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管理(2011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

《会议管理》,企业管理类图书,王玉荣、王君着。本书讲述了开好单一会议的四大基本原则,对中小企业的会议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把会开好,不仅仅是单一会议的问题,更是和谐会议体系设计的问题。本书结合一些大型企业的实践案例,采用讲故事的模式,从战略类会议、运营类会议和例会三个角度讲解会议体系,帮助企业切实攻克会议的顽疾,提高沟通效率和会议效率。

基本内容

您可能有这样的困惑:

“如何使得在业务一线的人能提供更多的行动建议,提高高层决策的效率?”

“高层时间宝贵,如何通过会议安排,协调重要决策点在时间上的重叠?”

“会议效率低下,延期再延期。”

分析业务模式,了解战略层面和业务运营层面的关键流程及其运行特点;判断关键流程的管理结构和关键决策点,安排会议次序;决策会议与报告报表的对应关系;会议管理流程、管理工具和行政体系;会议体系的信息系统实现。

借助AMT的会议管理体系咨询服务,可以帮助您解答:

规范企业运作中的会议时间、决策内容、决策方式;营造流程与会议、决策与会议及报告与会议的和谐体系,有效提高高层的决策效率;沉淀会议决策,建立高层决策的知识积累框架。

AMT对“会议管理体系”的理解包括:

会议管理体系是企业战略执行的重要保障工具。会议管理体系,是要解决企业管理层,特别是领导层对公司经营决策的执行问题,从而避免在经营决策分析中“拍脑袋、拍桌子、拍大腿”等随意行为。会议管理体系,既是一些成果,如一些文档,也是一个过程,如富有成效的沟通和碰撞。

图书信息

书名:别让会议控制你

作者:王玉荣王君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09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1128558

条形码:97873011285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图书品牌:北京时代光华

培训专家

谭小芳权威会议管理培训专家,在国内会议管理培训领域处于数一数二的地位,研发的会议管理培训课程深受众多企事业单位欢迎!谭小芳老师认为开会作为一种正式沟通的渠道,管理层通过会议解决问题,安排工作,制定计划和决策,是推动项目最终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

平梵:全球500强华人讲师,亚太地区十大金牌讲师,权威会议管理培训专家。平梵老师的课程顾问式而非简单化,经营的眼光全球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零散的问题系统化;枯燥的文字图象化,演讲的表达本地化。受到学员们长期青睐!

李绘芳:中国十大权威HR管理专家,知名会议管理培训专家,清华、北大等知名大学特邀培训师,李老师的课程“生动”、“互动”、“感动”三动合一,其演练效果是一般培训的四倍!在会议管理培训领域有一定影响,李绘芳老师的公开课、内训、论坛数百场,学员十万余人,广受好评。

胡一夫:赢在前沿特邀讲师,中国总裁培训网特邀讲师,权威会议管理培训专家,足迹遍布欧亚及中国大陆地区,在先后为国内外各类企事业单位举行了上千场主题演讲与管理培训。

作者简介

王玉荣,现任AMT运营总裁、专家顾问、资深培训师。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后师从我国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领域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管理系统设计与综合提升、流程管理、IT规划、大型项目管理、高级管理培训、约束理论等领域,提出"流程管理5步闭环"、“流程管理咨询方法论的18个步骤"等。长期从事流程管理培训,开设近十门相关课程。

著有《别让会议控制你》、《流程管理实战案例》、《瓶颈管理》等。

彭辉,AMT咨询流程管理高级顾问。广泛参与国内企业流程管理工作的开拓与研究,在流程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流程管理的信息系统支撑、知识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曾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过流程梳理与优化的服务。

AMT Group,由1998年9月成立的AMT——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发展而来,在管理理念、管理工具与信息技术领域,是国内创办时间颇长、极具影响力的权威中立资讯机构,也是率先开展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培训推广和企业管理技术应用咨询、研究的领导型组织。

图书目录

前言为什么从“流程管理”到“和谐会议体系”

导读从哪里开始读这本书

第一章“忙什么呢?——忙着开会呢”

开会普遍存在的六种抱怨

50%的美国上班族开会浪费时间

单一会议的开会技巧,至多解决15%的问题

……

序言

曾几何时,会议遭受了太多的责难。

“文山会海”——这样的批评算文雅的了,还有人编出了“段子”——“泡在酒里,醉在会里……”在一些人的词库里,“开会”就是“官僚主义”的代名词。无所事事才开会,不想做事就开会。

会议的确有不争气的时候。在一些机关,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开会耗去了太多的时间。“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再加上“一个小会开半天”,哪还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去做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

但是,在很多时候,除了开会,实在找不出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接近目标了。今天,假如不再开会,你将如何对你的公司实施科学的管理?你将通过什么途径去享用法律赋予自己的民主权利?如果有人说人类社会就是借助开会这一工具,走出了蒙昧、野蛮的童年,来到了成熟、文明的今天,你能够予以否认吗?

因此,会议还是一如往常地开着。今天的人们已经离不开会议了。

既然如此,我们何必不转换一个角度,对会议少一点抱怨,增加一份热情呢?

于是,从1986年起,我的案头开始增加了一个关于会议的卡片盒。那年的夏天,我在上海图书馆里用了整整两周的时间检索有关会议的主题目录,阅读了能够找得到的所有关于会议的书籍,获得一个强烈的印象——许多相对发达的国家——西欧的、东欧的、北美的、南美的,以及我国周边地区的,都有关于如何开会的法律和规章;翻阅了一批欧美学者论及管理的着作,其中多半都有关于会议管理的专项内容。而我们既没有类似的法律和规章,就连当时国产的管理学着作中也很难找到关于会议管理的内容。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一本大约6万字的小册子,是我当时找到的惟一的一本由国人撰写的关于会议管理知识的着作……

我们不重视会议,不重视会议的规则,不追求会议的效率,不研究会议的艺术,所以才让会议满身疮痍,为人诟病不止。

自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和社会的进步,开会的情况开始有了变化,社会对会议管理的关注渐渐多了起来。1989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终于公布施行了,由国内学者撰写的关于会议管理的着作开始出现在书店的书架上。

我的第一篇题为《为会议正名》的文章1990年发表在上海《秘书》杂志的第二期上。1995年,我在广州大学秘书专业开出了会议管理课程。2000年组建的新广州大学加大了对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拨出专款资助会议管理的教材建设。如今,会议管理不仅是秘书专业的主干课程,而且陆续进入了大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一个观念已经在开始形成,那就是:如果你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你就必须遵守会议的规则,掌握驾驭会议的艺术!

会议洗去满身污垢,实现形象大变身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会议要素

明确目标

对任何一个商业公司而言,要想让会议开得有价值,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通过会议获取所需,提供给与会者相应的价值,并且能回报投资。

信息采集

信息的收集极为重要,这其中包括了解客户的需求(细节请看流程中附录-客户需求分析单)、了解会议的出席者、了解媒体、了解预算、分析自己的不足等。

追求创新

每一次会议都是对创新能力的挑战,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不断的创新能使每一次会议都充满激情与乐趣。

计划周密

无论是甘特图还是进度表,一个周密的计划必须包括会议里所有的细节,另外,保证定期的追踪可以避免一个周密的计划成为项目经理墙壁上的装饰。

实施管理

在进行现场管理时,一定要严格地对照计划表上的事项进行操作,任何疏漏都会导致会议的失败。此外,现场负责人需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细致总结

成功的会议需要有创造性的规划;积极的谈判和交流的技巧;规范的操作和财务管理;优秀的包装和系统的反馈。在会议结束后总结一下你提供了多少价值?什么是你公司的投资收益?与会者还会参加你的会议吗?将这些答案汇总起来,应用于下一次的会议计划。

争取优秀

无论会议大小与否,再好的会议计划都不可能达到完美,最重要的事情是建议、设计和修正。

了解会议

为了提供成功的会议管理,组织者必须了解会议所涉及的行业,专业术语和行业整体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全程参与

保证合作的供应商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千万不要为了省点小钱而牺牲了会议的品质,到最后损失最大的还是你自己。

顾客第一

你的听众是你的顾客,他们会付帐给你,因此他们必须要感受和接受到价值,他们必须要体会到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如果你觉得有什么事比顾客更重要,请记住:顾客永远是第一重要的!

控制预算

要学会分析并合理地使用预算。额外花费的钱应该首先使与会者收益。

使用技术

技术能给你很多帮助,自始至终地尽可能多使用技术,使得顾客和工作人员都能很轻松地运用技术,但是,必须记住不可用技术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清晰沟通

清晰而明确的交流是整个项目成功的关键。想象你是一个与会者,不了解内部的计划、程序或是后备工作,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这一切呢?

危机管理

针对不可预见的问题与可能的场景危机,必须准备好解决方案,将最坏的结果罗列出来,然后逐一提出解决方案。

提供价值

为了满足与会者的需求,一个会议项目应该能提供给听众有用的价值,无论是教育还是培训抑或是新产品发布会或经销商会议—内容是关键,充实的内容将使价值在会议中得以体现。

会议步骤

1、清楚地述会议的目标。

2、准备与分配会议议程与主题。

3、确定与会者名单(尤其是团队以外的成员)。

4、通知并再次提醒与会者,使其明晓会议的目的、时间、地点。

5、准备会议使用的场所以及必备的器材与文具。

6、建立或确认开会时共识或守则。例如:会议准时开始,不准任何人迟到,别人在说话时不能打忿以及与会前需作准备等。

7、确实使议题都被处理,处理的方式是作成决议,延到下次再议或取消该议题。

8、记录重要的观点或决定,成员所被分派的任务。

9、记录非议程中所列项目以便下次讨论。

10、记录会议使用的时间、讨论的主题、完成的项目、作成的决定、与会者的姓名。

文摘

让我们回顾玛丽亚的两难问题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玛丽亚意识到她需要帮助团队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但她该怎么做呢?她不想延长早已令人感到疲倦的周例会,但是如果每出现一个问题就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开一次会的话,那将会更加令人生厌!

下面这个建议可以帮助玛丽亚摆脱这种两难境地。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开会的较为充分的理由之一就是作决策。玛丽亚的团队出现了问题,因为团队在没有充分考虑所有相关成员意见的情况下就草草作出了特定决策。很少有人真正需要那么多的会议来解决问题,但玛丽亚很幸运,她就是其中的一个。会议不必持续太长时间,如果在每天下班之前都开一次会,并把会议的时间严格控制在15分钟以内,在会上把当天所作出的决定公布于众的话,也许她就不需要再为那令人感到极为痛苦的产品周例会而烦恼了。

该文章由作者:【童嵩珍】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