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乐时间》是雅克·塔蒂执导的喜剧电影,由雅克·塔蒂主演。
该片讲述了于洛先生来到基本摆脱战争阴影、正在举行博览会的巴黎办事的过程中发生的喜剧故事。
《玩乐时间》 于1967年12月16日在法国上映。
剧情简介
已经摆脱了二战阴影的巴黎,正在举行世界博览会,向世界敞开大门。一伙美国女游客刚刚到达巴黎落成不久的国际机场 ,她们都在为巴黎和博览会兴奋不已。于洛先生来到世界博览会所在的一所大楼里,他要找一位先生办事。可是看门老头让他等了半天也不见人影,于洛先生便独自开始在大楼里寻找那位当事人,只是始终与其擦肩而过。于洛先生又与那伙女游客发生了一些"小事故",随后发现当事人已走出大楼,马上狂追不已,不料在当事人住家附近,失去他的踪影,只得悻悻而回。世博大楼已关门,无奈中于洛先生来到附近一个酒吧,打算喝两口酒便走。谁知包括那伙美国女游客在内的一大群人把他挤回了酒吧,接着他又被硬灌了几大杯醇酒,于是就迷迷糊糊起来。不过,于洛先生和一个美国女游客发展了一段非同寻常的"友谊"关系。
演职员表
角色 | 演员 |
于洛 | 雅克·塔蒂 |
芭芭拉 | Barbara Dennek |
舒尔茨先生的同伴 | Rita Maiden |
卖眼镜的女人 | France Rumilly |
百货商店的顾客 | France Delahalle |
拉克斯先生的秘书 | Valérie Camille |
吉法德夫人 | Erika Dentzler |
歌手 | Nicole Ray |
Hat Check Girl | Yvette Ducreux |
年轻游客的朋友 | Jacqueline Lecomte |
第一个站在灯前的女人 | Laure Paillette |
第二个站在灯前的女人 | Colette Proust |
舒尔茨先生 | Billy Kearns |
传呼员 | Tony Andal |
于洛的朋友 | Yves Barsacq |
餐厅经理 | André Fouché |
吉法德先生 | Georges Montant |
建筑师 | Georges Faye |
德国商人 | Reinhard Kolldehoff |
一等领班 | Michel Francini |
导游 | Jack Gauthier |
绅士 | Henri Piccoli |
门卫 | Léon Doyen |
假于洛 | Marc Monjou |
其他参演人员 | Nathalie Jem、Oliva Poli、Alice Field、Sophie Wennek、Evy Cavallaro、Luce Bonifassy、Ketty France、Eliane Firmin-Dick、Douglas Read、Bob Harley、Jacques Chauveau、Gilbert Reeb、Billy Bourbon、Madeleine Bouchez、James Campbell、Marie-Pierre Casey、 |
制作人 | Bernard Maurice、René Silvera、Michel Chauvin、Pierre Da Silva、Dominique Welinski |
导演 | 雅克·塔蒂 |
副导演(助理) | Akira Endo、Jean Lefebvre、Marie-France Siegler、Henri Marquet、Nicolas Ribowski |
编剧 | Art Buchwald、Jacques Lagrange、雅克·塔蒂 |
摄影 | Jean Badal、Andréas Winding |
配乐 | Francis Lemarque |
剪辑 | Gérard Pollicand |
造型设计 | Eugène Roman、Serge Groffe、Igor Keldich、Janou Pottier |
服装设计 | Jacques Cottin |
音效 | Danièle James、Maurice Laumain、Camille Laurenti-Ede、Jean-Paul Loublier、Anne Louis、Jacques Maumont、Gérard Menager、Gilbert Pereira |
角色介绍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获奖奖项 | 获奖方 | |
1969年 | 第六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 银奖 | 《玩乐时间》 |
花絮彩蛋
导演雅克·塔蒂始终希望该片可以打破银幕与观众的界限,该片原剧本中曾经有一场戏,他设计了一个剧院,以此让影片中的观众可以和真实的观众一同走进剧院,这样观众可以感同身受,而并非假他人之口来讲述。
该片是塔蒂作为主演出场次数最少的影片,全片没有任何特写镜头,长镜头与全景完成了终篇叙事。
幕后制作
制作发行
主创公司
制作公司 | Jolly Film(意大利) Specta Films(法国) |
发行公司 | 标准收藏(美国)(DVD) Continental Distributing Inc.(美国) Continental Home Vídeo(巴西)(DVD) |
上映时间
上映国家/地区 | 上映日期 |
法国 | 1967年12月16日 |
西德 | 1968年8月14日 |
瑞典 | 1968年10月29日 |
芬兰 | 1969年9月12日 |
美国 | 1973年6月27日 |
芬兰 | 1979年12月7日(重新发行) |
匈牙利 | 1998年4月16日(重新发行) |
法国 | 2002年7月3日(重新发行) |
希腊 | 2003年3月28日 |
荷兰 | 2003年9月4日(重新发行) |
捷克 | 2004年7月14日 |
美国 | 2004年7月15日(旧金山) |
奥地利 | 2004年10月1日 |
芬兰 | 2004年11月12日 |
美国 | 2004年12月29日(纽约) [9] |
中国 | 2014年11月(上海“玩乐时光——雅克·塔蒂作品完整回顾展”) |
影片评价
时隔多年后,该片所带来的启迪仍旧具有现实意义。影片叙事情节散漫,没有一个聚焦点,以多方面人事交织成写实的喜剧,虽非默片,但是对白相当之少,更多的是通过肢体动作来制造幽默。虽然语言被摈弃,但是雅克·塔蒂的幽默却并不等同于卓别林略显夸张的表演,他用写实的镜头来捕捉日常生活场景,以观众不易察觉的视角来呈现幽默。片中人物众多,更有巧妙暗喻、文化冲突等内涵。(《海峡都市报》评)
该片继承了《摩登时代》工业背景下机械式发展的荒诞,但它不如卓别林体现出的那样悲伤,而是随时随地流露出明艳的感情。全片的色调降低饱和度,偏冷的单色调带出极强的工业感,菲林中的包豪斯建筑则充满着后现代的质感。如果一味将目光停留在积木般的楼房上,执拗于主人公漫无目标的行为动作,那该片就被彻底剥离了灵魂。影片焦点散漫,意在让观众自己选择视角,没有在镜头上给予主次之分。人物在表演上不如美式喜剧那般夸张,更带有法式写实风格。塔蒂利用哑剧肢体语言让该片产生另一种视角,讽刺、客观而不失童真。整体来看,该片所用的音效都是写实的,利用不同声音和层次来达到响度上的失真,从而让嘈杂反衬出一个无声的空间。如果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影片表现的就是一个与平常生活格格不入的钢筋水泥森林,但如果回归童真的视角,则会发现影片始终都在流露出美好的光辉。塔蒂的电影语言缺少了像对白这样的直接叙事,却让整个世界的声音成为一篇优美的散文。(《看电影》评)
该文章由作者:【翰林院编修】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