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雅乐(日本传统音乐)

雅乐(ががく)意指中文"雅正之乐",是日本兴盛于平安时代的一种传统音乐,也是以大规模合奏型态演奏的音乐。乐曲以器乐曲为多,至今仍是日本的宫廷音乐,是现存于世界最古老的音乐形式。雅乐最初在奈良时代自中国及朝鲜传入日本,随后经模仿及融合而产生日本雅乐。不伴随舞蹈的乐器合奏称为管弦;伴随舞蹈的是舞乐;在神乐、东游、久米、催马等曲式中,还包含汉诗(中国诗)的吟诵,称为朗咏。筚篥乐谱中以片假名记下的唱谱文字在哼唱时,ハ行是以“ファ、フィ、フ、フェ、フォ”的方式发音,与现代的“ハ、ヒ、フ、ヘ、ホ”大不相同;推测可能忠实地再现了16世纪以前日语的发音特征。

日本雅乐(日本传统音乐)

日本雅乐

雅乐(ががく)意指中文"雅正之乐",是日本兴盛于平安时代的一种传统音乐,也是以大规模合奏型态演奏的音乐。乐曲以器乐曲为多,至今仍是日本的宫廷音乐,是现存于世界最古老的音乐形式。雅乐最初在奈良时代自中国及朝鲜传入日本,随后经模仿及融合而产生日本雅乐。不伴随舞蹈的乐器合奏称为管弦;伴随舞蹈的是舞乐;在神乐、东游、久米、催马等曲式中,还包含汉诗(中国诗)的吟诵,称为朗咏。

15世纪日本发生了应仁之乱,开启了战国时代,雅乐的传承也因此中断;到德川幕府召集乐师后裔重新编组之间,中断了一百年以上;平安时代的雅乐形式被留存到什么程度,也成了一个疑问。

筚篥乐谱中以片假名记下的唱谱文字在哼唱时,ハ行是以“ファ、フィ、フ、フェ、フォ”的方式发音,与现代的“ハ、ヒ、フ、ヘ、ホ”大不相同;推测可能忠实地再现了16世纪以前日语的发音特征。另外像乐琵琶的乐谱,其中用汉字书写的记号,与在中国敦煌发现的琵琶谱相当类似,并且大量地承传了从大陆传入的形式。

京都的乐所在应仁之乱时受到毁灭性的破坏,雅乐面临了传承的危机。丰原统秋(1450年-1524年)为了留下给后人的纪录,撰写了“体源抄”一书;以笙演奏家的身分,纪录了雅乐与舞乐的相关资料与心得。“体源抄”的书名来自于“体”、“源”的偏旁“丰”、“原”,即作者之姓;此书是古代雅乐的珍贵记录,现存的六种雅乐曲调便是依据书中的记录而来,可说是雅乐最重要的史料。作于室町时代的“体源抄”,与镰仓时代的“教训抄”、江戸时代的“乐家录”并称为三大乐书。

历史

日本雅乐是自中国、朝鲜半岛、南亚的仪式音乐演变而来,这些音乐约在中世以前传入日本。雅乐在中国属于仪式音乐,但是日本雅乐中自中国传入的唐乐曲目,却被认为是自唐朝的宴会音乐燕乐演变而来。由于同样都吸取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养分,日本雅乐与越南雅乐、韩国国乐之间可说是相当于兄弟的关系。

虽然乐曲分类中留存了唐乐、高丽乐和林邑乐(越南音乐)这些异国风情浓厚的名称,但日本雅乐也包含了大陆音乐传入之前古代音乐的成分。再加上雅乐与民谣、声明(以韵文为词的佛教赞曲,分为梵赞、汉赞与和赞)之间相互的影响,雅乐在日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形式。现在日本内阁府宫内厅的式部职乐部继承了约莫百首的乐曲。

宫廷雅乐

宫廷雅乐诞生于黎朝(1427—1788),在阮朝(1802—1945)形成体系和程式,定为王家音乐。作为王权和永恒的象征,宫廷雅乐在每年多达100个庆典活动中,成为宫廷仪式的主要部分。它的作用不限于宫廷仪式的伴奏,还可以敬奉神灵和国王,同时它也传输着越南人的哲学思想和对宇宙的认识。

雅乐的曲式

乐曲依序分为“序”、“破”、“急”三个乐章。序的主旋律最从容,演奏的快慢自由,没有节拍的限制。破的旋律也是从容不迫地流动着,而拍子固定是一小节八拍。急则是轻快的旋律,一小节四拍;但是依演出曲目的不同,“急”的节奏不一定快,因此也是一组乐曲中第三首的意思。

雅乐之曲的分类与演目

国风歌舞

* 神乐歌

o 庭火

o 榊

* 久米歌

* 东游歌

o 一歌

o 二歌

o 骏河歌

* 大和歌

o 大歌

o 倭歌

* 大歌

* 诔歌

* 悠纪、主基

外来音乐

管弦

* 唐乐

* 高丽乐

舞乐

* 依音乐类型分类

o 左舞:以唐乐(中国)、林邑乐(越南)、天竺乐(印度)伴奏的乐舞,“兰陵王”一曲最为有名。

o 右舞:以高丽乐(济州岛)、渤海乐(辽东半岛)伴奏的舞乐,“纳曾利”一曲最为有名。

* 依舞蹈类型分类

o 平舞:着优雅服饰、由4至6人担任演出

o 走舞:着绚烂服饰、由1至2人担任演出

o 童舞:由儿童担任演出

歌物

* 朗咏

o 红叶

o 春过

* 催马乐

o 更衣

o 山城

现存曲调

* 壱越调,以D为基准音,相当于D大调

* 平调,以E为基准音,相当于E小调

* 双调,以G为基准音,相当于G大调

* 黄钟调,以A为基准音,相当于A小调

* 盘沙调,以B为基准音,相当于B小调

* 太食调,以E为基准音,相当于E大调

有名曲

* 越天乐

* 还城乐

* 五常乐

* 千秋乐

乐器

请参见日本雅乐乐器

* 管乐器:笙、筚篥、龙笛、高丽笛、神乐笛

* 弦乐器:琵琶(乐琵琶)、筝(乐筝)、和琴(倭琴)

* 打击乐器:太鼓(钓太鼓)、大太鼓、钲鼓、大钲鼓、羯鼓、三之鼓、笏拍子

各类乐曲所使用的乐器

* 管弦:笙、筚篥、龙笛、琵琶、筝、羯鼓、太鼓、钲鼓

* 左舞(唐乐):笙、筚篥、龙笛、羯鼓、大太鼓、大钲鼓

* 右舞(高丽乐):筚篥、高丽笛、大太鼓、大钲鼓、三之鼓

* 催马乐:笙、筚篥、龙笛、琵琶、筝、笏拍子

* 朗咏:笙、筚篥、龙笛

* 神乐歌:筚篥、神乐笛、和琴、笏拍子

* 久米歌:筚篥、龙笛、和琴、笏拍子

* 东游:筚篥、高丽笛、和琴、笏拍子

* 大歌:筚篥、龙笛、和琴、笏拍子

* 大和歌:筚篥、龙笛、和琴、笏拍子

* 诔歌:和琴

伶乐

早在明治时代,便开始参考正仓院残存的古物、以江户时代流传下来的工艺技术,进行箜篌、五弦琵琶等乐器的复原工作;虽然复原程度很高,却仅是作为工艺品的复元,弦的张力无法承受真正的演奏。到了昭和时期,才开始进行“以演奏为目的”的复原工作。近年来,日本的国立剧场计划尝试将废除的乐器与乐曲复原;曾经废除、消失的雅乐乐器与乐曲,经过近年的复原后,被总称为伶乐。复原的乐器包含箜篌、五弦琵琶、阮咸、排箫、尺八、竽、方响等。

* 请参见复原乐器

现代雅乐

* 新作雅乐:日本国立剧场委托国内外的作曲家以雅乐的编制创作现代新作品,并且实际演奏。民间团体也在做类似的创新尝试;尤其是武满彻所作的“秋庭歌一具”(1973年-1979年),已成为现代雅乐不可或缺的著名曲目。

* 采用雅乐乐器的现代音乐:尤指现代的古典音乐;雅乐乐器中又以笙的使用为最频繁。

* 以雅乐为创作概念的现代音乐:以西洋乐器的编制方式,以雅乐的音乐结构为概念所创作的作品。

* 爵士乐与流行音乐:利用雅乐的乐器与音色特质、用流行音乐的方式作曲演奏,借着传播媒体向社会大众介绍全新的雅乐,如筚篥演奏家东仪秀树。此外,有些爵士乐的表演会加入雅乐乐器共同演出。

该文章由作者:【薛定谔准尉】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