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世(汉语词语)

厌世,汉语词语,拼音是yàn shì,意思是消极悲观,不愿意再活下去。

也指对人类、人间的厌恶情绪。狭义上一般指不愿参与社会行动的重度症状,广义上也包含因社交关系引起的一些轻度的心理状态。可能由犯罪被害经历、虐待、不顺的社交等等引起。

释义

1、厌恶俗世,脱离尘嚣。

2、比喻去世、死亡。

3、出丑。

出处

唐·李玖《白衣叟途中吟》之二:“厌世逃名者,谁能答姓名?”

宋·陈亮《祭吕东莱文》:“岂其于无事之时,而已怀厌世之情。”

胡怀琛《为高吹万题寒隐图》诗:“幽人无俗怀,厌世每独往。”

老舍《黑白李》:“我决不会因为谈到宗教而想他有点厌世,或是精神上有什么大的变动。”

南朝·宋·颜延之《为湘州祭虞舜文》:“百龄厌世,万里陟方。”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高力士》:“方知上皇已厌世,力士北望,号泣呕血而卒。”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上》:“吾顷疾病且死,忽梦文殊大士谓吾曰:‘女未应厌世,后三年,震旦有大沙门,从女受道。’”

清·周亮工《祭王瑞芝太翁文》:“太翁厌世时,长公、季公依依在侧,哀礼备至。”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如此没用的老东西,也来厌世,死活缠人做甚么?”

《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南朝宋鲍照《白云》诗:“情高不恋俗,厌世乐寻仙。”

该文章由作者:【乐无异】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