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科技学院(ChongqingMetropolitanCollegeofScienceandTechnology),是由重庆百年光彩科技园有限公司举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是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高校。
学校前身是2005年9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2011年,获批重庆市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12月,教育部同意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转设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同时撤销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建制。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永川和巴南两个校区,总面积2481亩,其中永川校区占地1105亩,巴南校区563亩,馆藏图书210万册;下设7个二级学院,共设有本科专业43个、专科专业4个;有专兼职教师1433人,在校生25469人,其中本科生22732人。
办学历史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2005年9月30日,教育部同意重庆大学与重庆百年光彩科技园有限公司合作试办重庆大学西渝学院。
2006年2月27日,教育部同意重庆大学西渝学院更名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2013年6月,学校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
2014年6月,学校新增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6年5月,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物联网工程、风景园林、资产评估4个专业顺利通过评审,获学士学位授予权。9
2017年11月27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巴南校区一期建设工程破土动工。
2018年3月,学校被评为“第六批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12月8日,中国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在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正式开馆。
2019年3月,学校成功获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考点。12月,学校获批重庆市第二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获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2020年5月21日,重庆市教委发布公告,学院将由独立学院积极转设为普通本科学校。12月,教育部同意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转设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同时撤销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建制,举办方为重庆百年光彩科技园有限公司。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2021年8月25日,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共设有本科专业43个、专科专业4个,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工、管、经、文、法、艺、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院系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人文学院 | 英语、法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
经济管理学院 | 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 会计 |
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摄影(无人机航拍)、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设计 |
建筑管理学院 | 工程造价、工程管理、智能建造、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工程造价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 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建筑工程 |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1433人,专任教师107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00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13%;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45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75%。
重庆市优秀教师:李平诗
重庆市建设工程综合专家库评标专家:邢世建
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彭小兵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重庆市本科高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5个,重庆市教委本科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个,重庆市线上一流课程1门;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8个,实验室113个,校外实训基地172个。
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工程造价
重庆市教委本科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软件工程
重庆市线上一流课程:BIM技术应用
重庆市本科高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软件工程
教学成果
2017年,学校3个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年,学校5个项目获批2018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批7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教师主编的《水力学》被评为重庆市重点立项建设教材。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2018年,学校获得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重点课题6项,一般课题4项。2020年,5个项目获批2020年度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立项项目,获批2020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1个。
2019-2020年,学校教师获得授权专利5个,发表论文207篇,其中核心论文46篇。
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含重金属铬废渣解毒固化一体化技术研究(2017年,参与,二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210万册,纸质期刊杂志855种,电子图书1582693种,其中电子期刊5068种。图书馆是重庆市高校图工委的成员馆、川渝高校情报工作研究会的常务委员馆。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三所院校开展“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项目,与成都文理学院校际交流活动,与永川区商贸行业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与邑升禾易开展校企产教融合,与重庆求精工程造价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与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重庆分校举办本硕直通国际班。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名
学校校名由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韩卫国题写。
校徽
标识以“重庆”的拼音首字母“C”为设计主体,融合了腾飞之鸟、翻开的书本、城市建筑、科技之星等元素设计而成,代表了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专属属性。城市建筑代表“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建设形象,代表了学校以土木建筑、电气机械类学科为办学优势,以工科为主体,土建为特色,工、经、管、文、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
精神文化
校训
厚德、博学、求是、创新
现任领导
现任职务 | 姓名 |
理事长 | 刘学民 |
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 | 王银峰 |
校长 | 杨天怡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李庆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余林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郭建礼 |
党委委员、校长助理 | 田妍妮 |
该文章由作者:【芳草斜阳外】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