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魏敏芝、张慧科主演的剧情电影。
该电影根据施祥生的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讲述了乡村代课老师魏敏芝在得知学生张慧科辍学去城里打工后,她独自一人踏上了进城寻人之路的故事。
该电影于1999年9月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映。
剧情简介
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只有十三岁的女孩魏敏芝被田村长从邻村找来代一个月课。高老师见魏敏芝年纪太小,认为她无法教书,不想要她来代课。村长告诉高老师,找这么一个人并不容易,让魏敏芝把学生看住,凑合一个月等高老师回来再说。水泉小学学生的辍学情况非常严重,每年都有学生流失,现在只剩二十八个。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不会上课,整天让学生抄课文,每天清点人数。学生们见她人小,不听她的话,甚至还故意捣乱,教室里乱哄哄。但她不闻不问,只是守在教室门口,不到时间不让便不让学生走。十岁的张慧科为了给家里还债,不得不辍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牢记高老师的叮嘱,一个也不能少,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独自一人踏上了进城寻人之路。
演职员表
角色 | 演员 |
魏敏芝 | 魏敏芝 |
张慧科 | 张慧科 |
田村长 | 田正达 |
高老师 | 高恩满 |
孙志梅 | 孙志梅 |
电视台门房 | 冯玉英 |
电视台主持人 | 李凡凡 |
县中学老师 | 张艺长 |
窑厂老板 | 徐占青 |
张慧科的母亲 | 刘汉芝 |
中年旅客 | 马国林 |
电视台台长 | 武万录 |
火车站广播员 | 刘茹 |
文具店老板 | 王淑兰 |
电视台导演 | 付新民 |
饭馆老板 | 白玫 |
学生 | Li Lingyu |
出品人 | 赵愚、张伟平 |
制作人 | 张震燕、胡晓峰 |
监制 | 张伟平 |
原著 | 施祥生 |
导演 | 张艺谋 |
副导演(助理) | Te Ya、谢东 |
编剧 | 施祥生 |
摄影 | 侯咏 |
配乐 | 三宝 |
剪辑 | 翟茹 |
艺术指导 | 曹久平 |
服装设计 | 佟华苗 |
录音 | 武拉拉 |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获奖记录
奖方 | 奖项 | 获奖方 |
1999年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最佳影片 | 《一个都不能少》(获奖)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奖 | 《一个都不能少》(获奖 | |
魔法时刻奖 | 《一个都不能少》(获奖 | |
瑟吉奥·特拉萨蒂奖 | 《一个都不能少》(获奖 | |
1999年第23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 | 观众选择奖-最佳影片 | 《一个都不能少》(获奖 |
1999年第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 最佳故事片 | 《一个都不能少》(获奖 |
1999年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 最佳故事片 | 《一个都不能少》 |
最佳导演 | 张艺谋(获奖 | |
最佳摄影 | 侯咏(提名) | |
1999年第12届欧洲电影奖 | 环球银幕奖-最佳外语片 | 《一个都不能少》(提名) |
1999年第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 最佳故事片 | 《一个都不能少》(获奖 |
1999年第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 优秀故事片 | 《一个都不能少》(获奖 |
最佳导演 | 张艺谋(获奖 | |
2000年第74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 年度十佳外语片第3名 | 《一个都不能少》(获奖 |
最佳外语片导演 | 张艺谋(获奖 | |
2000年第21届青年艺人奖 | 最佳国际影片 | 《一个都不能少》(获奖 |
国际影片类最佳表演 | 魏敏芝(获奖 | |
2008年第9届中国长春电影节 | 农村题材影片奖 | 《一个都不能少》(获奖 |
2022年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 | 百年百部优质电影 | 《一个都不能少》(获奖 |
制作发行
主创公司
制作公司 | 1、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美国) 2、广西电影制片厂(中国) 3、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 4、Film Productions Asia |
发行公司 | 1、哥伦比亚三星家庭视频公司(美国) 2、LK-TEL(阿根廷) 3、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Argentina(阿根廷) 4、Columbia TriStar Film GmbH(德国) 5、Columbia TriStar Films(法国) 6、索尼经典(美国) 7、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日本、美国) |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意大利 | 1999年9月7日(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法国 | 1999年11月3日 |
新加坡 | 1999年12月2日 |
泰国 | 1999年12月17日 |
比利时 | 2000年1月12日 |
美国 | 2000年1月21日(圣丹斯电影节) |
荷兰 | 2000年2月10日 |
美国纽约 | 2000年2月18日 |
日本东京 | 2000年7月1日 |
德国 | 2000年8月10日 |
瑞士 | 2000年8月24日(德语区) |
冰岛 | 2000年10月31日(视频发行) |
新西兰 | 2000年11月30日(DVD发行) |
西班牙 | 2001年1月26日 |
波兰 | 2001年10月8日(华沙国际电影节) |
韩国 | 1999年10月30日 |
马来西亚 | 1999年12月2日 |
挪威 | 1999年12月26日 |
墨西哥 | 2000年1月14日 |
意大利 | 2000年1月21日 |
澳大利亚 | 2000年2月17日 |
阿根廷 | 2000年4月7日(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电影节) |
瑞典 | 2000年7月14日 |
阿根廷 | 2000年8月10日 |
匈牙利 | 2000年8月31日(视频发行) |
印度尼西亚 | 2000年11月4日(雅加达国际电影节) |
芬兰 | 2000年(DVD发行) |
以色列 | 2001年5月31日 |
幕后花絮
该片中所有的演员均是业余演员,为了寻找到合适的演员,张艺谋面试了2万多个孩子;此外,演员们在片中都使用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大部分演员在片中的身份也与现实中的身份相一致。
改编剧本的过程中,张艺谋与原著作者施祥生闭门谈了4个月;最终将原著中年纪较大的男性主角,换成了13岁的初中女孩魏敏芝,将整体焦点放在未成年孩子身上。
为了追求真实感,该片中黑板上的口号都是由拍摄地的乡村老师书写的。
该片原本报名的是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但由于在选片的过程中,有相关人士认为该片是在为中国政府做宣传。于是在主竞赛入围名单公布前几天,张艺谋宣布撤回该片,并向戛纳国际电影节发表了公开信,表达自己的抗议。
魏敏芝、张慧科在影片拍摄结束后,一直有好心人资助他们上学,顺利完成了学业。
张艺谋为拍摄地捐建了一所水泉希望小学。
该片因与中国的政策相符合,中国国家版权局为此片专门下发了版权保护通知,这是中国第一次对中国国产影片的版权实行正式的保护。
影片评价
《一个都不能少》讲述了一个简单、质朴却触动人心的故事,有一种让观众难以抵抗的温暖和甜蜜。影片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的做法有些相似,采用非职业演员,实景和自然光拍摄,大量地使用中远景、冷静而克制的长镜头,保持空间和表演的客观和完整性。该片体现了张艺谋高超的艺术把控力,现实主义风格,至纯至朴;又通过场景的设计,剪辑和配乐的运用,煽情却不媚俗。然而,除了艺术水平,影片更大的意义或许在于对社会现实的洞悉。
然而,张艺谋解决现实矛盾的方式有些过于理想化,影片的最后是在孩子们用彩色粉笔写写画画的画面中结束的,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结局。一部影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却无法改变一个地区贫困落后的教育面貌;一个导演可以给自己影片的结尾涂抹上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但却无法给严峻的社会现实涂抹上同样的浪漫主义色彩。(《洛杉矶时报》、时光网、《法制晚报》综合评)
该文章由作者:【战侠歌】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