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拼音:nòng,lò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双手捧玉摩挲玩弄,本义指把玩玉器,引申指玩耍、游戏,泛指做某事。由玩耍引申为随意对待,又指戏弄他人取乐。以上义旧读lòng,今读nòng,弄读作lòng时指胡同、巷子。
字源演变
会意字。图A的甲骨文是否即弄玉的“弄”字还有疑问(《甲骨文编》、《甲骨文字典》释为弄)。图1是商代金文,下部像一双手(“廾”),上部从玉,指把玩的玉器。弄字指以双手把玩玉器。从金文到篆书,“弄”的字形变化都不大。所从的双手楷化为“廾”而已。值得注意的是,篆书玉与王都是三横一竖,差别只在前者第二横居中,上下等距离,后者第一、二横相距较近。楷书“王”字三横亦均匀分布,为相区别,乃于二、三横间之右侧加一小点作为玉石的“玉”字。但在合体字中,作为形旁的玉大都无此一点,与“王”无异,分析字形时需加辨别。明乎此,便知弄即弄玉,双手捧玉玩赏之谓也。
《说文》将“弄”字归入“廾”部,而与之互训的“玩”字却归入“玉”部:“玩:弄也。”这一方面是因为“玩”是形声字,按其义符归类,另一方面也说明,“弄”的字义虽由“廾持玉”会意而来,但更多地偏重“持”这一动作,而不是持而弄之的对象“玉”。这一点从“玩”和“弄”在后代组成复合词的不同也可得到证明。“玩具”“玩意儿”等都是名词,而“弄”组成的词则以动词和含有动词意味的形容词为主。
随着时代发展,“玩弄”的对象不断地扩大,由玉而及他物,由物品而及人事,由实而虚。与此相应,其字(词)义也逐渐由褒而贬,亦褒亦贬,二者并存。“弄”字常常包含有对所做的事情不大在意、很随便的意思。比如“弄潮”“弄权”“弄巧”等。又比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他“及饮卓氏,弄琴”,是指随意地演奏。在这个意义上进一步引申,“弄”就有了轻蔑的意味,像“捉弄”“糊弄”“侮弄”等都含有不尊重的意味。
当然,“弄”字也向折中的方向发展,比如古代称奏乐为“弄”,其轻视色彩已经不那么浓了,后来发展到一段乐曲也称之为“一弄”,像名曲《梅花三弄》,几乎不再体现出“弄”字的感情色彩。
“弄”还有“巷”“胡同”的意思。上海一带仍称巷道为“里弄”“弄堂”。朱骏声认为这是假借义,本字当是《尔雅》说“宫中衖(即巷)谓之壼(kǔn)”之“衖”。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弄nòng
玩耍,把玩:摆~。玩~。~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潮儿。戏~。~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
做,干:~假成真。~明白。
设法取得:~点钱花。
搅扰:这事~得人心惶惶。
耍,炫耀:搔首~姿。
不正当地使用:~权。~手段。捉~。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琴。梅花三~。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
详细释义
弄[nòng]
〈动〉
(会意。上为“玉”,下为“廾”(即廾,gǒng)。指双手玩赏玉器。本义:用手把玩;玩弄)
同本义
弄,玩也。——《说文》
载弄之璋,载弄之瓦。——《诗·小雅·斯干》
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汉书·周昌赵尧传》
得鹊子还下弄;神气自若,傍若无人。——《世说新语·简傲》
又如:弄丸(古技巧名称。手持多丸,逐一抛出,再次第接住,如此循环不已);玩枪弄棒(弄兵。使枪弄棒之类);弄笔(舞文弄墨);弄毫墨(舞弄笔墨);弄舌(弄口。掉弄口舌;饶舌);弄孙(逗玩孙儿)
戏耍;游戏=
夷吾弱不好弄。——《左传·僖公九年》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床:井上栏杆。)——李白《长干行》
又如:弄嘴(耍嘴皮子,花言巧语);弄刺子儿(耍花招,干坏事);弄儿(花样;把戏);弄法(耍弄法术);弄虚头(耍花样);弄喧(弄玄虚,耍花招);弄空头(弄虚作假,耍花样);弄白相(戏弄,开玩笑);弄辞(戏谑之辞);弄送(作弄;戏弄)
作弄;期侮
愚弄其民。——《左传·襄公四年》
我和你干大事,如何肯弄你。——《水浒传》
演奏乐器
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世说新语》
显现。
如:弄色(显现美色);弄睛(谓呈现睛天);弄暖(因天气暖和显得精神)
卖弄。
如:弄精神(打起精神卖弄;劳神,费心思);弄思(卖弄才思);弄巧(卖弄技巧)
玩赏
乘舟弄月宿泾溪。——李白《别山僧》
又如:弄月(赏月);弄花(赏花);弄月吟风(赏玩、吟咏风月美景)
做;搞
天天晚上弄到四更多才睡。——《红楼梦》
又如:弄性尚气(任性而为,意气用事);弄硶儿(偷干坏事);弄水(在水上作竞技表演);弄文(指写文章);弄巧(谓做出各种巧妙的花样);弄姿(谓做出种种姿态);把屋子弄一下;你来不了,我替你弄吧
妆饰
弄姿帷房之里。——《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
又如:弄姿(妆饰容貌);弄妆(妆饰,打扮);弄碜儿(指做丑事)
娶。
如:弄小(娶妾)
设法争得
齐心打伙弄几个钱。——《红楼梦》
又如:弄钱;弄点吃的来
〈名〉
乐曲
帝命[桓]伊吹笛,伊神气无忤,既吹一弄,乃放笛云。——《世说新语·任诞》刘注引《续晋阳秋》
时奏狡弄,则彷徨翱翔。——《文选·王褒·洞箫赋》
巷中巷。通“衖”
及帝出,各欲自奋,帝竟无一言,出西弄,遇弑,年二十二。——《南史·齐废帝郁林王纪》
另见lòng
弄[lòng]
〈名〉
宫中别道。
如:东弄;西弄
〈方〉∶弄堂,小巷。
如:里弄;弄口(出入弄堂的地方);弄唐(小巷);弄堂房子
另见nòng;“衖”
另见xiàng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三】【?部】卢贡切(lòng)
玩也。从廾持玉。
说文解字注
玩也。玉部曰:“玩,弄也。”《小雅》:“载弄之璋。”《左传》曰:“弱不好弄。”又曰:“君以弄马之故。”《国语》曰:“还弄吴国於股掌之上。”
从廾玉。卢贡切,九部。
康熙字典
【寅集下】【廾部】弄·康熙笔画:7·部外笔画:4
(lòng,今读nòng)《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竝卢贡切。笼去声。《尔雅·释言》:玩也。疏:谓玩好也。《诗·小雅》:载弄之璋。《前汉·赵尧传》: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
又戏也。《左传·僖九年》:夷吾弱不好弄。注:弄,戏也。《前汉·昭帝纪》:上耕於钩盾弄田。注:师古曰:弄田,谓宴游之田。
又《韵会》:侮也。《前汉·东方朔传》: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无所为屈。
又乐曲曰弄。《晋书·桓伊传》:王徽之泊舟靑溪侧,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便下车,踞胡牀,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南史·隐逸传》:宗少文善琴,古有金石弄,惟少文传焉。嵆康《琴赋》:改韵易调,奇弄乃发。
又《字汇》:巷也。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先秦 | 高本汉系统 | l | uŋ | |
王力系统 | 东 | l | ɔŋ | |
董同龢系统 | 东 | l | ûŋ | |
周法高系统 | 东 | l | ewŋ | |
李方桂系统 | 东 | l | ungh | |
西汉 | 东 | |||
东汉 | 东 | |||
魏 | 东 | ung | ||
晋 | 东 | ung | ||
南北朝 | 北魏后期北齐 | 东 | uŋ | |
齐梁陈北周隋 | 东 | uŋ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l | uŋ | |
拟音/王力系统 | l | uŋ |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l | uŋ |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l | uŋ |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l | ung |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l | oŋ |
韵书集成
字形 |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声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广韵 | 弄 | 弄 | 通 | 去声 | 一送 | 来 | 合口呼 | 一等 | 次浊 | 卢贡切 | luŋ | |
集韵 | 弄 | 通 | 去声 | 一送 | 来 | 合口呼 | 一等 | 次浊 | 卢贡切 | luŋ | ||
韵略 | 去声 | 送 | 卢贡切 | |||||||||
增韵 | 去声 | 送 | 卢贡切 | |||||||||
中原音韵 | 弄 | 去声 | 东锺 | 来 | 次浊 | luŋ | ||||||
中州音韵 | 去声 | 东锺 | 卢冻切 | |||||||||
洪武正韵 | 弄 | 去声 | 一送 | 来 | 来 | 次浊 | 卢贡切 | luŋ | ||||
分韵撮要 | 弄 | 阳去 | 第六东董冻笃 | 来 |
该文章由作者:【白兰杰索】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