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中医术语)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经脉》,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直刺0.5~1寸。

功能作用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治法

寒则通之或补针多留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深部为旋前方肌。有前臂正中静脉、正中动脉和骨间前动、静脉分布;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干及骨间前神经分布。

主治

1.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胸病证;

2.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

3.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

4.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证。

操作

直刺0.5~1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

配伍

配大陵、神门主治失眠;

配郄门主治心痛;

配足三里、中脘主治胃痛、吐泻。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凡心实者,则心中暴痛,虚则心烦,惕然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

《针灸大成》:“主手中风热,失志,心痛,目赤,支满肘挛。实则心暴痛泻之,虚则头强补之。

该文章由作者:【无知无畏】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