尥蹶子(北方方言)

尥蹶子,拼音liào juě zi,北方方言,指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有时候说牲口不认真劳作;指对工作或从事的事情失去兴趣或者有抱怨后,直接不干了;小毛驴、小马等高兴的时候欢快地乱跑,以此形容人高兴的时候动作活跃欢快,比平时夸张。

尥蹶子(北方方言)

基本释义

【拼音】liào juě zi

【解释】马、骡等动物发怒时,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n

野生动物绝招

马尥蹶子,是马抗击敌害最厉害的绝招,曾有人计算过,一匹体格强健的马,尥蹶子所产生的冲击力,超过一千磅。国外有一位动物学家在非洲草原曾亲眼目睹这样一件事,一只雄狮追逐一匹斑马,当狮爪就要抓住马屁股的瞬间,那匹斑马突然尥了个蹶子,两只马蹄蹬在狮子下巴上,雄狮当场被踢晕过去,那匹斑马趁机逃之夭夭,十几分钟后,倒霉的雄狮苏醒过来,下巴开裂,无法嚼咬吞咽食物,数日后活活饿死。不仅马会,驴,斑马都会。

歇后语

蚂虾尥蹶子——小踢蹬。意思是“谁尥蹶子也踢不着谁”。

王八尥蹶子——没后劲儿。

该文章由作者:【张思聪】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