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样本(和田玉样本对比)

和田玉手镯,重58.519,密度2.95,折射率1.61(点测),光学特征:非均质集合体,纤维交织结构

呵呵,你提供的这个数据加上问的这个问题就象在问:女人一枚,两眼一鼻能说话,四肢健全,请问她能选秀成功不。这些数据只是说明样本符合和田玉的检测特征,可以归为和田玉类,至于具体价格就要看玉的品质了,就象东施和西施都是女人,可差距还是挺大的。

和田玉样本(和田玉样本对比)

和田羊脂玉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玉中名品值得是羊脂玉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也是在和田白玉中的极品,其有细腻的质地、色白而且是呈凝脂状光泽,沉稳油润,不浮不躁。自然滋润,“白如截脂”般就是古人形容它的感觉。其实人们讨论了数百年,它优美的质感终也无法形容,现在人们大多并不清楚的是羊脂是何物,而且是越来越神秘,那么羊脂到底是什么呢?对羊脂玉新疆人又是如何界定的?本文带您解密。

一般讨论羊脂玉的鉴别,首当五个方面的条件要具备,也就是:质地纯、结构细、杂质少、颜色羊脂白、油性重。也可以概括为:细、糯、润、白、油。就可为之美者若满足此条件。暂且不论其他条件属和田玉基本条件,这里只谈谈羊脂玉的颜色和油性问题。

羊脂玉之白

通常对于羊脂玉一定是越白的越好,或错误的认为就是纯白的羊脂玉,结果是没有统一之说对于“白”的如何,,更有部分人误入歧途。白色是羊脂玉的基本要求,但却令人迷糊究竟是白的何样关于“白如截脂”,以至于大多数人买了好多白玉也非“羊脂”。

羊脂玉的白色调通常是偏暖感白色,有微微泛淡淡黄调而呈糯感在白里,自然浑厚。羊脂玉的质地相同于其他颜色的和田玉。白色的肉质微微泛出淡淡黄调,如同羊的脂肪是羊脂玉的质地感应。也是因为这样,“老黄白玉”是新疆的和田人对它的称号,这只是爱称对羊脂玉的,也是一种感觉,说的并不是真正的“黄白”色。

有个法宝是新疆采玉的人对羊脂玉的辨别,那就是羊脂就是白里微微闪黄的白玉才是,次之的是闪灰。感觉是白里闪黄的,相似于刚宰杀的肥羊开膛后看到的热乎乎的羊板油的感觉。要是等到羊板油冷后凝固,那只有的感觉就是“状若凝脂”的了,僵硬白色就是唯一剩下,神韵全无,缺少了那种神采就是活羊刚杀看后到羊板油那样精光内蕴的。

确实,羊脂玉好的白里闪黄的,闪出青黄色的玄光,若浮若现,在太阳下,那种感觉更加神秘在原来白里泛黄的羊脂玉的。

不过就算是羊脂玉,也不一定是全部一样的,它属于特殊品种在白玉系列里的。基本条件是必须白才是羊脂玉,但纯白不是羊脂,其中最受新疆人们喜欢白里闪黄的羊脂,新疆人认为这样的感觉的才是真的羊脂。

你可能不信如果说羊脂玉是黄白色的,但假如你去到新疆,有机会聊聊羊脂和新疆的采玉行家们,你可能会被他们先调侃一下,上好的白料给你看些,你要是觉得那是羊脂,他们会赞你有不错的眼力,这些是好东西很难得的。你若有疑问,或者是谦虚的请教,或你是个内行的买家,他们大概再给你看看真正的羊脂玉是何感觉而且是很高兴、很神秘的。你会发觉,那种白不是平常的白,那种内蕴精光,若露若含,又很像是蒸熟的糯米,糯而可食,整体质感是浑厚自然的,确实不能马上用什么适当的词形容它的神采。

老采玉人家多都有一块不一定很大的采玉样本玉石在和田、喀什一带,好多维族的,他们称之为“比子”,大多数就是属于羊脂玉级别!而又各有小的差别在这样的“样品”中,这个其中微妙所在只有新疆采玉人自己知道的。想一想,如果羊脂是大家都那么容易看得出了,手里的那块样本他们也可以扔了,他们还要把这个采玉“样本”代代相传了就更不用说。

仍然在迷信羊脂玉越白越纯正现在玩玉人依旧是不少的,真正羊脂玉必须具备的那种特殊的油润感和浑厚感却被忽略了,我们平时看到一般白玉所有的不是这种特殊的油润和浑厚感觉。白玉虽然白的可爱,但终究不是羊脂。

没有任何的杂质是羊脂玉的要求,但却是难得之物如果有白色中间有绿色的条带或斑块的,新疆人称它是“雪里苔”(苔藓玉),其正绿色、纯为上,灰绿、黑里闪绿就不能要。

羊脂玉陷阱

当一个名词变成是一个商品的最高代名词时,免费利用的好机会商家们怎肯放过呢!就都可以知道冰种翡翠好,也来个冰种黑曜石对于那些卖黑曜石的,其实黑曜石就是热处理过的。冒充羊脂玉还有拿人工合成或类似玉的矿石,吸引消费者还是以极低的价格,电视购物和大型电商里的和田玉商品就是最典型,“羊脂玉”的头衔是基本每个都打着的。

除此之外现今鉴定书写“软玉”、“羊脂白玉”就是国家规定的和田玉,只是标明了玉的颜色范围在鉴定里,而不是说此物就是羊脂玉这样的标明,也不代表等级。至于具体的玉石产地,规定是不可标明在鉴定书的。

很明显的,的确是少产出羊脂玉,然也不是很难见到,不是不可能想碰到一块羊脂玉,但遇到了可不可以能辩识就要靠经验了。

寻找现实中的“羊脂玉”

那么难寻羊脂玉,从一个普通玩家角度来说,更加贴近羊脂玉是什么样的呢?第一就是一定要有脂粉的羊脂玉,和田玉的羊脂玉的根本也是脂份。既然羊脂玉不仅要白还要脂,那退而求其次,最重要的是羊脂级的脂份,没那么白的白度可能也行,最关键是舒服、养眼。

很难得的是三者皆备的白度、油性、质地。白度除外,要是有好的脂份,不错的玉质,再一个皮色漂亮的,就可以说是很完美了!所以综上来看,最重要的是“脂肉”,如果有还不错的白度,又恰到好处的皮色的话,那是很好的一件事了。

神秘的是羊脂玉,因为她拥有的外表和内涵太过完美。但没有完美的东西在自然界,因此我们会发现,美玉最多是越来越接近我们心目中的羊脂,但却永远没有尽头??

如何辨别和田玉的真假鉴定证书

一、看检验机构:

国家对珠宝和田玉品质鉴定机构有着十分严格的资格认定,只有通过认定的鉴定机构所颁发的鉴定证书才有效。正规的和田玉鉴定证书上般会有CMA、CAL、CNACL的字样种的一种。如果没有三种的一种,就是假证书。

二、看证书的鉴定内容:

1、鉴定证书编号:这个必不可少,因为有的时候,顾客需要上网复检一下,看鉴定证书是真的出自鉴定机构,还是仿冒的,这个就不多说了,作用就这点。

2、和田玉的鉴定证书,得出的结果当然都是和田玉,这里着重要提的是,“和田玉”这三个字的意义今非昔比了,原来(2003年以前)指的就是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

从2003年之后,国家对和田玉的概念进行了修改,和田玉的概念得以扩大,不仅包括狭义上的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还包括青海玉、俄罗斯玉、韩玉、罗甸玉等所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的玉石,而不再强调产地和产状。

3、形状(形态):包括雕件的名称,如达摩、貔貅、观音等等,绝对不是玉料自身的产状,这里不会告诉你,所雕刻的玉石是山料、籽料、抑或是山流水料。

4、重量:这个容易,只要放到珠宝玉石专用的称上测一下就可以抄下数据了。

5、颜色:正常清楚下这一栏是空白或者用一些无意义的符号代替,但是和田玉很多都是带皮色的,如果备注栏显示:颜色成因未定或者表皮成因未定,只能说明鉴定机构无法做出判断,不能鉴定出皮色是真皮假皮,或者皮色二上。

6、密度:有的商家填写这项,有的不填写。和田玉的密度在2.95——3.10克/立方厘米,一般商家不会亲自去测量密度的,即使测量了也有误差,所以干脆填写2.95至3.10之间的任何一个数据,不会出现技术上的错误。

然而和田玉的玉种不一样,和田玉的密度是绝对有差别的,相对来说白玉的密度稍微小一些,青玉,碧玉、墨玉的密度要大一些,籽料的密度要比山料大一些,这些都是基本的常识。

7、折射率:和田玉的成分是透闪石,透闪石的折射率是1.61,因此这个数据可以不看,没有任何意义。所有的鉴定证书都会这么填写的。

8、看鉴定者签名:通常在和田玉证书上,需同时有鉴定者和校核者两个人的签字,具有两者的同时签名和田玉鉴定证书才能够生效。

9、看印章:严格来说,和田玉鉴定证书上所盖有的印章必须是钢印,同时要求钢印上的字迹是可以清晰辨认出来的。

扩展资料:

玉石证书只证明真假不鉴好坏:

“一般来说,质检机构指的是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其核发资质的检测机构或地矿局珠宝玉石检测站,他们的鉴定只是针对矿物成分,比如所有的透闪石都可以被鉴定为和田玉,云南黄龙玉也可以被鉴定为金丝玉,因为它们的矿物成分是一致的。”

新疆金丝玉文化协会会长李常宝告诉记者,A货鉴定证书只能证明这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而不是玻璃或别的什么东西,只证明真假,不鉴定好坏。

比如,和田玉属于玉石中的“软玉”,但并不是所有的软玉都是和田玉。软玉产地较多,由于产地不同,软玉成因不同,软玉的质量、价值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行内将和田玉分为:新疆和田玉(新疆料)、青海软玉(青海料)、俄罗斯软玉(俄料)、韩国软玉(韩料)等。鉴定机构只能鉴定出一些数据,而对这些符合软玉数值的玉石,都将出具“和田玉”证书。

因此,市场在售的青海玉、俄罗斯玉、韩国玉等,都会有“和田玉证书”,但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疆和田玉,价值也往往相差悬殊。

“从几万上百万的中高档翡翠,到几十块钱的翡翠旅游工艺品,都可以说是A货。”肖永福告诉记者,“鉴定珠宝真假并不困难,像一些长期从业人员,一般一眼就能看出真假;鉴定过程也并不复杂,一般只要用常规宝石检测仪器分析其宝石学特征即可,成本几块钱,几分钟即可。”

“但是如果需要对某个珠宝进行全方位鉴定,1000块钱也做不下来。”肖永福说,实际上,即便是花两三千元,做的仍然是真假的鉴定,而不是价格鉴定。

“从收藏的角度来说,珠宝玉石鉴定应该有一个周期,短则一周,长则一月,只有这样才能检测出它的稳定性。”

李常宝说,相对于一般的宝玉石鉴定师,艺术品鉴定评估师会在矿物成分检测之外,进行经济价值评估,但目前市场上的鉴定证书都是宝玉石鉴定师出具的,无法作为价值参考。

“证书无法鉴定你买的具体是什么玉。玉石分很多种类,价值相差巨大,和田玉也有垃圾货,被拿来腌咸菜的多了去了,你拿这种去鉴定,也能给你出A货鉴定证书。”

参考资料:人民网-玉石证书只明真假不鉴好坏

和田玉鉴定标准

1、国家质检局是如何鉴定和田玉的?

(1)国家质检局的和田玉鉴定标准

和田玉鉴定依据的标准为国家标准GB/T 16552—2017《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3—2017《珠宝玉石 鉴定》(这两项标准于2018年5月1日实施,代替2010版)、新疆地方标准DB65/T 035—2010《和田玉》、国家标准样品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等。和田玉金镶玉饰品的贵金属含量的检测还需依据国家标准GB 11887—2012《首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GB/T 18043—2013《首饰 贵金属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2)国家质检局的和田玉鉴定方法

包括常规宝石学和大型仪器鉴定方法,一般先多采用常规宝石学鉴定方法对和田玉样品进行测试和鉴定,如果未能得出准确结论,则需采用大型仪器对样品进行进一步测试和分析,最终得出准确结果。常规宝石学鉴定方法包括肉眼观察(主要有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和特殊光学效应等)、放大检查、折射率和双折射率、紫外荧光、质量、密度和摩氏硬度等;大型仪器鉴定方法包括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

GSB 16-3061-2013中包括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和糖玉六块和田玉标准样品。检验中应参照实物标准样品对和田玉样品进行颜色品种分类,特别是在颜色分界线上的样品,如白玉、青白和青玉,应由受过系统训练有经验的2~3名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检师进行检验,并最终取得一致结果。

和田玉颜色有白色、青白色、青色、绿色、墨色、糖色、黄色以及双色或者多色等,油脂光泽,微透明,参差状断口,绿色品种可见猫眼效应;纤维交织结构;实验室测试折射率为1.61(点测);无紫外荧光;密度为2.90 g/cm3~3.10 g/cm3,常为2.95 g/cm3,在大小相当的情况下,多数情况手掂和田玉比其仿品要重;摩氏硬度为6.0~6.5,小刀刻划不动,多数仿品硬度低,小刀可以划动。市场上和田玉的相似品或者仿制品比较多,如岫玉、石英岩玉、大理石玉、玉髓、玻璃和塑料等,通过观察颜色、结构和光泽等特征,比较容易鉴别。

该文章由作者:【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