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荒马乱(汉语成语)

兵荒马乱,汉语成语,拼音是bīng huāng mǎ luàn,意思是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现象。出自《梧桐叶》。

释义

意思是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现象。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混乱状况。/n示例/n此时四处~,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等待封官。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后,势力强大,带领披发左衽的吴兵乘机攻打陈国,陈君连夜潜逃,孔子还是按计划去主持祭祀仪式,外面兵荒马乱,乐工继续奏乐,弟子们强拉他上车,逃出陈国前往蔡国。

该文章由作者:【彼得大帝】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