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是由山崎贵执导的剧情片,演员吉冈秀隆、加藤小雪、堀北真希等主演。电影以日本东京旧城区夕日町三丁目的一条商店街为背景,再现了1958年日本经济开始复苏时期的普通人的生活。影片于2005年11月5日在日本上映。
剧情简介
1958年,在东京下野有一间叫铃木的汽车修理店,店主叫铃木则文(堤真一饰),他与妻子友枝(药师丸博子饰)、儿子一平生活幸福和睦。一天,他们迎来了从乡下到大城市工作的星野六子(堀北真希饰)到店里打工,满心以为会到大公司工作的六子来到店里之后非常失望,但她还是很虚心的留下打工。期间则文对六子有过误会,但冰释前嫌之后4人成为了一家人。六子在圣诞节收到了铃木一家送的车票,她可以在新年期间回家,但她却哭着把票退给了铃木先生。
铃木家对面住着一位怀才不遇的文人芥川(吉冈秀隆饰),为三流杂志写儿童读物,附近酒馆老板娘广美(加藤小雪饰)拜托他收养孤儿淳之介,当知道淳之介是自己的忠实读者之后,芥川对之态度改变许多。广美也对他的慷慨产生了好感,怎料在结婚前,广美突然出走了。淳之介十分想找回自己的母亲,此时有一个自称是他父亲的富翁想要接走淳之介,芥川虽然不舍却没有办法,绝望之际发现前方熟悉的身影。
演职员表
演员 | 角色 |
吉冈秀隆 | 芥川龙之介 |
加藤小雪 | 石崎广美 |
须贺健太 | 古行淳之介 |
堤真一 | 铃木则文 |
小清水一挥 | 铃木一平 |
药师丸博子 | 铃木知江 |
堀北真希 | 星野六子 |
罇真佐子 | 大田亲 |
三浦友和 | 宅间史郎 |
麻木久仁子 | 宅间的妻子 |
重本爱瑠 | 宅间的女儿 |
神户浩 | 邮递员 |
奈月玛格列特 | 丸山 |
温水洋一 | 吉田 |
木村祐一 | 家电铺老板 |
泷正则 | 水野 |
高桥昌也 | 北岛三郎 |
持丸加贺 | 雄一郎 |
小日向文世 | 川渊康成 |
饭田基祐 | 中岛 |
小木茂光 | 佐竹幸弘 |
奥贯薰 | 古行和子 |
石丸谦二郎 | 静夫 |
松尾贵史 | 不动产职员 |
益冈彻 | 剧场经理 |
中村有志 | 放债人 |
冈田薰 | 小学教师 |
制作人 | 阿部秀司、安藤亲广、守屋圭一郎、奥田诚治、高桥望 |
原著 | 西岸良平 |
导演 | 山崎贵 |
编剧 | 山崎贵、古泽良太 |
摄影 | 柴崎幸三 |
配乐 | 佐藤直纪 |
剪辑 | 宫岛龙治 |
艺术指导 | 上条安里 |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序列号 | 歌曲名称 |
01 | 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 Opening Title |
02 | 希望を胸に |
03 | 小说家 茶川竜之介 |
04 | 初めての东京 |
05 | 竜之介と淳之介 |
06 | 朝寝坊 |
07 | 少年冒険団 |
08 | 怒りの铃木オート |
09 | 铃木オートの梦 |
10 | ライスカレー |
11 | 我が家にテレビがやってきた |
12 | 记忆 |
13 | 冷蔵库もやってきた |
14 | 少年冒険団II |
15 | 高円寺へ |
16 | 帰り道 |
17 | クリスマスプレゼント |
18 | 指轮 |
19 | 冬の日の出来事 |
20 | 大晦日 |
21 | 突然の别れ |
22 | 家族の绊 |
23 | 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 |
幕后花絮
- 导演山崎贵养的宠物蜥蜴在影片制作期间产下一只小蜥蜴,山崎将其命名为“守屋”。(注:守屋圭一郎是影片的制作人之一)
- 导演山崎和小演员们关系十分融洽,经常和他们一起玩电子游戏。
- 负责影片制作的金子坚太郎在电影中客串了一个拉车的小贩,有2秒钟的镜头。
- 一平教室黑板上的值日生一栏里写着柴崎幸三和水岛爱子,这分别是摄影师和服装设计师的名字。
- 电影最后一幕中的夕阳是摄制组在岩井市附近的利根河畔拍摄的,工作人员从中午就开始做准备,大家在冬日的冷风中等待日落,最终拍到了完美的夕阳场面。
获奖记录
奖项名称 | 提名/获奖 | 提名/获奖方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 | 获奖 |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 | 获奖 | 山崎贵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编剧 | 获奖 | 山崎贵、古泽良太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 | 获奖 | 吉冈秀隆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 | 提名 | 加藤小雪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 | 获奖 | 堤真一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女配角 | 获奖 | 药师丸博子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配乐 | 获奖 | 佐藤直纪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摄影 | 获奖 | 柴崎幸三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灯光 | 获奖 | 水野研一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美术 | 获奖 | 上条安里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录音 | 获奖 | Hitoshi Tsurumaki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剪辑 | 获奖 | 宫岛龙治 |
2006年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新人奖 | 获奖 | 堀北真希 |
幕后制作
影片改编自西岸良平从1974年开始连载的系列短篇漫画《三丁目的夕阳》,该漫画到2007年一共被出版了53集。而片名中的“三丁目”在日语里意为三号街。
制作发行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
日本 | 2005年11月5日 |
泰国 | 2006年4月20日 |
意大利 | 2006年4月24日(乌迪内远东电影节) |
中国 | 2007年3月23日 |
美国 | 2007年4月23日(新港电影节) |
罗马尼亚 | 2008年12月7日(日本电影展) |
捷克 | 2009年1月24日(日本电影展) |
土耳其 | 2009年2月28日(伊兹密尔日本电影展) |
中国 | 2010年6月17日 |
新西兰 | 2011年11月29日(日本电影展) |
埃及 | 2011年12月13日(日本电影周) |
影片评价
擅长CG特效的山崎贵打破了原有思维,并不完全忠实于当时的风貌,他将三丁目建构成了一个具有昭和时代风情但又和现实中的1958年有一定距离的小世界。通过三丁目这个带着梦幻色彩的小世界,生动地体现出战后充满青春朝气的日本人的生活趣味和精神底力——整条街的居民都聚集在有电视的人家兴高采烈地看节目,邻居们凑到一起研究电冰箱,这些勾起观众回忆的场面洋溢着快乐与活力,表现出那个物质并不充裕的时代人们生活的充实。影片中的人物都是些普通百姓,各自有各自的忧烦,彼此之间也不乏摩擦,却都充满了真挚的温情(电影网评)。
影片完整再现了1958年东京的市貌,最大限度满足了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社会环境下,日本市民对于辉煌过去的回忆与怀念(新浪娱乐评)。
三丁目夕阳系列走的是怀旧路线,让观众在电影院里穿越时空置身于欣欣向荣的昭和中期是其一大卖点。本片的时间节点定在了前作的五年之后——1964年。这一年东京举办了奥运会,成为第一个承办奥运的亚洲城市,而这一年也被视为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期的高潮,社会风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为了做好时代考证,编创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还走访了熟悉当时东京的老人。在片中,我们可见证东京都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目睹东海道新干线的开通、感受海外旅游的开放,甚至还能欣赏到自卫队的Blue Impluse飞行队当年在空中绘出的奥运彩色五环。执掌导筒的依然是号称日本视觉特效第一人的山崎贵。凑巧的是,山崎导演本人正是1964年出生的。他一直认为重现旧时景象的三丁目夕阳系列其实是奇幻电影,而这次的第三部因为和自己有所联系竟产生出了不可思议的现实感。他表示,身处这次的三丁目街区布景时,他感觉其外存在着更广阔的东京街市,似乎坐火车去到松本就能遇见幼小的自己(电影网评)。
该文章由作者:【橘片爽】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