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1987年王扶林执导的电视剧)

《红楼梦》是一部由王扶林执导,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陈晓旭、欧阳奋强、张莉、邓婕、高宏亮、郭霄珍等主演的古装爱情电视剧。该剧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并于1987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播。

本部电视剧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后7集夏金桂撩汉、司棋之死、海棠花开、贾宝玉丢玉、林黛玉焚稿、薛宝钗出闺、惜春出家、获罪抄家、雪地里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出家等主体剧情仍采用程高本后四十回,另外抛弃了宝玉中举、兰桂齐芳、家复中兴的小团圆结局,并根据脂批和红学探佚学研究成果对香菱之死、探春远嫁、贾母之死、巧姐获救等情节进行了修改,又重新创作出狱神庙探监、凤姐死于狱中、湘云流落风尘、贾府家亡人散等剧情。该剧播出后,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重播千余次,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

红楼梦(1987年王扶林执导的电视剧)

剧情简介

姑苏城仁清巷内的葫芦庙住着一名叫贾雨村的穷书生,他受乡宦甄士隐的资助,上京赴考,中了进士,做了官。只因他贪赃枉法,不上一年就被革了官职。他来到扬州,做了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幕客,教林黛玉念书。过了一年,林如海的妻子去世,林黛玉由贾雨村护送,到了京都荣国府。贾雨村因此得到黛玉舅父贾政的帮助,不上两月,便复职选任金陵应天府,从此,官运亨通。

京都贾家是显赫的贵族,有荣国府、宁国府两座府邸。黛玉住进荣国府后,外祖母贾母疼爱她,与表兄贾宝玉相处得也十分亲密,晚上住在一起,白天也一道玩耍,过后不久,薛姨妈带着儿子和女儿薛宝钗进了荣国府。

薛宝钗比贾宝玉年长一些,有一只能同宝玉的通灵玉配对的金锁。她到贾府后处处随分从时,不像黛玉孤僻自傲,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贾府上下的喜欢。黛玉对此很苦恼,常与宝玉发生口角,暗中伤心落泪。

元春回家省亲,赐省亲别院名为“大观园”,对园内房舍也赐了名称,并叫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大观园。大观园外,贾府上下安富尊荣,荒淫享乐,但经济状况已大不如前。

大观园的生活表面上看十分平静,姐妹们成天吟诗作画,猜谜逗趣,实际上危机四伏:丫鬟金钏不堪羞辱跳井自尽;贾宝玉不愿意作仕途文章,遭到父亲贾政的杖责;王熙凤遭人嫉恨重病缠身;尤二姐被逼无奈吞金自杀。邢、王二夫人后又听信谗言,将大观园大肆抄检一番,从此群芳流散,大观园一片萧条,宝玉不免时时幽叹伤感。

南安郡王出征被虏,南安太妃倚势将探春认作义女,代替郡主去和亲。宝玉送别探春,又被父亲贾政命令去西海沿子见识一番,不料途中遇盗,下落不明。黛玉闻得此信,哭得肝肠寸断,病势日重,最终还是没能等到宝玉回来,泪尽而逝。黛玉逝后,宝玉和宝钗奉旨完婚,但宝玉意中只有一个林妹妹,二人虽相敬如宾,“到底意难平”。

贾家终因官场争斗被政敌击败,贾府被抄,王熙凤、贾宝玉等人下狱。贾母在打击中去世,从此贾家全面败落,史湘云流落烟花巷,凤姐的女儿巧姐嫁到平民家庭做了普通的农妇。一朝显赫的钟鸣鼎盛之家,顷刻间大厦倾倒,只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角色

备注

欧阳奋强

贾宝玉

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人称“宝二爷”

陈晓旭

林黛玉

绛珠仙草转世,贾宝玉的姑表妹,后泪尽而亡

张莉

薛宝钗

贾宝玉的妻子,出生在金陵,王夫人的外甥女

邓婕

王熙凤

荣国府管家,为人心狠手辣、八面玲珑

郭霄珍

史湘云

贾母的内侄孙女,史大姑娘

李婷

贾母

又称史老太君,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

李颉

贾赦

荣国府大老爷,贾代善和贾母的长子

夏明辉

邢夫人

贾赦的续弦妻子,禀性愚犟

马加奇

贾政

荣国府二老爷,贾代善和贾母的次子

周贤珍

王夫人

贾政之妻,贾宝玉之母,出生于金陵王家

苏秋冬

赵姨娘

贾政之妾,贾环和贾探春的生母

韩淮

贾敬

宁国府贾珍之父,前宁国公,好道

李志新

贾珍

贾敬之子,宁国公贾演曾孙

王贵娥

尤氏

贾珍的继室,宁国府当家奶奶

孙梦泉

李纨

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贾兰之母

高宏亮

贾琏

荣国府嫡长孙,贾赦之子,人称“琏二爷”

成梅

贾元春

皇妃,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

牟一

贾迎春

荣国府贾赦之女,贾琏同父异母的妹妹

东方闻樱

贾探春

荣国府贾政与赵姨娘之女,人称三姑娘

胡泽红

贾惜春

贾珍的妹妹,性格孤僻冷漠,后出家为尼

王蔚

贾环

贾政与赵姨娘之子,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弟弟

房方

贾兰

贾珠与李纨之子

杨俊勇

贾蓉

宁国府贾珍之子

张蕾

秦可卿

贾蓉之妻,秦业的养女

师玉娟

秦钟

字鲸卿,秦业的儿子,秦可卿的弟弟

白春香

蓉儿媳妇

胡氏,贾蓉续娶的妻子

沙玉华

刘姥姥

王夫人远亲,善良正直,聪明能干,很重情义

李端

巧姐(幼年)

贾琏和王熙凤的女儿

王瑄

巧姐(少年)

李玥

板儿(幼年)

刘姥姥的外孙,后娶巧姐为妻

李文辉

板儿(少年)

刘姥姥的外孙,后娶巧姐为妻

李凤英

薛姨妈

薛蟠和薛宝钗之母,王夫人之妹

陈洪海

薛蟠

薛姨妈之子,薛宝钗之兄

杨晓玲

夏金桂

薛蟠之妻,凶狠善妒,人称“河东狮”

陈剑月

香菱

薛蟠之妾,原名甄英莲,甄士隐的女儿

刘豪

薛蝌

薛宝钗的堂弟

李伊

邢岫烟

邢忠夫妇的女儿,邢夫人的侄女

王羊

薛宝琴

薛宝钗的堂妹,天真无邪

郑铮

金鸳鸯

贾母的大丫头,贾母死后追随而去

沈琳

平儿

王熙凤的陪嫁丫头,贾琏的通房大丫头

袁玫

袭人

为宝玉丫头中的领头人,办事利索,城府颇深

安雯

晴雯

聪明、刚烈,热情,敢爱敢恨

李楠

茗烟

贾宝玉贴身书僮,是宝玉忠实的粉丝

韩流流

麝月

李星珠

柏淑青

秋纹

贾宝玉丫鬟

徐丽霞

紫鹃

贾母的二等丫鬟,后给黛玉

马明妹

雪雁

黛玉从林家带来的小丫鬟

刘玲玲

莺儿

黄金莺,薛宝钗丫鬟

张迎玖

金钏儿

姓白,王夫人的丫鬟,投井而死

于杰

玉钏儿

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儿的妹妹

李曼

彩云

王夫人的丫鬟,贾环的心上人

谷彤

司棋

迎春的大丫鬟,为“爱”而死

张萌

侍书

探春的丫鬟

方芳

入画

惜春的丫鬟,因私藏男人衣物被撵走

孙丹宏

银蝶

尤氏丫鬟

卓金燕

瑞珠

秦可卿丫鬟,殉主而死,实为避免被贾珍灭口

王小杰

宝珠

秦可卿的丫环,愿为秦氏义女,为其出殡守灵

张延

琥珀

贾母丫鬟

张海燕

傻大姐

贾母的粗活丫头,拾到五彩绣香囊

何莉

丰儿

王熙凤丫鬟

孙琦

兴儿

贾琏的小厮

孙雪梅

善姐

齐红

春燕

姓何,宝玉丫鬟

曹笛

小鸠

春燕的妹妹

孔繁洁

芳官

周芸

四儿

原名蕙香,宝玉丫鬟

颜燕

坠儿

宝玉丫鬟,因偷窃被撵走

刘兰

坠儿妈

贾府老妈子

张爽 

莲花儿

迎春的小丫鬟

沈璐

秋桐

贾赦的侍妾,后给贾琏当妾,泼辣善妒

阎青妤

宝蟾

夏金桂的陪嫁丫鬟,通房大丫头

郑乾龙

林如海

林黛玉之父,贾敏之夫,浙江盐课

吴晓东

贾芸

贾府族人,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

刘继红

林红玉

小红,林之孝之女,贾府的丫鬟

王忠信

甄士隐

香菱父亲

陈祖荣

封氏

香菱母亲,甄士隐妻子

史可

甄英莲

香菱小时候,甄士隐和封氏女儿

刘宗佑

贾雨村

张丽玲

娇杏

甄家丫头,被贾雨村收为二房,后扶正

王进忠

霍启

甄士隐的家奴,把祯英莲弄丢了

徐洗繁

贾代儒

贾瑞的爷爷

杨玉玲

贾代儒夫人

贾瑞的奶奶

马广儒

贾瑞

罗立平

贾蔷

贾府远支子孙

程荣

龄官

贾府卖来的戏子,后离开贾家

马强

贾芹

贾府远支子孙

孔芮

焦大

宁国府老仆人,敢于仗义执言

梁寿萱

赖嬷嬷

荣国府老妈子

程增魁

赖大

荣国府大管家

徐奇

赖升

宁国府大管家

杜青文

赖升家的

苏建宇

旺儿

王熙凤的仆人

孙彩虹

周瑞家的

王夫人的陪房

白雨玲

旺儿媳妇

王熙凤的陪房

鲍来福

周瑞

王夫人的仆人

郭华

林之孝

王熙凤的仆人

马桂英

林之孝家的

王熙凤的婆子

金淑媛

王善保家的

周洲

乌进孝

宁国府庄头

段意平

王嬷嬷

林黛玉的乳母

崔红梅

李嬷嬷

贾宝玉的乳母,爱倚老卖老

金雅琴

赵嬷嬷

贾琏的乳母

叶枝荣

宋嬷嬷

怡红院粗使婆子

陈力

柳嫂子

厨房管事的,五儿母亲

钮晓晴

五儿

柳嫂子的女儿

郑利峰

何婆子

春燕的母亲

乔英

夏婆子

大观园老妈子

张淑芝

董婆子

赵红

鲍二家的

管家鲍二的老婆,与贾琏通奸

李爱华

柱儿媳妇

迎春的奶嫂

田韵春

多姑娘

贾琏的情妇,美丽而风骚

金文英

尤老娘

尤二姐、尤三姐之母

张明明

尤二姐

周月

尤三姐

侯长荣

尤三姐

侯华

蒋玉菡

忠顺王的戏子,与宝玉甚好,后娶袭人

黄实

冯紫英

宝玉好友,世家子弟

蔡长旭

卫若兰

宝玉好友,世家子弟,史湘云之夫

姬玉

妙玉

王小东

癞头和尚

贯穿全剧的线索性人物

王辉

跛足道人

贯穿全剧的线索性人物

谢凌霄

张道士

荣国公替身,身在道观,心在世俗

潘虹

王一贴

专在江湖上买药的老道士

白惠雯

静虚

侯长荣

北静王

王爷,与贾家交情好,看重宝玉

孙桂珍

南安太妃

南安郡王之母,选探春为义女

任大惠

钱大人

王忠信

戴权

宫中大太监

崔占元

胡庸医

给晴雯看病的庸医

陈信诚

詹光

贾政的清客

金仲舜

单聘仁

贾政的清客

张力

司棋母

贾府老妈子

李雅东

潘又安

司棋的表弟兼恋人,与司棋一同殉情

牛凤珍

袭人母

耿首春

花自芳

袭人的兄长

杨来友

金文翔

鸳鸯的兄长,贾府买办

胡嘱远

金文翔媳妇

鸳鸯的嫂子

徐尚宾

张如圭

贾雨村的同僚

康少祥

张华

尤二姐自幼定亲的未婚夫

洪丹强

门子(小沙弥)

葫芦寺僧人,后来成为贾雨村手下小吏

张志斌

冯家仆

田中禾

薛家族人

马增寿

倪二

人称“醉金刚”,仗义疏财

王勇

老三

曹宝棠

王短腿

赵玉秀

瘦子

杨振武

卜世仁

贾芸的舅舅,香料铺主人

李倍

马道婆

宝玉的干娘,与赵姨娘合谋陷害宝玉和凤姐

李小惠

女先令

马强

司礼

金文英

鸨母

职员表

制作人

王扶林、韩淮、任大惠、郑燕昌、蔡世富

监制

戴临风

原著

曹雪芹

导演

王扶林

副导演(助理)

孙桂珍、马加奇、潘欣欣、顾凤莉

编剧

周雷、刘耕路、周岭

摄影

李耀宗、季云军

配乐

王立平

剪辑

傅正义(总)、田韶春、江兆建

道具

边英凯、高伯龙

选角导演

王贵娥

配音导演

吴珊

艺术指导

邓云乡(民俗指导)、李颉(表演指导)、李婷(表演指导)

美术设计

风雷、刘宝俊、郭大有、马月芳

造型设计

王希钟、杨树云

服装设计

史延芹

灯光

张海山、李荣惠、高金卓、田广志、蒋跃林、田士合、辛向阳

录音

孟健、张伟、刘红

剧务

王慧春(主任)、侯时英、刘新斌、叶振发

场记

吴燕妮、邱佩宁

顾问团列表

名称

生卒

王昆仑

1902-1985

阮若琳

1929-2010

周汝昌

1918-2012

曹禺

1910-1996

王朝闻

1909-2004

启功

1912-2005

杨乃济

1934-

蒋和森

1928-1996

沈从文

1902-1988

吴世昌

1908-1986

杨宪益

1914-2009

戴临风

1920-2009

成荫

1917-1984

吴冷西

1919-2002

赵寻

1920-2010

朱家溍

1914-2003

林辰夫

1924-2006

周扬

1908-1989

钟惦棐

1919-1987

吴祖光

1917-2003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音乐原声

作词

曹雪芹

作曲

王立平

演唱

陈力等

演奏

中国电影乐团

指挥

赵宝昌

录音监制

王立平

音乐录音

寇淳、徐伟胜

音乐编辑

郭融融

录制时间

1987年

录制出版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专辑曲目

《红楼梦序曲》《枉凝眉》《葬花吟》《晴雯歌》《好了歌》《聪明累》《分骨肉》《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紫菱洲歌》《叹香菱》《红豆曲》《红楼梦引子》

获奖记录

奖项名称或时间

获奖者

第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电视连续剧特等奖

《红楼梦》

最佳女配角

邓婕

第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最佳电视剧

《红楼梦》

最佳女配角

邓婕

2019年8月

入选“壮丽七十年荧屏庆华诞”–“视听中国全球播映”活动主推片目

《红楼梦》

2019年

1978卓越大奖“新时代电视节”全国十佳电视剧

《红楼梦》

幕后制作

剧本编写

本剧剧本由刘耕路、周雷、周岭三位编剧参考红学家周汝昌的意见进行编写。基于当时“曹雪芹原著,高鹗续写”的主流观点,总体原则为“忠于原著,重视续作”。对于后四十回,合理处就采用,悖谬处则摒弃,并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线和脂砚斋的提示,参考红学探佚学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些修改和重新创作。限于20世纪80年代电视剧拍摄的技术水平,原著中的不少内容被略过,比如“贾宝玉梦游太虚境”等都没有在电视剧上反映出来,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剧本于1983年3月6日起稿,当年底完成初稿,1984年3月完成二稿,直到1986年1月才最终定稿,历时两年零二个月。在此期间,周汝昌、吴世昌、朱家溍、杨乃济、阮若琳、王立平、戴临风、王扶林等人都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全剧本最终由周岭统一修改并定稿。

拍摄过程

1979年,导演王扶林提议将古典名著《红楼梦》以电视剧的形式搬上荧幕,此想法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红学界的支持。

1981年11月,中央电视台召开了关于《红楼梦》拍摄成电视剧的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改编问题。

1983年2月筹备组成立,5月编剧组成立,8月剧组顾问委员会成立,《红楼梦》电视剧拍摄进入实质性阶段。12月,剧本初稿正式确定。同时,剧组采取海选形式在全国各地选拔演员,引起热烈反响,一百多个演员席位争夺的异常激烈。

1984年春夏期间,剧组在北京圆明园举办了两期红楼梦剧组演员学习班,主要学习内容为研究原著,分析角色,亦学习琴棋书画,增强艺术修养。通过学习,才慢慢确定了最终的演员人选。同时,剧组为了拍摄的需要,按照原著的描述,在北京市宣武区建立了大观园,即北京大观园;出于北京用地紧张的考虑,剧组另外在河北正定县建造了宁国府、荣国府和宁荣街等景址,现都成为旅游风景区。同年2月9日,开始试拍。

1984年9月10日,该剧在安徽黄山正式开机,录下了第一组镜头,1987年上半年完成拍摄,总投资为680万人民币。整个拍摄过程历时三年之久,剧组先后走遍全国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拍摄镜头近万个。

音乐创作

《红楼梦》的音乐是由著名词曲作家王立平创作而成。1984年,王立平向《红楼梦》剧组自荐获准,此后历时四年,耗尽心力完成了《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红豆曲》、《秋窗风雨夕》、《晴雯歌》、《聪明累》、《分骨肉》、《叹香菱》、《题帕三绝》、《好了歌》13首歌曲,其中仅一首《葬花吟》就费时一年零九个月,用他自己的话形容“这是我投入感情最多、面临压力最大、遇到困难最多的一次创作”。

歌曲《序曲》以古筝开篇,用一段幽怨、婉转的女声独唱,表达了一段催人泪下的嗟叹情感,其后用弦乐的变调引出红楼梦的主旋律;《引子》则秉承《序曲》的基调,注重给人以广阔的遐想空间,演绎了金陵十二钗的哀怨之声;《枉凝眉》的主题是宝黛悲剧爱情,其曲调极为哀怨,有动人魂魄之感。

歌曲的女声原唱者是陈力,男声原唱者是王洁实和叶茅,当时的陈力仅是一名普通的女工歌手,因其嗓音符合王立平对音乐的要求,故被选中。陈力当时丈夫因意外过世,或许是设身处地的感怀身世,她将自己的特殊情感完全注入到歌声之中,唱出了沧桑凄感、动人魂魄的天籁悲音。这亦是陈力的绝唱,之后因为人生变故,她不再从事歌唱事业。

播出信息

播出时间

播出平台

1987年

中央电视台一套

剧集评价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它曾被多次搬上银幕,而让最多的中国人认识并感受到这部文学巨著魅力的,无疑是19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中国青年网评)。

红楼一梦三十余载,再回首时芳华依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为何能经久不衰?王扶林回了四个字:“敬畏之心。”在他看来,“对待文学名著必须有敬畏之心,改编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忠实原著,不能损害原著精神。”一群不会演戏的年青演员,却成就了众多经典荧屏角色。红学会副会长胡文彬曾评价《红楼梦》:“忠实地再现了曹雪芹笔下数百个形象鲜明的人物,把毁灭了的美重现在广大观众眼前,这不会由于时间、地点及形式的不同而改变其价值。”著名红学家周汝昌称赞该剧:“乍展荧窗百态丰,鲜葩阆苑粲新红。朱楼搬演多删落,首尾全龙第一功。”87版《红楼梦》已重播千次,成为亿万观众心目中的经典(《光明日报》评)。

该文章由作者:【司波达也】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