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0-10-0418:45:34(北京时间),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交界(北纬25.50度,东经105.80度),发生(M)4.2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公里。
板块活动
板块构造活动导致地震频发
那么,近期接连不断的地震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很多市民担心近期地震频发真的是《2012》即将上演的信号。天津市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邵永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否定了这一疑问。“《2012》大片完全是一种猜想,它只是科幻片。而地震是跟洪水、火山、台风一样的一种自然现象。”对此,市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专家也认为:“民众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尤其是汶川大地震后,大家都变得特别敏感,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最近,包括‘山西地震谣言’在内的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其实就告诉我们,我国的地震知识普及工作还有待改进。”
邵永新说:“地震的发生其实与板块构造活动相关,它是由于板块间的相互运动而引起的,比如说这次台湾高雄的6.7级地震,就是与环太平洋活动带有关。”他说,大震的基本成因是板块的相互作用,地球从外到内由地壳、软流层、地幔、地核组成,板块作用的力源来自软流层的对流、洋中脊的推挤和板块的地幔的拖曳作用。
在解释地震多发原因的问题上,中国地震局新闻处马明对记者说:“就拿最近的智利8.8级地震来说吧,这次地震发生在纳斯卡板块和南美板块的交汇的消减带上,纳斯卡板块属主动盘,向下插入南美板块之下,相对挤压形成,是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造成,是海底扩张挤压造成的边缘地震。依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震源机制结果,这次智利8.8级地震为逆冲型地震,破裂面近南北方向,破裂过程为双侧破裂。”
马明说:“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对全球特大地震修订的结果,这次智利8.8级地震为1900年以来全球第5大地震。历史上最大地震也是处于智利,是1960年5月22日在智利发生的9.5级地震,位于这次8.8级地震的南部,两者距离约260千米。而这次智利8.8级地震位于智利中部地区。在此次8.8级地震之前,自1900年以来,智利中南部曾发生过4次7.8级以上地震。”马明向记者透露,“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在该区域的大地震与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明显。不少地震专家分析认为,这次智利8.8级地震不会影响我国大陆的地震活动。”
正常范围
那么,地球在一个月时间里频繁地发生地震正常吗?邵永新主任说:“对于我们来看,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地震和火山的情况很接近,就是会有起伏,有一段时间相对平静,有一段时间相对活跃,也许地震的次数有些偏高,但它并没有超出正常的范围,在最近这一段正是处于地球的活跃期。”
由于今年前两三个月的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是否可以预测今年全年的地震活动都较为多呢?邵主任向记者表述了他的观点:“也不一定,第一季度多,其它时间可能就会相对较少,因为从近100多年来,全球每年都会保持在18次左右7级以上的大地震,也就是我们专业说的年频次保持在18次左右。”
他说:“板块内部及边缘不断进行能量积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能量释放,能量释放的时候就会相对较活跃。所以地震活动水平也会因板块随受力(能量聚集)——撤力(能量耗散)而总体呈准周期的韵律变化特征。而在释放(能量耗散)的时候,释放地点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等三个地震带上,而大地震通常发生大型构造板块边缘,所以近期可以看出环太平洋地震带比较活跃。”
基本信息
基本情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2年09月07日11:19:40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5.7级地震,深度14千米。
灾情
据昭通市民政局报告,截至15时50分,地震造成彝良县、昭阳区和大关县等3个县(区)受灾,灾害造成70万余人受灾,43人死亡(彝良县42人,昭阳区1人),150余人受伤,紧急转移安置10余万人,房屋倒损2万余户。
救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凌晨1时10分许抵达灾情最严重的云南昭通市彝良县后,随即乘车实地察看灾情,到医院了解伤员救治情况,在居民安置点看望转移群众。凌晨4时40分,他在彝良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主持召开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温家宝在帐篷里听取了云南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工作汇报,就下一步工作从八个方面作出部署:
第一,要尽全力救人。救人是当前第一位的工作。由于地震发生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条件十分恶劣,搜救工作一定要抓紧。黄金72小时十分关键,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全力。今天白天要到达受灾的每一个村庄,不留一个盲点。
第二,尽最大努力救治伤员。彝良县的医院容量有限,要统一部署,分受伤轻重加以处理,有的可以转到省内其他地市医院救治,有的可以请相邻省份帮助。我们的目标是尽量减少伤亡,尽最大努力救治伤员。
第三,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要保证外出避险的群众每个人都有饭吃,有洁净的水喝,有病能治疗,尽量安置在安全的地方,能够避风遮雨。要做好消防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发生事故和传染病。
第四,尽快修复基础设施。交通是生命线,必须千方百计抢修打通道路,路通了,救援力量、物资、设备才能到达。电力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和医疗,要抓紧抢修,恢复正常。要加强水库监测,确保水库安全。
第五,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和次生灾害、地质灾害的预防。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次生灾害。对每一条沟、道路、村庄附近的岩层都要认真观察,严密防范。救援队伍的安全也应该放在第一位,争取做到救援人员不伤亡。
第六,做好群众工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要持续一段时间。帐篷的环境比较差,生活不方便,群众住久了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各种矛盾就容易凸显出来。我们一定要在加快妥善安置群众的同时,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所有的工作都要充分依靠群众。
第七,提前谋划灾后重建工作。震区既是少数民族地区,又是贫困地区,耕地少,土地也少,重建一定要做好规划。首先是保障安全,同时要合理布局,集约和节约用地,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灾后重建工作一定要发挥政府和群众两方面积极性。中央和地方政府对重建给予政策支持,受灾群众也要克服困难,出工出劳,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这些工作都需要强有力的组织、规划和领导。
第八,加强组织领导。当地要组成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中央有关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
应急知识
如何正确避震
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座城市处于瘫痪,大地震可使整个城市顷刻之间化为废墟。一旦发生了强烈地震,很难立刻得到救援。最有效的办法是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
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专家的研究表明:正确的避震方法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因此,在地震发生时候,人们是否掌握了地震常识,是否预先考虑准备了方案,采取什么样的行动,都可以大大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害。
一、要有正确避震的思想准备
要就近避震,因为地震到来的时候,会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在楼房教室里的人要跑出去是很难的,如果跳楼,将造成意外的伤亡。我们要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地震,有坚固支撑物的旁边就是安全的地方。我们要自我保护,因为我们身体最重要的部位是头和胸,可以用手抱着头、或者用书包护着头。同时要听指挥,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迅速的离开教室、建筑物,不能拥挤避免踩伤。要团结互助,年纪大的帮助年纪小的,照顾身体不好的同学、老人总之,我们要有就近避震、寻找安全地、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思想,才能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的生命。
二、根据避震的思想准备要求,可以制定正确的地震方法
如果在学校
1、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待地震过去,千万不能跳楼。
2、在老师的带领组织下,护头快速通过楼梯过道,千万不要慌乱拥挤。
3、避开高大建筑物和危险物、蹲下,不要乱跑。
如果在家里
1、迅速就近躲在低矮牢固的家具边(牢固的桌下或床下、开间小的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
2、迅速关闭煤气和电源。
3、快速冷静离开楼房。
遇特殊危险场所的避震
1、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2、造成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葡萄逆风前进。
3、工厂的毒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绕到逆风方向去,不要顺风跑。
三、地震发生时必须牢记几个方面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炕)上;
千万不要跳楼;
千万不要到阳台上去;
千万不要到窗边去;
千万不要呆在楼梯上;
千万不要乘电梯;
千万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去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该文章由作者:【飘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