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糖料和田玉好不好?
挺好的,虽然小了点,但整体看起来都很不错,和田玉糖料是较好的玉,虽然和田玉糖料多为山料,在油脂性和细腻度方面不如籽料,这种玉料的后期塑造性很强,仍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而和田玉糖料的主体部分是白玉或青玉,其中的糖色部分是由于原生矿中的铁元素逐渐变化形成。
和田玉糖料是什么料
糖料指和田玉中色泽较暗,一般为褐色的玉。有时也称为糖色。(注:此处讲的和田玉是广义上的和田玉,分为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等)
一般来说糖料极大多数为山料,极少数为籽料、山流水。故多无油脂温润之感,色泽较为暗淡。且无较为鲜艳的皮色,糖色为褐色,较暗淡。一般来说,糖料价格要低于纯色石料。但糖料在后期加工中多作为巧色雕刻,如颜色运用巧妙,构思奇巧,工艺精湛价格也多为不菲。
糖料分为翳糖红糖黄糖,新疆和田,俄罗斯,青海省均有产出。
拓展资料: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Fe2+)5[Si8O22](OH)2,密度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和田玉是按产地来划分还是按矿物成分来划分存在很大争议,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1月,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正式确定–“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
和田玉糖玉是怎么形成的,有收藏价值吗?
和田玉的有色品种里,糖玉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品种,因其颜色似红糖而得名,其形成原因是由外部的矿物质铁离子沁染形成。任何一种和田玉的好坏判定综合考虑的因素很多,颜色本身并不是唯一的判定标准,但是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脂粉也就是我们说的油润度够、密度净度都比较不错的情况下颜色自然是越纯,色力越足越浓郁就越好。糖玉的色感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褐黄色调,一个是褐红色调,不管哪个色调,在满足其他重要衡量标准的情况下,就是萝卜青菜各取所爱了。褐红色调的近年来因红色为中国的吉祥色,巧雕容易出彩,又有新疆金山矿脉的产量支撑,广博大众消费者的眼球和喜好,甚至专门为和田玉且末产的糖玉起了一个特定的名称:“糖料”。不管哪一种和田玉,只要综合品质高,工艺好,稀缺或有一定的特殊意义等,就都是可以收藏、馈赠、交流把玩的。
和田玉籽料和糖料的区别?
简单来说,所谓和田籽料,是海拔3500米以上的和田玉夹生岩层经长期自然风化剥落的碎块,在经雨水冲刷进入和田河河道,经长时间的河水搬运、冲刷后形成的卵石状石料。也就是说,籽料是经过大自然河流的天然长时间打磨的。秋季和田河干涸后,从河道上捡拾、开采。相比之下,自昆仑山脉由人工开采的石料成之为和田山料。
籽料比之山料,更加细腻润泽,油脂度高(视觉上好像油脂一样),色泽明丽,质地细密,手感温润,这都是山料所无法比拟的,故价格一般远高于山料。籽料为卵石状,带朱红色或铁锈红色沁皮。即使在后期打磨加工为工艺品时,一般也会保留其天然浑圆的形体及其特殊的皮色。
糖料指和田玉中玉质褐色焦糖色的玉料,多为山料,极少数籽料中也会带有糖色。因糖料多为山料,所以与籽料相比,多无油脂感,缺乏细腻温润之感,色泽较为暗淡。且无较为鲜艳的皮色,糖色为褐色,较暗淡。一般来说,糖料价格要低于纯色石料。但也要看具体石质。且糖料在后期加工中多作为巧色雕刻,如颜色运用巧妙,构思奇巧,工艺精湛价格也多为不菲。
近年来玉石价格几度继续看涨,市场状况瞬息万变,且和田玉各类玉料价格要看具体石质情况,同种石料之间也会出现巨大价差,故不好明示当前各自价格。见谅,
小女子习玉师从家传,真正学习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望各位长辈多多指正。
该文章由作者:【山梨糖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