的教育。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强制、普遍与免费。凡是适龄儿童都应强制接受教育的义务,并且教育对象没有阶级或是出身的限制,此外还必须是免纳学费的。1717年,普鲁士王国开始实施义务国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第一款指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现代大部份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实施义务教育,但年数和成效不一。

最新政策

阎庆民指出,投资者的理念、行为、结构,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和功能发挥,把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投资者教育保护的重要内容。加强投资者教育,从源头上为资本市场培育理性投资者,助力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长远来看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维护社会稳定。江苏投资者教育实践基础较好,试点样本丰富,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势资源,坚持适应性、普惠性、系统性、渐进性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各方资源,进一步形成投资者教育合力。

据悉,“四合一”机制统筹自律组织行业引领、证监局属地监管、证券公司一线实践、高校基础和理论教学等各方优势,形成了校园投教长效合作,并根据高校实际需求和证券公司客观条件,统筹安排投教资源,提供行业、监管支持指导,提供最适合的金融知识教学服务,帮助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帮助金融诈骗、校园贷多发地区院校在校生不断提高防非反诈知识,推动辖区校园投教工作开展。

该文章由作者:【三次函数】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