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内翻(医学术语)

膝内翻又称为O型腿、罗圈腿、弓形腿,是一种下肢畸形疾病,主要表现为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膝关节处,小腿的胫骨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膝内翻形成的基础原因是缺钙、遗传和佝偻病,直接原因是不良走姿、站姿、坐姿及一些运动。膝内翻多见于幼儿时期,易引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膝内翻(医学术语)

疾病常识

病因

1.缺钙(25%)

正常人的血钙维持在2.18-2.63毫摩尔/升(9-11毫克/分升),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则认定为缺钙。缺钙可引起“X’型腿、“O”型腿,鸡胸等疾病。

2.不良走路习惯(30%)

走路外八字脚、稍息姿势站立、长期穿高跟鞋、盘坐、跪坐、蹲马步等等,会给膝关节向外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会牵拉膝关节外侧副韧带,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松弛。当外侧副韧带松弛的情况下,内侧副韧带偏大的力量就会牵拉小腿胫骨向内侧旋转,形成膝内翻。

3.佝偻病(20%)

佝偻病患儿长到1岁左右,学站学走路时,腿部难以负荷身体的重量,就会导致下肢朝外侧弯曲而形成O型腿。

预防

  1. 八步矫正法。向后迈步走,注意要脚跟先着地,路线走直,每次走八步。
  2. 锻炼腿部内侧肌肉的方法: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足稍内扣,膝关节内扣做下蹲和起立的动作。20次一组,每天做2~4组。不需要完全蹲下去即可。
  3. 矫正股骨方向。平躺,双足曲起,小腿与大腿成45度,臀部抬起,使上身与大腿成一平面。

并发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正常的膝关节,压力是平均分布在关节面上的,而O型腿的人,由于膝关节内翻,身体重量就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内侧关节面上。过度的压力和摩擦力,会导致膝关节内侧软骨面磨损,胫骨平台塌陷,继发骨性关节炎。到年龄大了,就容易出现关节痛,影响到正常的行走活动。

造成小儿O型腿的原因

造成宝宝O型腿的原因很多,如软骨营养障碍等,但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多,早期以多汗、易惊为主要症状,如不及时纠正,会影响骨骼发育。佝偻病患儿长到1岁左右,学站学走路时,腿部难以负荷身体的重量,就会导致下肢朝外侧弯曲而形成O型腿。

老年人会有O型腿的原因

很多老年人由于劳损、外伤等等的原因造成下肢内侧和外侧的肌肉和肌腱的牵拉不平衡,天长日久就会引起双下肢的内侧肌腱(筋)出现挛缩和内收,慢慢地形成了O型腿。

对于老年人的O型腿的矫正,可以让老年人在适当的锻炼之余,加一些医药辅助,比如七闲堂远红外理疗贴,会有很好的效果。七闲堂远红外理疗贴有活血化瘀、柔筋健骨、温筋通络、祛风散寒的功效。有O型腿的老年人可以将膏药贴敷于大腿内侧肌肉最僵硬点和最痛点两处,从治筋入手,先养血进而起到荣筋、温筋而柔筋,通过一段时间的贴敷后就会提高肌肉的弹性,增强筋的韧性。改善了关节的供血,促进了关节液的分泌,使关节囊充盈而饱满,就不会产生关节面的磨损,并会自动修复了关节面的损伤。

膝内翻的人,骨头并不一定弯

膝内翻,主要是大小腿骨,在膝关节处形成了一个不正常的内翻夹角,这样看起来就好像是腿弯了,但实际上未必是腿骨本身是正常的。

膝内翻的人,平时站立和走路时,都是腿外侧肌肉用力,内侧用不上力。因此腿部肌肉发育不匀称,往往外侧肌肉多,内侧肌肉少。这样,形成的腿部肌肉轮廓线就是弯曲的,看起来好像骨头弯曲了。

并且,由于腿内侧肌肉少,会导致双腿间的缝隙别大。外侧肌肉多,就显得胯宽,下肢臃肿、腿短,上下不协调。

膝内翻的危害

膝内翻主要是严重危害身材。标准腿型,在双足并拢直立时,双膝关节、双大腿、小腿的中段有三个接触点,而膝关节上下和脚踝的位置则有三个菱形缝隙。这种有张有合,的下肢曲线,就透着一种玲珑的美。

由于这个不正常的角度,双腿曲线外移,下肢轮廓线外移,难免给人以下肢臃肿之感。而且,O型腿的人,由于身体重量集中于膝关节的内侧,承重线内移。这就使得在行走和站立时,大小腿都是外侧肌肉用力多,而内侧肌肉无法用上力。这造成的结果,就是腿部都是外侧肌肉发达,而内侧肌肉菲薄。

诊断方法

症状

常见症状:肢体内翻、膝内翻、非对称性关节痛、八字脚步态

判断标准

一般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两个指标,判断膝内翻的轻重程度。所谓常态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双腿和膝关节放松时,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主动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腿部和膝关节向内用力并拢,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的大小,"膝内翻"分为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

  1. 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为0的属Ⅰ度;
  2. 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大于0的属Ⅱ度;
  3. 常态膝距在3-5厘米间的为Ⅲ度;
  4. 常态膝距大于5厘米的属Ⅳ度。

诊断鉴别

诊断要点:

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可直接明确,下肢全长Х线片可确定畸形的角度。

在双足跟、双足掌并拢,放松双腿直立,如两膝存在距离,就说明是有膝内翻。

一般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两个指标,判断膝内翻的轻重程度。所谓常态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双腿和膝关节放松时,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主动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腿部和膝关节向内用力并拢,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

治疗方案

治疗

O型腿的矫正方法包括:手术、正O仪器、夹板、绑腿、锻炼、矫正鞋垫等。

手术适应于有骨性畸形的患者。通过手术截骨+内固定矫形,可以马上恢复正常的肢体力线及外观。

严重的膝内翻畸形,一期新截骨+内固定矫形可能会造成神经、血管紧张及牵拉,易出现相关并发症。故可采用外固定架辅助下截骨矫形,缓慢纠正畸形,避免神经、血管的并发症,手术也较微创。

非手术矫正方法,其原理基本一致,都是通过松弛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恢复膝关节内外侧的稳定结构。从而使胫骨外翻,达到矫正目标。非手术矫正方法,好处是费用低、风险小,缺陷则是主动治疗,见效慢,需要长期坚持。没有恒心就达不到矫正目的。

护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饮食保健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

忌:

  1. 要少吃高脂肪食物
  2. 忌食辛辣刺激性调味品或食物
  3. 少饮咖啡,少喝酒
  4. 少吃油炸食品。

随访指导

  1. 定期随访,按医嘱正确功能锻炼。
  2. 需根据保守治疗的效果决定下一步治疗的方案。

该文章由作者:【罗克敌】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