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上海老字号,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的美誉,曾是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第一家四星级电影院。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它的足迹,同时也画下了中国电影放映技术发展的轨迹。大光明电影院地处黄浦区,坐落在人民广场文化圈,南临上海市政府大楼和上海大剧院,东临“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的南京西路216号,占地近10000平方米,具有六、七个放映厅的现代化多功能经典影院,形成了上海独具特色的文化娱乐中心。现大光明电影院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创建
1928年,潮州籍商人高永清与美国商人合资,购进上海派克路原卡尔登舞厅旧址(今黄河路长江剧场南)的地产,又耗资二十万元,兴建大光明大戏院,并向美国特拉华州注册。12月23日以美国影片《笑声鸳影》,举行戏院落成首映式。由于高永清不善经营影业,1931年11月停业。大光明大戏院及卡尔登大戏院则由以英籍华人卢根为总经理的联合电影公司收买和租赁。卢根决心以大光明戏院为据点,排挤和压倒上海的其他影戏院。遂投资一百一十万元,将旧戏院以及附近建筑全部拆除重建,重建后的新大光明大戏院,成为一个附设咖啡厅、弹子房、舞厅、剧场的多功能综合性剧场,场内共有座位近两千。门面也由原派克路移到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933年6月14日下午九时四十五分,以米高梅影片公司的新片《热血雄心》为首映式。
变迁
大光明电影院几易其主,坦途艰辛。原联合电影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三百万两,而实收资本仅一百九十一万七千两,差额一百零八万三千两,被美国国际抵押公司经理格兰马克全部购买,格兰马克成为联合电影公司的股东和董事长。由于卢根已将部分资本投入兴建和购买电影院的不动产,所以经营时常以流动资金不足而发生困难。9月,原土地业主以大光明大戏院拖欠四个月的地租合计三万余两,要求卢根根据合同归还土地。同时,董事长格兰马克也以卢根做事不能尽职,以致公司债务无法履行,向美国驻上海按察使控诉,要求按察使署派员接管,并清理联合电影公司产业。不久,大光明大戏院由美国按察使署派人接收管理,以营业款支付欠债。1941年,联合电影公司与联怡电影公司合并为亚洲电影公司,大光明又归亚洲电影公司所有。1942年,被日伪强占,之后转租给中华电影公司。1948年,中华电影公司解散,又归国光电影公司。1953年由上海市文化局接管,改称大光明电影院,今为上海市电影发行公司管理。
建筑
大光明电影院,原名大光明大戏院,坐落在南京西路216号,开业于民国17年(1928年)12月31日。当时建筑立面饰以西洋古典建筑的柱式,衬以大拱圈的窗框和挑出不大的阳台。“大光明大戏院有声电影”的英文招牌突出于立面。内部观众座位分为2层,规模虽没有现在大,但造型富丽堂皇,环境典雅宜人,是一座具有古典宫廷风格的影院。
民国22年大光明大戏院拆屋重建,成为可以与同时代欧美建筑争艳媲美的早期现代派建筑的典型。设计人是匈牙利的邬达克(L·E·Hudec)(公元1893—1958),30年代上海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设计了60多幢建筑,如上海国际饭店、美商花旗总会、华东医院等。
大光明电影院这座建筑坐北朝南,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美国近代式建筑。2层楼连同招牌高30.5米,占地面积4016平方米,建筑面积6249.5平方米。外观以粗细横直的线条和大面积的玻璃作强烈对比处理,以方形半透明灯塔形成不对称重心。门口建有乳白色玻璃板雨蓬。大门装12扇铬合金、钢框玻璃门,两边门墙嵌黑色大理石。门厅宽敞明亮,铺嵌钢条磨光彩色磨石子,有售票厅、休息室、卖品部、酒吧以及盥洗室,装饰精良,设备齐全。对称大楼梯,直通楼上,楼梯两旁的墙面做护壁。楼厅休息处建有飞溅式水柱喷泉,照明以彩色灯光以娱观众。舞台跨度上海第一。观众座位分2层,设有2000多只沙发座位,当时备有“译意风”,观赏外国电影戴上耳机可以听到中文解释,开创中国对西片译制之先声。
邬达克富有想象力的创意,科学地体现在大光明建筑的内外。奶黄色的外立面构成波浪中行进的风帆,流畅的圆弧曲线从大厅顶部围环整个电影院,渐叠层荷花型的三层屋顶装饰别具一格,意大利大理石砌成抽象的图案,高傲的观众大厅极富气派,宽敞的观众休息厅优雅并充满文化艺术氛围,整洁的环境令人赏心悦目。
故事
——大光明电影院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的盛名,它始建于1928年,京剧大师梅兰芳亲自为大光明电影院的开张剪彩;1933年,由著名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重建。作为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影院之一,大光明不仅目睹了80年来中国电影的兴衰流转,更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是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活样本。
——大光明电影院几乎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影院之一。它是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第一家四星级电影院,第一家氙灯电影院,影院超前放映各类中外优秀影片,每年吸引了二百万观众。大光明电影院票房收入历年是全国最高的,1994年达到了300万元人民币。
——1933年6月14日由英籍粤人卢根重建并更名的大光明大戏院,是当时上海最高档、最大的电影院。从1928年首映美国环球影片公司影片《笑声鸳影》以来,大光明历经起伏。然而,只要大光明一开,其票房总是令人艳羡的,曾经有过连续11年票房全国第一的辉煌。“远东第一影院”的派头仍在“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南京路上彰显着。
——张爱玲时代的大光明,门口有三眼巨大的喷泉,台阶上铺着丝绸地毯,衣着华美的俄罗斯女郎作为招待。还有一个由欧美乐师组成的乐队。那时来大光明看电影的都是有钱人。据说鸿翔的服装设计师为了能捕捉最新的流行样式,也经常到大光明观察时髦女郎的穿戴。
——高永清联合部分外资将静安寺路{现在的南京西路)216号的卡尔登跳舞场改建为影院,聘请《申报》副刊《自由谈》的主编周瘦鹃为广告部主任,周瘦鹃为这座新影院命名为“大光明”。
——大光明电影院1930年在放映美国丑角罗克主演的辱华影片《不怕死》时,著名戏剧家洪深愤起抗议,被巡捕房逮捕。在社会民众的声讨与媒体的抵制下使大光明在开业三年之后无奈黯然停业。随后,被称作“华南电影院大王”的英籍华人卢根对影业已颇具规模的上海虎视眈眈,一心想把大光明改造为远东第一流的影院。他不仅耗尽了自己的资本,更从美国融来资金,请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奶黄色的外立面构成像波浪中行进的风帆,流畅的圆弧曲线从大厅顶部围环整个影院,意大利大理石砌成抽象的图案,观众大厅极富气派,宽敞的观众休息厅优雅并充满文化艺术氛围,整洁的环境令人赏心悦目,当时的设计最出奇的是当上海的电影院还在用电风扇降温,而大光明却耗资30万元打造了冷气间,终于实现了“远东第一”的梦想。
——1933年至1942年十年间,大光明影院仅放映了一部中国电影,其余全是好莱坞的美国片,为了配合美国电影的放映,在1939年,大光明推出美国厂商为其专制的“译意风”耳机,观众另付一角钱可以戴上它,由专人讲解剧情对白。一时间,到大光明看电影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入场口满眼是社会名流和外国人,每到周六九点一刻那场电影,往往会有几百辆汽车停在附近几条马路上。抗战胜利之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假凤虚凰》、《松花江上》等国产片接连打入好莱坞电影包围下的大光明。
——在“文革”时期,《文汇报》曾将大光明电影院解放前放映的影片概括为“鸦片”,影片也被一个接一个的社会主义国家电影展映周取代。在70年代,大光明最轰动的一次是1978年上映得到平反的戏曲片《红楼梦》,那时又重现了当年《乱世佳人》上映时通宵排队的场面。到80年代时,影院曾一度成为上海的一大标志,但是社会的改变,面对很多被改成为小厅放映的电影院,只有一个大放映厅的大光明无法寻觅到当年的盛况,这座古老的奶黄色建筑湮没在南京西路的一排小店铺中,曾经引人骄傲的辉煌渐行渐远。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的进程,影院本身设施老化,大光明开始走下坡路。到1999年,上海首家多厅影院开业后,对老影院产生了巨大冲击,大光明也慢慢地失去了市场。
新貌
1958年大光明电影院改建成中国第一家宽屏幕电影院。1992年影院又投资500万人民币进行了全面整修,成为中国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第一家四星级电影院,第一家氙灯的电影院。21世纪,大光明电影院继续复兴里程,2002年,引进了数字放映设备,不断提高放映质量。2005年-2008年连续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2008年,大光明电影院斥资1.2亿元人民币,对影院进行修复工作。风帆形的外立面、荷花形的屋顶、圆弧曲线形的大厅、高挑堂皇的进厅,拥有中国最大的影院大堂和最大的影院艺术长廊,长廊上放置的滚动屏幕展示着当年关于大光明的媒体报道。翻修一新的大光明电影院重新找回十里洋场中的“洋气”感觉,其欧美建筑风格的辉煌外观令观众有着置身上世纪30年代的错觉。上海市政府将大光明电影院列为近代优秀建筑,标志着大光明在建筑界的地位。改造后的大光明形成“1大加5小”的放映格局。原本可容纳1900人的放映大厅被缩减了600个座位,不过,依然保持了其原本两层楼的设置,即一楼设800多座、二楼设500多座。此外,大光明电影院还新开发出了五个小观众厅,包括一个VIP厅,使得观众在影院中有了更多的选择。大光明电影院现已使用数码立体声放映技术,具备SRD、DTS、SDDS等全制式的国际一流立体声设备,放映音响效果令人满意。至2009年,票房收入突破6000万元,年观影人次超过二百万,在全国影院票房、人次排行榜上名列前茅。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光明电影院将重筑辉煌,再现经典。
中国电影
解放前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几乎垄断了上海的电影行业。当时的大光明电影院也主要播放美国八大电影制片公司的影片。而第一部登陆大光明的国产片是新华公司出品的《红羊豪侠传》。
大光明电影院还是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和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曾经连续11年是上海电影票房的冠军。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兴衰。
更名
大光明电影院几易其主,坦途艰辛。原联合电影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三百万两,而实收资本仅一百九十一万七千两,差额一百零八万三千两,被美国国际抵押公司经理格兰马克全部购买,格兰马克成为联合电影公司的股东和董事长。由于卢根已将部分资本投入兴建和购买电影院的不动产,所以经营时常以流动资金不足而发生困难。9月,原土地业主以大光明大戏院拖欠四个月的地租合计三万余两,要求卢根根据合同归还土地。同时,董事长格兰马克也以卢根做事不能尽职,以致公司债务无法履行,向美国驻上海按察使控诉,要求按察使署派员接管,并清理联合电影公司产业。不久,大光明大戏院由美国按察使署派人接收管理,以营业款支付欠债。1941年,联合电影公司与联怡电影公司合并为亚洲电影公司,大光明又归亚洲电影公司所有。1942年,被日伪强占,之后转租给中华电影公司。1948年,中华电影公司解散,又归国光电影公司。1953年由上海市文化局接管,改称大光明电影院,今为上海市电影发行公司管理。
近况
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影院之一,目睹了80年来中国电影的兴衰流转,更创造了无数的辉煌;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的进程,影院本身设施老化,大光明开始走下坡路。到1999年,上海首家多厅影院开业后,对老影院产生了巨大冲击,大光明也渐渐失去市场。
修复
2008年,大光明影院斥资1.2亿元人民币,开始对影院进行修复工作。早报记者昨日看到,风帆形的外立面、荷花形的屋顶、圆弧曲线形的大厅、高挑堂皇的进厅,翻修一新的大光明电影院重新找回十里洋场中的“洋气”感觉,其欧美建筑风格的辉煌外观令观众有着置身上世纪30年代的错觉。
据悉,尊崇并恢复历史原貌是本次修复和改造中所坚持的原则,原有的放映大厅,一、二层老休息厅以及外立面,都予以保留并全面修复。修复过程中,参照了许多历史照片和图片,以求恢复大部分老年人对大光明的总体印象。其中,大厅、进厅和休息厅顶面全部采用24K金箔铺设,进厅和休息厅则全部采用铜质花饰扶手,营造出了大光明原本金碧辉煌的效果。
回顾
改造后的大光明形成“1大加5小”的放映格局。原本可容纳1900人的放映大厅被缩减了600个座位,原本两层楼的设置依然保持,一楼800多座、二楼500多座。此外,大光明影院还新开发出了5个小观众厅,包括一个VIP厅,使得观众在影院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据影院经理杨根林介绍,影院中的音响系统与举办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中国大戏院”相同。大光明电影院还引进了当今影院最新的技术———杜比3D立体数字放映机,形成了胶片、数字共存的放映格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院底层原本单独作为疏散通道的空间也得到了利用,这一通道被精心设计成展示大光明电影院80年历史的文化长廊,供观众免费参观。长廊色彩取灰白两色,营造简洁、素雅的氛围,通过灯光、图片、文字、实物等手法,展示影院的昨天与今天。这一做法在全国尚属首次,使得观众们在欣赏电影之余,更能品味大光明80年的花样年华。
重现
1958年大光明电影院改建成中国第一家宽屏幕电影院。1992年影院又投资500万人民币进行了全面整修,成为中国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第一家四星级电影院,第一家氙灯的电影院。21世纪,大光明电影院继续复兴里程,2002年,引进了数字放映设备,不断提高放映质量。2005年-2008年连续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2008年,大光明电影院斥资1.2亿元人民币,对影院进行修复工作后,拥有中国最大的影院大堂和最大的影院艺术长廊,长廊上放置的滚动屏幕展示着当年关于大光明的媒体报道。上海市政府将大光明电影院列为近代优秀建筑,标志着大光明在建筑界的地位。改造后放映格局。可容纳1900人的放映大厅减少了600个座位,不过,依然保持了其原本两层楼的设置,即一楼设800多座、二楼设500多座。此外,大光明电影院还新开发出了五个小观众厅,包括一个VIP厅,使得观众在影院中有了更多的选择。大光明电影院现已使用数码立体声放映技术,具备SRD、DTS、SDDS等全制式的国际一流立体声设备,放映音响效果令人满意。至2009年,票房收入突破6000万元,年观影人次超过二百万,在全国影院票房、人次排行榜上名列前茅。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光明电影院将重筑辉煌,再现经典。
地址
上海市南京西路216号
交通
15、18、20、21、37、46、231、451、隧道三线、地铁一号线、地铁二号线、地铁八号线
该文章由作者:【张震老婆】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