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球类运动项目)

棒球(Baseball),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是以金属棒击球进行攻守对抗的竞技项目。

棒球最早起源于15世纪,即当时流行于英国的板桨球。后来传到美国。1839年,美国纽约州古帕斯敦举行了首次棒球比赛。1978年,国际棒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国际棒球联合会于1994年将总部设在瑞士洛桑。1992年棒球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棒球的最高级的组织机构为国际棒球联合会,成立于1938年。中国的最高级组织机构为中国棒球协会,1979年在北京成立。

棒球(球类运动项目)

起源

考古学家在建造于公元前2000年班尼‧哈山(Beni Hasan)的墓穴中发现有女子球类游戏的画像。因此,最早的“棒”与“球”活动应可追溯至远古时期。棒球运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在古希腊及古印度的一些壁画遗迹上都有类似打棒球的图案。

近代棒球的起源据说是英国人移民至美国时引入的板球(cricket)游戏和波士顿地区常玩的跑圈子(rounders)游戏综合演变而成的运动。在经历了数次演变及许多不同的称呼之后,直到公元1839年,在美国纽约州柯柏斯镇(Coopers town,现今棒球名人堂的所在地)的戴伯特(Abner Doubleday)修订了原先的游戏规则,同时将这项运动定名为〝Baseball〞,并开始推行,而成为美国最风行运动之一。

184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卡特来特(Alexander Joy Cartwright)为统一名称和打法,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棒球竞赛规则。规定的场地图形和尺寸至今仍沿用,并正式采用了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其中多数规则条文迄今仍继续使用,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因此,现代棒球运动源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

1839年,美国纽约州古帕斯镇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棒球比赛。1860年,美国开始出现职业棒球运动员。1871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棒球运动员组织”;1876年该组织改名为“全国棒球联合会”。1881年成立另一个全国性的职业棒球组织,即后来的“全美职业棒球联合会”。1884年首次举行这两个组织间的冠军赛,即“世界棒球冠军赛”。此后,1910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正式批准棒球运动为美国的“国球”。

1873年棒球由美国传入日本。日本职业棒球队创始于193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棒球运动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棒球运动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开展。

1937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棒球协会,后改称为国际棒球联合会,是世界业馀棒球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总部设在美国,会员国(或地区)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50多个增至113个。

1978年国际棒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国际棒球联合会于1994年将总部设在瑞士洛桑。中国棒球协会于1981年3月加入国际棒球联合会,1985年加入亚洲棒球联合会。

棒球运动在欧洲,已有26个国家开展。“欧洲业馀棒球联合会”的成员有意大利等11国。根据该联合会1978年的统计,参加棒球比赛的运动员约5万人,球场326个,并举办了"地中海杯","世界棒球锦标赛"等国际比赛活动。

棒球最普及的是美国和日本。此外台湾地区、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也极为风行。

棒球项目1992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棒球项目在2012年退出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

2013年世界棒垒球联盟棒球世界排名

1.古巴

2.美国

3.日本

4.中华台北

5.荷兰

硬件要求

场地

棒球比赛场地呈直角扇形,土质要求松软。正式比赛场地内场部分为土质,外场部分为草皮(也有全部为草皮的场地,但跑垒路线必须为土质)。场地应布置接手区、击球员区、跑垒指导员区、跑垒限制线、准备击球员区、比赛有效区(野传球线)、本垒打线和草地线。

内场每边垒间距离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垒尖角的距离为18.44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有效比赛地区。两边线至少长97.54米。两边线顶端连接线的任何一点距本垒尖角的距离都不应少于97.54米。

本垒尖角后18.29米处应设置后挡网。网高4米以上,长20米以上。场地周围设置围网,高度1米以上为宜。

棒球的球一般是由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做球心,用麻线缠绕,再用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的。球的重量大约为141.8克到148.8克不等,圆周为22.9厘米至23.5厘米,球面应平滑光整。球分为硬式和软式两种。硬式棒球的球又可分为马皮制和牛皮制两种,但现在职业棒球和业余棒球的球均用牛皮制的。硬式球规定以木栓、橡胶或类似的材料为小芯,用线包裹,表面是用两片白色马皮或牛皮结实地包缝制成。软式球是由橡胶制成的,可分为A型、B型、C型、D型、H型五种型号。A型是一般的中弹球,B型、C型、D型是专供少年使用的中弹性球。H型是准硬式球,内部有填充物,其弹性较其他型号的球软。对弹性的测定方法是由4米的高度向大理石地面自由落下,以弹起高度为1.4米为宜。

球棒

球棒呈圆柱形,是用整根或者两根以上的木料粘接制成。在粘接木料时木纹要保持—致,并且只能使用黏合剂。棒面必须平滑并且无截面接头。棒长不能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能超过7厘米。职业运动员如使用由金属、木片或竹片结合制成的球棒,需获得裁判员的认可才能使用。此外,凹头球棒的凹部深度必须在2.5厘米以内,宽度在5.1厘米以内,且不小于2.5厘米,凹部截面部分必须呈碗状,不得附着其他任何物质。此外,不能对球棒进行任何提高弹性或性能的特殊加工,未经协会认可在比赛中也不能使用着色球棒。业余和高中的棒球运动员可以使用金属球棒。 

服装

同队队员应穿着样式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比赛服装上衣背面应有不小于15.2厘米的明显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比赛服装的袖长依队员各人的身材而异,但两袖的长度必须大体一致,否则不得参加比赛。同队队员应穿着同一颜色的内衬衣,除投手以外的队员可在其衬衣袖上标示、号码、文字及徽章。队员不得在比赛服装上装饰与比赛服颜色不同的饰物。比赛服上不得有仿照或使人联想到与棒球形状式样相像的东西。服装上不得缝制闪光的纽扣或附有发光的金属饰物和玻璃制品。此外,除跑垒指导员和担任跑垒指导员的投手外,其他队员均不得穿着外套参加比赛。

手套

棒球手套根据职能不同一般可分为:接手手套、投手手套、一垒手手套和分指手套。

接手手套:它是接手所用的连指手套。手套的重量不限。它的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在39.4厘米以内;虎口的上沿长在15.2厘米以内,下沿长在10.2厘米以内,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网连接上端部分不得超过17.8厘米,而上端至虎口部分的长度应在15.2厘米以内。

投手手套:投手手套的规格及构造与接手手套基本相同,有所区别的是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璞都必须是同—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和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样的装饰物。

一垒手手套: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的上下两端长不得超过30.5厘米,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米;虎口上沿长在10.2厘米以内,下沿长在8.9厘米以内,上下沿长在12.7厘米以内。一垒手手套重量不限。此外,一垒的手套不得加工成网兜装。

分指手套:任何队员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分指手套大小自四指顶端经掌心至手套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手套的幅度限制为食指内侧下端缝线部分经由各指下端至小指外沿长度不超过19.7厘米。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护具

护具一般包括护帽、护面、护胸和护腿。棒球比赛规定队员在击球时必须戴棒球用头盔。除职业棒球以外的队员在击球时须戴双护耳的头盔;接手在就位防守时须戴接手用头盔、护面护胸和护腿。业余棒球的击球员及跑垒员都应戴头盔,击球员和跑垒员须戴双护耳的头盔。球童也要戴头盔。

比赛规定

胜负

棒球运动是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两队各出九名队员,在主教练员指导下,按照规则在一名或一名以上裁判员的裁决下进行比赛的一项体育运动。在规定的有效比赛局数结束时,按照规则判得分较多的一队为胜队。

比赛准备

裁判员

1、严格按规则要求检查比赛器材及比赛队员的用具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2、认真检查场地上所有的线是否用石灰、白粉或其他物质划清楚(无论土面或草面)。

3、认真检查由比赛主办单位提供的或主队所领取的符合规则规定的比赛用球。每个球都要包装封好,并附有协会认定的标志。到比赛前由裁判员拆封检查用球,并去其光泽。裁判员是唯一有权鉴定比赛用球是否适用的人。

4、核实是否有一打(十二只)以上的棒球可供随时使用。

5、裁判员手中至少要有两个可供备用的球。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应不断得到补充。

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可使用备用球:

1.球被击出场外或进入观众席时;

2.球已变色或污损,不宜继续使用时;

3.投手提出更换要求时。

6、司球裁判员应在比赛开始前确认符合比赛要求或正式认可的松脂粉袋已放置在投手板后方。

罚则:裁判员应即收回该球,并责令违反规定的队员退出比赛。如果裁判员一时未能确认谁是违反者,而投手仍将该球投向击球员时,应即将该投手罚出场,并罚禁赛10场。

注:裁判员应先警告犯规者并令收回该球,但而后仍故意作出同样行为时,应即将该队员罚出场。司球裁判员在攻守行为告一段落或成死球局面时方可将备用球交给投手。传球或击球进入场外或观众席时,必须待跑垒员到达应进入的垒位后方可替换用球,重新恢复比赛。如球被击成本垒打时,裁判员应待击出本垒打的击球员安全返回本垒后方可将备用球交给投手或接手。任何队员不得故意用泥土、松香、石蜡、甘草、砂纸、金钢砂纸或其他物质磨损、污染比赛球。

替补

队员的替补:在比赛成死球局面时,替补队员可以随时上场替补,参加比赛。替补队员可替补本队“上场队员名单”上所列任一队员,并按被补替补队员的击球次序击球。被替补队员退出比赛后除可担任跑垒指导员外,不得再次上场参加本场比赛。如果有二人或二人以上的防守队员同时替补时,教练员必须在队员上场前将每个队员的击球次序向司球裁判员说明,并由司球裁判员通知记录员备查。如果没有说明,司球裁判员有权指定替补队员的击球次序。原投手在同—局中仅限于担任—次非投手的防守位置。

注:原投手在同一局中因各种原因调换到其他防守位置,在该局中还允许再调回到投手位置,但调回后必须投完该局,不允许再调往其他位置,除非更换投手。投手以外的其他队员上场替补受伤队员时,准予传球五次作为热身准备活动。

跑垒员的替补:比赛时,不得由“上场队员名单”上所列的开场队员代替本队其他队员跑垒。

投手的替补:1、在交给司球裁判员的“上场队员名单”所列投手有投球至第一个击球员或其替补击球员完成击球任务(上垒或出局)的义务。除非受伤或生病司球裁判员认为不能参加比赛。

2、替补投手要向击球员及其替补员击球员继续投球,直至他们完成击球任务(上一垒或出局)后或一局完了交换攻守时方可被替补(除非受伤不能参加比赛)。

3、若投手的替补发生错误,裁判员应即指出改由正确的投手投球直至完成规则规定的任务止。如错误的替补投手没有更换而已向击球员投球,则所形成的一切局面均为合法。错误投手一经投出第一个球或者任一跑垒员被判出局,则该错误投手成为合法投手其之后进行的比赛为有效。

场地规定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垒包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应按规定固定在场上。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捕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捕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击球员要戴护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具体规则

投球

投手可以采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两种姿势。投球前均须用脚踏触投手板。正面投球只许向击球员投出。投球动作开始后,动作必须连续,不得中断。侧身投球可以向有跑垒员的垒位传牵制球,但投球动作开始后,只许投向击球员。投球前必须保持静止持球在身前的姿势至少1秒钟。违反投球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判投手一个“坏球”;垒上有跑垒员时,叫“投手犯规”,跑垒员得安全进1个垒。

击球跑垒

攻队必须按“击球次序”名单依此入场击球。击球时不得越出击球区;击出腾空球被守队合法接住,击球员出局;击球员可以用棒挥击、推击或触击。击出界内球后,击球员即应跑垒;投手累计3个“好球”(在本垒宽度上空以内,高度在击球员膝上、腋下之间)击球员三击不中出局。如投4个"坏球"或投球击中击球员时,击球员安全进1垒。击球员击球落入界内时,即成击跑员,应向1垒跑进。到达1垒时未被防守队员封杀或触杀,为安全到垒,此时即成为跑垒员。跑垒员必须按1.2.3及本垒顺序跑垒。不得反向跑垒,不得有意妨碍守队接球,否则判出局。跑垒员可以偷垒,但有被"杀"出局的可能。跑进时可以冲跑或滑垒,但必须沿跑垒线范围内跑进。击球员击出界内腾空球时,跑垒员应触踏垒包,待球接触守队队员后,方可离垒。合法跑垒并触踏过1.2.3垒,击出合法腾空球超出外场规定界限时,为“本垒打”。击球员安全得1分。但击球员仍需按规定路线踏触3个垒再回到本垒,才算合法得分。

防守截杀

(1)封杀跑垒员,当击球员成为击跑员时,其他跑垒员被迫放弃原垒向前跑进,守垒员只要接球用脚触垒即可封杀跑垒员出局。

(2)防守队员持球触杀离垒或跑进中的跑垒员,判跑垒员出局。

竞赛规则

比赛目的

一、棒球运动是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两队各出九名队员,在各自的教练员指导下,按照规则在一名或一名以上裁判员的裁决下进行比赛的一项体育运动。

二、比赛的目的是争取得分多于对方队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三、在规定的有效比赛局数结束时,按照本规则判得分较多的一队为胜队。

比赛场地

1、场地地面

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地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界内和界外地区都是比赛有效地区。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四角各设一个垒位,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尖角上的垒位是本垒,并依反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地区为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地面应平整。跑垒路线上的土质要松软。一般国际比赛场地要求内场整个场地呈龟背形,最高点为投手区,跑垒路线、投手区及各垒位周围是土场地,内场其馀地方及外场区应为草坪。比赛场地的内场与地面平,只是投手区为直径5.49的圆圈土坡,投手板高出地面25厘米。投手板用木或橡胶制成,应固定在地上。击球员区及接手区为限制击球员及接手的合法活动范围。

注:如果在规定的场地上有观众或障碍物时,应由裁判组根据情况订出临时或特定规则并通知比赛队。

2、场地大小

内场每边垒间距离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垒尖角的距离为18.44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有效比赛地区。两边线至少长76.20米。两边线顶端连结线的任何一点距本垒尖角的距离都不应少于76.20米(图1)。

本垒尖角后18.29米处应设置后挡网。网高4米以上,长20米以上。场地周围设置围网,高度1米以上为宜。

注:

1.1958年7月1日以后由职业球团建造的棒球场,两边线应至少延长至97.54米,本垒经二垒伸向中外场的距离至少达121.92米。

2.根据我国场地情况,如有困难两边线长度可规定为91米,本垒经二垒伸向外场的距离可定为108米,本垒到后挡网和两边线到野传球线的距离可定为15米。

3.场地划法

应先确定击球方向和本垒位置。为避免阳光照眼,本垒最好位于场地的西南偏西的位置。然后在本垒尖角处钉一小木桩,桩上系一长绳(至少长54.86米)并在18.44米、27.43米、38.79米及54.86米处各打一结(记号),把绳拉向东北偏东的地面。首先在18.44米处钉一小木桩,该处就是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在38.79米处再钉一小木桩,就是二垒的中心点。接着再把54.86米的绳结系在二垒的木桩上,另一端系在本垒的木桩上,手执27.43米处的绳结,向右拉直,在27.43米的绳结处钉一小木桩,就是一垒的外角,然后依照上述方法向左拉直,就是三垒的外角(图1)

为检查各垒的位置是否合乎规定,可以再把长绳的一端系在一垒的木桩上,以54.86米处系在三垒上,然后再拿27.43米的绳结向左、向右拉直,用以检查本垒和二垒的位置。现图示(图2)如下:

第一步:定甲(本垒)乙(投手板前沿中心)及丁(二垒)

第二步:以甲戍线定丙1(一垒)

第三步:再以甲戍线定丙2(三垒)

4.场地布置

场地应布置捕手区、打击区、跑垒指导员区、跑垒限制线、击球员准备区、野传球线、全垒打线和草地线。

1)捕手区:自本垒尖角后2.44米处画一条横线,线长1.10米,线的两端距本垒中心线各0.55米。然后再从两端向本垒方向各画一与本垒中心线平行的线,与击球员区界线连接,这个区域叫捕手区。(图2)

2)打击区:在本垒的左右两侧,各画一个长方形的击球员区。该区长1.82米,宽1.22米。两区相邻近的内侧界线各距本垒板边沿为0.15米,以本垒横中心线为准,击球员区前后部分各长0.91米。(图2)

注:打击区(包括标出该区的白线)为界外地区,但击出的球如停止在打击区和边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时应判为界内球(图3)。

3)跑垒指导员区:在一、二垒及二、三垒垒线与边线相交的点以外4.57米处向本垒方向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长6.10米的线,再在线的两端向场外各画一条长3米的垂直线,这三条线以内的区域为跑垒指导员区。在一垒一侧为一垒跑垒指导员区,在三垒一侧为三垒跑垒指导员区。(图1)

4)跑垒限制线:由本垒和一垒的中点和沿边线至一垒后0.91米处各向场外画一条长0.91米的垂直线,并将两垂直线的终点连接在一起,就是跑垒限制线。这条线和边线所构成的长条区域就是跑垒限制道。

5)击球员准备区:在本垒尖角3.96米处向本垒纵向中心线两侧各量11.28米,并以该处为圆心各画一直径为1.52米的圆圈,此圈就是击球员准备区。(图1)

6)野传球线:距两条边线外至少18.29米处,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的线,该线一端与后挡网相连,另一端与本垒打线和边线末端相交的延长线相连,此线是野传球线,用以区分界外比赛有效地区和无效地区。(图1)

7)全垒打线:以二垒垒位为中心为圆心,以圆心到边线顶点的距离为半径,画一弧线与两侧边线末端相交,此弧线即为全垒打线,作为判断全垒打的标志。

8)草地线:在草皮场地上,从投手板前沿中心为圆心,28.93米为半径,在界内连接两边线所划弧线,即为草地线。此线以外的外场地区为草地,以内为土地。

注:

1.场地上各线的宽度为7.6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各区域的有效范围之内。

2.边线通过打击区的部分不应画出。

比赛设施

1.本垒板

用白色橡胶制作,呈五角形,(图2)应固定在地上,与地面齐平。本垒板尖角两边应与一垒和三垒边线外沿交角叠合。

2.垒包

一、二、三垒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厚7.6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垒垒包应整个放在内场,二垒垒包的中心放在两垒线的交叉点上。垒包内装棕毛等细软物。垒包应钉牢在地上。

垒包钉置的方法: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带和带勾的长钉固定。

在垒包的正中下面用带勾的长钉(约30厘米)钩好扎牢,并将长钉钉入地下,以便滑垒时垒包不致移动(但可以转动),同时也可避免碰伤。

3.投手板和投手区

投手板用白色橡胶制成。板长61厘米,宽15厘米。投手板周围应有86.4厘米宽,152厘米长的平台。投手板应与平台齐平。投手板和平台置于高出地面0.25米、直径为5.48米圆形土墩内的投球区(圆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处),投手板前的斜坡应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然后向四个垒位逐渐 倾斜并与之齐平。(图3)

4.队员席

一垒及三垒两侧各设一个队员席,设于距两边线至少18.29米的野传球线外侧。队员席上面应安置顶棚,背后和两侧都应是封闭的。

5.球

棒球是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克至148.8克。圆周围22.9厘米至23.5厘米。

6.球棒

呈圆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握棒部分的棒帽末端可以制成直径为2.4_5厘米,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棒的一端起至45.7厘米的长度内,可用布条、胶布带或橡胶包缠。

7.服装

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衫和外露部分)。服装上不得有闪光的纽扣或附饰物,服装上衣背面应有不小于15.2厘米的明显的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队员穿着与同队队员不一样的服装不得参加比赛。每队应有深浅不同的两套服装,先攻队穿深色,后攻队穿浅色。

队员可穿有平扁铁钉或橡皮头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园尖的金属钉。长扁铁钉长不得超过1.5厘米。

队员须穿着袜蹬,在职业比赛的规定中选手上场穿袜蹬不是一种建议,而是一种硬性规定。

注:教练员、跑垒指导员均应穿着与本队队员同样的运动服装。

8.捕手手套

捕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过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过15.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

9.一垒手手套

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米;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10.分指手套

连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垒手使用。但任何队员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图9)。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11.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蹼都必须是同一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一样的附饰物。

12.护具

捕手必须戴护帽、护面、护胸和护腿及袜蹬。击球员和跑垒员都要戴带有护耳的护帽。

注:裁判员如果发现队员有违反以上各条规定时应即令其改正,如经劝告后一分钟内仍未见队员改正时,裁判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北京赛制

规则

棒球比赛有8支队伍参加,分为预赛、半决赛和决赛三个阶段。预赛采用单循环的方式。

预赛阶段

预赛阶段,各参赛队将与其馀各队分别进行一场比赛,根据各队的胜负积分决定排名。

对于积分相同的队伍,将依次采用以下方法决定其排名:

1.以队伍相互间胜负关系决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2. 以队伍相互间比赛的失分除以防守局数决定名次,商小者名次列前;

3.以队伍相互间比赛的责任失分除以防守局数决定名次,商小者名次列前;

4. 以队伍相互间比赛的安打率决定名次,安打率高者名次列前;

5. 掷币决定名次。

半决赛

预赛阶段获得前四名的队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对阵形式如下:

半决赛第一场比赛:排名第一的队伍 vs 排名第四的队伍

半决赛第二场比赛:排名第二的队伍 vs 排名第三的队伍

两场比赛胜者进入决赛阶段,负者将争夺铜牌。

决赛阶段

决赛阶段的比赛对阵形式如下:

争夺铜牌的比赛:半决赛第一场比赛负队 vs 半决赛第二场比赛负队

争夺金牌的比赛:半决赛第一场比赛胜队 vs 半决赛第二场比赛胜队

争夺金牌比赛的胜队将获得金牌,负队将获得银牌。

争夺铜牌比赛的胜队将获得铜牌,负队列第四名。

重要赛事

世界棒球经典赛

世界棒球经典赛由美国职棒大联盟与国际棒球总会共同策划的国际棒球赛事,于2006年三月进行第一届的比赛,预定于2009年举行第二届,往后每隔四年举行一届比赛。

世界杯棒球赛

世界杯棒球赛由国际棒球联合会组织的一项赛事,由各个国家的国家队参加。首届赛事于1938年英国举行,当时只有英国和美国队参加,英国获得冠军。最初世界杯棒球赛每年1届,1953年后曾一度中断。1961年起改为每4年1届。

中国棒球联赛

中国棒球联赛始于2002年,是继足球、篮球、排球之后第四个全国联赛,主办单位是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棒球协会,恒达联合体育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是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四川、河南和江苏等省市体育局。

组织机构

国际棒球联合会

国际棒球联合会简称国际棒联,成立于1938年,1978年国际棒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1984年棒球被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国际棒联是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总会的成员,正式工作语言为英语和西班牙语。中国棒球协会于1981年3月加入国际棒联。

社团法人日本棒球机构

社团法人日本棒球机构是管理日本职业棒球事务的法人机构,成立于1951年。旗下有中央联盟与太平洋联盟,共12支职棒球团加盟,该机构由日本文部科学省体育暨青少年局竞技体育课所管辖。

中国棒球协会

中国棒球协会是中国体育全国体育总会的单位会员。1979年成立中国棒垒球协会。1981年8月中国棒球运动协会加入国际业余棒球联合会。1985年加入亚洲棒球协会联合会。申伟任亚洲棒球联合会副主席。1986年棒球运动单独分立。总部设北京。

代表人物

杰基·罗宾森,1919年1月31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美国),美国职业棒球运动员,效力于布鲁克林道奇队。是美国职棒大联盟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人(美国黑人)球员。1947年,获大联盟的第一个年度新人王。

铃木一郎,1973年10月22日出生于西春日井郡丰山町(日本),日本职业棒球运动员,效力于美国职棒大联盟西雅图水手队。1994年创下日本职棒单季最多210支安打,并缔造太平洋联盟最高3成85打击率,之后创下连续7年都取得打击王的日本纪录。为唯一一位连续8场比赛击出安打的球员,赛后入选全明星队外野手。

王建民,1980年3月31日出生,是中国台湾旅美职业棒球选手。2000年,加盟美国职棒大联盟豪门纽约洋基队,并站稳先发投手位置。2006年被美国《体育画报》评选为当年“最受瞩目的20位运动员”之一;同年还被美国职棒大联盟官网的球迷票选为“年度最佳先发投手”;2007年3月27日,获救国团颁发的“青年奖章”。

该文章由作者:【陈振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