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是邓拓的议论文作品,文章主要是为了议论:“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即多次反复、虚心领会。”这个道理,首先,提出问题,先提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用“对任何问题”指出这种否定属于看问题绝对化。然后,分析问题,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意。最后,解决问题,进一步强调不能仅仅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而要“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
作者简介
邓拓(1912年2月26日-1966年5月18日),邓拓,乳名旭初,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不宜简化为马南村)、于遂安、卜无忌等。20世纪60年代初,以“马南邨(cūn)”等笔名,创作了一批引人入胜、启人心智的杂文,其中最著名的是《燕山夜话》。“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于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不求甚解》是《燕山夜话》中的一篇代表作,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短文两篇》,朗读人为梓君 )。同时此文还被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二期课改的八年级第二学期上册,为第十课。
原文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该文章由作者:【鼠式坦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