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政策,是零售商业企业对所售商品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简称。指商品进入消费领域后,卖方对买方所购物品负责而采取的一种信用的保证的办法,对不是因用户使用、保管不当,而属于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故障提供该项服务。
基本内容
三包
换车/n
同一故障修理超过5次可换车,在三包有效期内(三包有效期为2年或5万公里以先到为准),如果汽车修理时间累计超过35天,或者同一个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修理累计超过5次,消费者可以换车。/n
退车/n
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以先到者为准),发动机换两次仍不正常可退车。/n
在三包有效期内,因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计进行了2次修理,严重安全性能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现新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或发动机、变速器累计更换2次后;或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前/后桥、车身的同一主要零件因其质量问题,累计更换2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消费者选择退货时,销售者应当负责退货。/n
如果家用汽车产品符合更换条件,销售者无同品牌同型号产品,也无不低于原车配置的产品向消费者更换的,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销售者应当负责退货。/n
修车超5天车主有权开备用车/n
在包修期内,家用汽车产品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凭三包凭证由修理者免费修理,其中包括工时费和材料费。
十不包
因不可抗力造成损坏的;/n
不能提供有效发票和三包凭证;/n
汽车用于出租或者其他营运目的的;/n
消费者所购汽车已被书面告知存在瑕疵的;/n
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自行处置不当而造成损坏的;/n
因消费者未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正确使用、维护、修理产品,而造成损坏的;/n
易损耗零部件超出其明示的质量保证期出现质量问题的;/n
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为生产公务等购买的汽车是不包括在汽车三包范围内;/n
使用说明书中明示不得改装、调整、拆卸,但消费者自行改装、调整、拆卸而造成损坏的。
消费维权三大难关
第一关:更换退货
在“汽车三包”中,因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计进行了2次修理,严重安全性能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现新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销售者负责更换或退货。/n
严重的定义是什么?安全故障如果不发生又怎么发现?在发生事故之后再谈更换或者退货是不是本末倒置。假如消费者购车后因各种原因未能充分使用车辆,30日内很难发现汽车的质量问题。因此,要考虑消费者的具体使用情况及目前有些城市对汽车行驶的一些规定,免费退车以实际公里数核算较为合理。/n
“汽车三包”规定“在整车三包有效期内,因产品质量问题修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35日;超过35日的,或者同一质量问题累计修理超过5次的”规定中,提出所谓累计修理超过5次的规定,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有冲突。
第二关:折旧费用
在即将实施的“汽车三包”规定中,还明确“按照本规定更换或者退货的,消费者应当支付因使用家用汽车产品所产生的合理使用补偿”。但专家认为因质量问题退换的汽车,不应收取“折旧费”或合理使用费。
第三关:质量鉴定
“汽车三包”中对于质量鉴定并没有更多的执行细则。在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未果的情况下,一般最终都要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鉴定。但在维权实践中,消费者或消费者组织都会遇到委托鉴定难及鉴定费用高的问题,而这类问题也恰恰是多年来解决汽车消费争议中的难点。
对汽车市场影响/n
“三包”效果很难立
“汽车三包”规定借鉴了其他产品的“三包”规定,如电子产品“三包”等,但汽车与其他产品相比,“三包”的难度要大得多。一方面,汽车涉及上万个零部件,非常复杂;另一方面,用户使用习惯和常行驶的路况等,都会直接影响汽车使用的寿命和质量。/n
经销商将面临提升服务水平压力
维修人员的配备、标准提升会带来人工成本的上升,维修储备件的资金成本压力也会增大。但“三包”给经销商带来的利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为达到“三包”要求,更多的消费者会回到经销商处进行维修保养,售后服务的业务量将很快提升。
进口车市场将发生明显变化
进口车周期较长,从生产到经销商手里需要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在修理、配件方面,对进口经销商来说困难很大。此外,本就面临上牌难的非中规车,在实施“三包”后,没有质保将是很大的问题。
汽车后市价格可能会上涨
“汽车三包”规定实施后,很有可能推高车价,因为厂家再推新车,定价的时候,就会把风险计算进去,毕竟汽车以后也会出现换货或者退货了,实行“汽车三包”政策后,势必产生工时费、维修费、折旧费等,经销商只是作为中间环节在售车,厂家不可能自掏腰包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即便今后汽车价格不会大幅度上涨,但是经销商也可能通过减少优惠等方式,将这部分费用摊到消费者身上。
该文章由作者:【苏格拉没有底】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