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人烹鱼(出自《孟子》的故事)

《孟子》中有一则《校人烹鱼》的故事:有人送一条活鱼给郑国的大夫子产,子产没有将鱼纳为私有,而是交给管理池塘的小官———校人,要他把鱼放养到池塘里。可是,校人把鱼拿走后,不是把鱼放入池塘,而是私下烹煮吃了,却向子产报告说,鱼放入池塘游了一会,便潜入深处不见了。子产听了非常满意。

原文

《孟子·万章上》:孟子曰:“否。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东汉·赵岐注:“圉圉,鱼在水羸劣之貌。”

译文

曾经有人送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派校人把鱼放到池里养。校人(却把)鱼煮了,复命说道: “开始放的时候,很疲倦的样子,一会就是欢快的样子,悠然地消失了。” 子产说:“到了该去的地方啊!到了该去的地方啊!”校人出来说道:“谁说子产聪明,我已经把鱼煮了吃了,(他却还)说:‘到了该去的地方啊!到了该去的地方啊!’” 所以说正人君子可以用合逻辑的方法欺骗他们,难以用不合逻辑的方法欺骗他们。

该文章由作者:【人文主义思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