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是一个汉字,象形字,拼音为āowā(wā在字典中清除)。凹有两个意思,即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意同“洼”(多用于地名)。
“凹”字读āo,,如在“凹陷”中读āo。只在某些地名中读wā。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凹
1、āoㄠˉ
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凹凸不平。凹透镜。凹版印刷(印刷术之一,与“凸版印刷”相反)。
2、wāㄨㄚˉ
同“洼”(用于地名):核桃凹(在中国山西省)。
详细字义
凹āo
〈形〉
(1)周围高,中间低[concave;hollow;sunken;dented]
其湖无凹凸,平湖无高下。——《神异经·北方荒经》
又如:凹岸;凹面;凹洼(凹陷);凹地;凹处
常用词组
1、凹版
āobǎn
〖intaglio〗雕刻在石块或其他硬质材料上的文字或图线凹入版面的印刷版
2、凹度
āodù
〖concavity〗凹面的弯曲度
3、凹弧饰
āohúshì
〖cavetto〗具有大约四分之一圆周的凹弧的饰线
4、凹面镜
āomiànjìng
〖concavemirror〗凹面的球面镜,平行光照于其上时,通过其反射而聚在镜面前的焦点上
5、凹透镜
āotòujìng
〖concavelens〗凹面(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有发散光线之功效
6、凹凸
āotū
〖unsmooth〗不平滑
7、凹陷
āoxiàn
〖dented;depressed;hollow〗周围高中间低
英汉互译
concave fovea,
sunken,
hollow,
depressed;
a pass,
valley。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子集下】【凵字部】凹·康熙笔画:5·部外笔画:3
《唐韵》乌洽切《集韵》《韵会》乙洽切,?音浥。低下也。《东方朔·神异经》大荒石湖,千里无凸凹,平满无高下。《江淹·靑苔赋》悲凹险兮,惟流水而驰骛。《杨愼·丹铅录》土洼曰凹,土高曰凸。古象形字。
又《集韵》於交切,音㕭。窊也。
该文章由作者:【恒河猴】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