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号(数学领域的运算符号)

小于号是数学中不等式运算符号的一种。是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在自己的《使用分析学》(Artis Analyticae Praxis)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和">"符号,但是直到他去世十年之后1631年才发表。

发明

一般认为<,>是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1631年开始采用,而他本人使用大于号、小于号的符号则因应于1631年。托马斯·哈里奥特Thomas Harriot(1560年–1621年),是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翻译家。他于1621年7月2日去世于伦敦。在自己的《使用分析学》(Artis Analyticae Praxis)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和“>”符号,但是直到他去世十年之后1631年才发表。所以一般认为是1631年才开始使用。现今通用之“大于号”“>”及“小于号”“<”,但并未被当时数学界所接受,直至百多年后才渐成标准之应用符号。

发展

1655年沃利斯曾以表示“等于或大于”,到了1670年,他以及分别表示“等于或大于”和“等于或小于”。据哥德巴赫于1734年1月写给欧拉的一封信所述,现今通用之≥和≤符号为一法国人P.布盖(1698-1758)所首先采用,然后逐渐流行。

庞加莱与波莱尔于1901年引入符号<>(远大于),很快为数学界所接受,沿用至今。

作者简介

作为一位数学家,哈里奥特常被认为是英国代数学学派的奠基人。

他在这个领域的巨著《使用分析学》(Artis analyticaepraxis),直到他去世十年之后才发表。此书主要讲的是方程理论,包括一次、二次、三次和四次方程的处理,具有给定根的方程的建立方法,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把一个方程变成其根与原方程的根有特定关系的方程的变换,以及方程的数值解。自然,这些资料中的大部分,在韦达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哈里奥特按照韦达的方法,用元音代表未知数,辅音代表常数;但是,他用小写字母比用大写字母多。他改进了韦达的乘幂的记号,用aa表示a2,用aaa表示a3等等。他还是第一次用>(大于)和<(小于)符号的人,但是,没有立即被其他作者接受。

该文章由作者:【谢先荣】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