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理工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辽宁理工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始建于1999年,位于渤海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锦州市。隶属于辽宁省政府主管,是以工学为主,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理工类应用型大学。

校园南邻女儿河水上公园与南山公园,北与渤海大学毗邻,环境优美,湖光山色。校园占地593亩,校舍建筑错落有致,典雅大方,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校园内绿草如茵、杨柳飘飘、十里桃林、纷繁素雅,为青青校园填满诗情画意。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专业实训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点燃学生们心中梦想。

体育场、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体育场馆让学生们奏响青春的乐章。

学校设有9个学院,31个本科专业和5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近6000人。/n/n

辽宁理工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历史沿革

锦州师范学院渤海学院

1999年7月,锦州师范学院国有民营开始招生,第一届学生入学后在二本相关各院系上课并归其管理。

2000年7月,合并后的锦州师范学院成立文理学院,部分学生从二本中分离出来,实现了相对独立办学,办公地点在锦州师范学院数学楼。

2000年9月,文理学院搬迁至锦州师范学院小南区(现渤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锦州师范学院渤海学院,独立迎接2000级新生。同年7月,学院搬迁至锦州师范学院东校区。

2001年9月,锦州师范学院与辽宁毅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办学协议,试办足球学院,2002年开始招生,同年,新生入学。

2002年9月,锦州师范学院成立文理学部。

2003年3月21日,锦州师范学院发文撤消文理学部,组建文理学院。/n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2003年9月,更名后的渤海大学下发校发[2003]81号文件《关于申办渤海大学文理学院的请示》,按照教育部[2003]8号文件和辽宁省教育厅有关规定,与辽宁毅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强合作,组建新的文理学院,将原三批本科和足球学院学生均纳入新的办学实体中,实现了国家规定的新的办学形式。

辽宁理工学院

2014年5月16日,教育部复函辽宁省人民政府,根据《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的评议结果,批准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转设为辽宁理工学院,同时撤销渤海大学文理学院的建制。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辽宁理工学院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艺术与景观设计学院9个院系,31个本科专业和5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n

院系专业

院系

专业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智能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机器人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数字媒体技术

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管理工程学院

工程造价、物流工程、工程管理

文化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网络新闻与传播(专科)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艺术与景观设计学院

风景园林、环境设计

资料来源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有专、兼职教师389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25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6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和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61人。/n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建成辽宁省普通高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1+X”证书试点专业5个;辽宁省美育优秀课1门;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2个。 

辽宁省普通高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工程

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电子商务、广播电视学

辽宁省美育优秀课:书法鉴赏 

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大连中软卓越计算机培训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壹米滴答物流产业校外实践基地、阳盛聘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京佳玥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锦州滨海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实践教育基地、沈阳市美意达教育培训中心实践教育基地、抚顺飞翔体育俱乐部实践教育基地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获批国家级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3项,省级项目46项;学生在创新创业各类竞赛中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340余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等奖4项;国家级二等奖3项,国2家级三等级2项;获省级优秀奖及市级奖励300余项。教师编写的《会计信息化—财务篇》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类别

项目名称

辽宁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

新工科人才学习质量提升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校企合作背景下示范课程建设研究

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以双创为核心的竞赛制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艺术自律教育与提升学生创造力和人文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8年辽宁省高教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基于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五化”教学模式研究

2020年辽宁省高教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实践体系优化研究

2020年辽宁省高教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n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院标以环形轨道、星星和向上的箭头为主体造型,构成简化校名“辽理工”的拼音首字母“L”、“L”、“G”,并象征学院创新科技与蓬勃向上的发展前景。

下部图形为书籍和海浪,突出学院教书育人的使命和滨海的地域特点。深蓝色作为标准色,代表智慧与理性,寓意学院严谨治学的校风。

精神文化

校训

尚德明理,精工致用

尚德,出自《论语·宪问》:“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意为:崇尚德行。做人根本立德为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精心教学。学生要有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体现了学校积极的人文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旨在激励师生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载天下重任。

明理,出自《元史·良吏传》:“读书务明理以致用”,意为:明事理、明情理、明哲理、明法理、明道理。体现学校师生在为人处事上鲜明的是非原则,能够以国家利益和学校大局为重,明辨是非,通情达理。

精工,出自南宋洪迈《容斋随笔·黄鲁直诗》:“全用徐语点化之,末句尤精工。”作为理工的学子,应力求技艺精湛,要有工匠精神。也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育人方针中,注重培养师生的刻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学习与工作的态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实践技能。

致用,出自《周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致用即“学以致用”,是学习知识、学习技术的首要目的。鼓励学生把自己在学习中所所学到的东西充分理解和掌握,然后以严谨的态度毫不保留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尚德明理,精工致用”这八个字,体现学校“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理工科类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全校师生具有高尚的品德、扎实的专业基础、精湛的应用技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尚德明理,精工致用”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全校师生长风破浪,砥砺前行。

校训

尚德明理,精工致用

尚德,出自《论语·宪问》:“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意为:崇尚德行。做人根本立德为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精心教学。学生要有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体现了学校积极的人文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旨在激励师生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载天下重任。

明理,出自《元史·良吏传》:“读书务明理以致用”,意为:明事理、明情理、明哲理、明法理、明道理。体现学校师生在为人处事上鲜明的是非原则,能够以国家利益和学校大局为重,明辨是非,通情达理。

精工,出自南宋洪迈《容斋随笔·黄鲁直诗》:“全用徐语点化之,末句尤精工。”作为理工的学子,应力求技艺精湛,要有工匠精神。也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育人方针中,注重培养师生的刻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学习与工作的态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实践技能。

致用,出自《周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致用即“学以致用”,是学习知识、学习技术的首要目的。鼓励学生把自己在学习中所所学到的东西充分理解和掌握,然后以严谨的态度毫不保留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尚德明理,精工致用”这八个字,体现学校“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理工科类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全校师生具有高尚的品德、扎实的专业基础、精湛的应用技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尚德明理,精工致用”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全校师生长风破浪,砥砺前行。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教师先后主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06项,发表学术论文690余篇,与企业签订横向科研项目23项,获得授权专利15件,计算机软著作46项。

项目名称

学科类别

项目类别

锦州地区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水平提升途径研究

人文社科

基础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研究

人文社科

基础研究

大学英语慕课教学团队建设和管理模式的调查研究

人文社科

基础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语块使用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调查研究

人文社科

基础研究

辽宁省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

人文社科

服务地方

基于辽宁省区域产业发展视角下创新型新媒体人才培养状况的调查研究

人文社科

基础项目

产教结合视域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人文社科

青年项目

辽宁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AI+智慧校园系统研究

自然科学

服务地方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调查研究

自然科学

基础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推荐算法的阅读类小程序后台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自然科学

基础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辽宁理工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59.63万册,电子图书235万册,电子期刊2.62万册,学位论文276.28万册,音视频320920.0小时。图书流通量1.11万次,阅览人数314365人次,电子资源访问量893.43万次,电子资源下载量26.84万篇次。引进各种电子资源,涵盖理、工、文、史、哲、政、经、法等学科,收藏大量中外历史文化、古籍经典藏书等特色数据库。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成功参与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应邀与保加利亚鲁塞大学共同申请的的语言类、计算机类师生互换交流项目成功获批,实现两校学分互认。与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展开对口支援项目,与锐捷中科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锐捷卓越班。

/n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副书记、院长

何辉

副院长

卫绍元、刘兴富、戴春飒、刘英宏

该文章由作者:【楼主好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