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楼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城三公里处,全村共6个自然村,总共3,170人。地处中原的文楼村民风很淳朴,但如今,它却被笼罩在艾滋病的阴影中。在文楼村3211名村民中,被检查出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就有678人,其中578人已经出现不同症状的并发症。文楼村最早被媒体公开艾滋疫情的村庄,也正因如此,由于贫穷靠卖血挣钱,造成血液交叉感染的国内艾滋病疫情爆发最早、疫情最重的村庄,近年来成了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艾滋病村”
20世纪90年代初,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血头”、“血霸”私自设点,非法偷采血浆;一些地方和血液制品企业擅自在河南设立单采血浆站点,违规操作,大量采集、收购原料血浆,造成艾滋病病毒在有偿献血人群中传播,其中有3000多人口的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是疫情较为严重的村庄之一。
文楼村30岁以上的村民大都卖过血,而相当部分村民得以幸免于难是因为他们卖血用的是“全采”。全采是将血液从人体内一次性输出,只要针头没有病毒也就没有危险了。村民感染艾滋病均是因为危险的“单采”。
每次单采都需要先从卖血者抽出800毫升满满两大袋的“全血”,经过离心机和净化室分离后,再将下层的400毫升红细胞回输,卖血者得到40元到50元,根据地点和时间的不同略有差别。
文楼村有近700人HIV检测呈阳性,其祸根主要就是不安全的单采造成的交叉感染。1995年前有偿献血员大约1,310人。在文楼村三千余名村民中,被检查出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就有678人,其中578人已经出现不同症状的并发症。
据调查,从1995年以来共死亡31人,其中经确证的艾滋病人死亡8人,初筛阳性死亡22人。全村70%的人家里有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
1999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教授桂希恩发现疫情,并上报中央,随后中央艾滋病防治工作组直接进驻文楼村——使之成为第一个被公之于众并和第一个可以接受艾滋病免费治疗的村落。
现状
疫情发现后,文楼村的艾滋病防治救助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救治、救助、帮扶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
2004年,全球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在文楼村启动。
2月18日,省委派驻9名省直机关干部进驻文楼村,协助当地建立和完善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救治、救助机制,督促当地完成国家提出的“四免一关怀”,即向艾滋病感染者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物、免费匿名检测、免费实行母婴阻断,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使孤寡老人得到照顾关怀。省里还拨出扶贫专款,为艾滋病村打井、修路、建学校,帮助群众发展经济,全力开展帮扶。如今各方面的情况都得到了改善。宽敞平整的柏油路,整齐漂亮的绿化带,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设施齐全的篮球场,新建的设施齐全的卫生院,这些都是文楼村的新景象。
截止2011年末,全村共有艾滋病感染者343人,其中现症病人331人,服抗病毒药人数270人。当地卫生部门从2001年12月开始对村里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救治,实行个人账户与大病统筹相结合,每人每月账户上能够得到300元的补贴,村卫生室139种抗机会性感染药品供应充足。村里建起了高标准的卫生室,配有11名专业医务人员。村民可以凭借艾滋病诊断卡来享受打针、吃药等免费的优惠。
这里和周边的村子并没有不同,但不少家庭因为艾滋病生活困难。10年来,村民逐渐对艾滋病防治有了正常的认识,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恐惧;但村民到外地打工时,却常常遭到冷遇。
该文章由作者:【李万姬】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