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碟(Hang)是一种打击乐器,由两名瑞士人菲力‧霍那(Felix Rohner)和萨宾娜‧谢雷(Sabina Schärer)于2000年所创。手碟由两个半球型的钢模通过氮作用过程(gas-nitriding)组合而成,形同UFO。其上部有八到九个音,中心点为基础音Ding,其余七或八个音环绕分布。底部的中心有个孔,为低音Gu,也可为调音用。
打法原理
乐手多将手碟置于盘腿上,以手掌,手心拍打或手指敲点出声,也可置于立架上,不同于钢鼓(steelpan)以槌敲击,声音也较钢鼓(steelpan)细柔温暖。手碟依乐手的手法,声音可能类同竖琴,钟,或是调过音的钢鼓(steelpan)。每个"音场"(tone field)在基础音的周围有几个泛音共鸣区。
操作步骤
左手持短的一头,向上翻九十度,从下面穿过来,穿进“又”字的空里,拉紧,保持左手持短的部分,就可以看见一个纸星星的原形。长的部分一层一层均匀的缠在纸星星上,使其变厚,它是可以贴得很紧密的,如果长的一端没有很严密的缠在上面,就换一条边。最后把短的一点边用长的最后一点压住,再把长的剩余一点纸边放进去,把各个角用手挤出来,就成形了。
创造发展
由瑞士人Felix Rohner与Sabina Schärer(PANArt Hangbau AG)共同研发,2001年在法兰克福乐器展上亮相。两个半球型的钢模,透过氮作用过程(gas-nitriding),增加钢的轫度。一般认定为底部的中心有个孔,称Gu之,为低音部,其构造以亥姆霍兹共鸣器(Helmholtz_resonator)原理设计,Gu也为调音用。音高的改变类同talking drum。手碟的上部有7个音,绕中心点基础音Ding,从低至高以Z字排列,各音阶与主体的亥姆霍兹共鸣器(Helmholtz_resonator)产生共鸣。8个音环的手碟已停产。
目前只有两个人知道如何制作Hang,也就是创作人菲力;霍那(Felix Rohner)与萨宾娜;谢雷(Sabina Schä;rer),每一个手碟都出自他们伯恩的工作室,2000年至2005年间,设计了约15至45种不同的音环,中心Ding的音高从F3至A3都有,这是第一代的手碟。他们的灵感来自于人类音乐学,民族乐器中的五声调式。
2006年起,第二代的手碟在氮化钢表面镀了一层铜,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基础音定于D2,中心Ding为D3,往下5阶为音环中最低音A3,包括其8个度音阶中的D4与A4,以上是所有手碟的音阶结构,Gu多定为D5,但调音者保有4个音阶可自由发挥,手碟各部位形成的频谱一如陶罐鼓的神秘声音。一个8度音阶里,手碟的音乐是音程的调色盘,非常适合人声一起演译;手与鼓面的互动是手碟乐手最重要的表达方法。
该文章由作者:【十月初七】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