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中国汉字,读作:chù。该字的基本字义是抵、顶,如:抵触。“羝羊触藩,赢其角”。或作碰,撞;遇着解意。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如:感触。忽有所触。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触chù ㄔㄨˋ
抵、顶:抵~。「羝羊~藩,赢其角」。
碰,撞:~礁。~电。~动。~摸。~发。~犯。~怒。
遇着:接~。~觉(jué)。~目惊心。~角(jiǎo)。~景生情。~类旁通。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感~。忽有所~。
某地区的计量单位,一触=260KG。
详细释义
触
觸 chù
〈动〉
(形声。从角,蜀声。本义:以角撞物)
用角抵人或物 [butt]
触,牴也。——《说文》
兽穷则触。——《新序杂事》
触槐而死。——《左传》
羝羊触藩。——《易·大壮》
又如:触藩(以角触撞藩篱);触藩羝羊(公羊抵触藩篱,角被挂,无法摆脱很焦急)
撞,碰 [strike;hit]
手之所触。——《庄子•养生主》
又如:触损(伤害);触抵(抵触顶撞);触搏(撞击)
接触 [touch;contact]。如:触物(接触景物、事物);触桶(便桶);触冒(接触,冒着)
遇到;遭受 [meet with;suffer]
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触受(触及,遭受);触值(遭遇);触祸(遭受祸殃)
触动 [move one's heart]。如:触情(因遇到外物而兴起的感情或感想);触兴(遇到外物而兴起感想)
干犯,冒犯 [offend]
去礼义,触刑法。——《汉书•元帝纪》
又如:触突(触犯;刺激);触抵(触犯罪过);触冒(冒犯,冲犯)[3]
名词
佛家语。与色、声、香、味、法合称“六尘”〖touch〗
人之嗜欲,著于声、色、香、味、触、法,而仁义即由嗜欲而起。——章炳麟《菌说》
姓
触处
chùchù
〖everywhere〗处处;到处
杨花触处飞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抵也。从角蜀声。尺玉切。
康熙字典
《古今注》音红。白鱼赤尾者曰触。一曰魧。或曰雌者曰白鱼,雄者曰触鱼。亥集有?字,同。魧,原从角从亢作。又?,魧字之譌。
(触)〔古文〕?《唐韵》尺玉切《集韵》《韵会》枢玉切,?冲入声。《说文》牴也。《易·大壮》羝羊触籓。《前汉·元帝纪》去礼义,触?法。《荀子·议兵篇》触之者角摧。《扬子·太?经》星辰不相触。又《玉篇》据也。《增韵》污也。又触衣。《本草纲目》褌裆,一名触衣。又人名。《左传·襄十一年》郑人赂晋侯以师触。《注》乐师名。又姓。《史记·赵世家》左师触龙。又《集韵》昌句切,刍去声。亦牴也。《扬雄·羽猎赋》票禽之绁逾,犀兕之牴触,熊罴之拏攫,虎豹之凌遽。触叶遽,遽音讵。师古读。 《集韵》亦作觕。
该文章由作者:【和谐健康】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