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CQJTU),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共建的一所交通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发起成员、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核心成员。
1951年,创建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管理,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并增列为博士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8月,学校有南岸、科学城、大坪三个校区,占地约3000亩,校舍建筑面积82万多平方米;设有19个学院(部),开办64个普通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名,教职工2180余人;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图书馆馆藏文献415.5万册(纸质文献210.8万册,电子图书204.7万册)。/n
历史沿革
1951年,为建设川藏公路急需,邓小平领导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重庆设立重庆交通大学的前身——西南交通专科学校;同年11月7日,西南交通专科学校正式成立。
1952年,西南交通专科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学校。
1953年,西南交通学校更名为重庆公路学校。
1954年,重庆公路学校更名为交通部西南公路学校。
1955年,交通部西南公路学校更名为交通部重庆公路工程学校。
1958年,交通部重庆公路工程学校更名为四川省重庆公路工程学校。
1960年8月,成都工学院土木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迁入四川省重庆公路工程学校,共同组建重庆交通学院。办学地点为重庆市南岸区七公里。
1971年,重庆交通学院并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1979年1月,交通部决定恢复重庆交通学院,并由交通部直接管理;同年5月,重庆航务工程学校与重庆交通学院合并。
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重庆交通学院增列为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6年,交通部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并入重庆交通学院。
1999年12月,重庆交通学校成建制划归学校。
2000年1月,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重庆市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0年12月,重庆市交通技工学校划归学校管理。
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重庆交通学院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
2011年7月,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一期工程建成;9月,学校入选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016年6月,学校成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
2017年3月,与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7月,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20年5月12日,与四川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学院(部)19个,开办本科专业64个。
院(部) | 专业名称 |
土木工程学院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安全工程、工程力学、测绘工程 |
河海学院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 |
交通运输学院 | 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管理 |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 |
船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 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应用化学 |
航空学院 | 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 |
经济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 | 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产权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翻译 |
人文学院 | 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旅游管理 |
艺术设计学院(马蒂亚斯国际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体育部 | —— |
国际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 |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20余人,高级职称770余人,拥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交通运输部“十百千人才工程”、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120余人次。聘有包括王光谦、郑皆连、孟凡超等特聘或兼职教授150余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杨胜发(2018年)等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喻文兵(2019年)
交通运输部“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凌天清(2003年)、王平义(2003年)
两江学者:陈洪凯(2013年)
巴渝学者:徐进(2019年)、梁波(2019年)、刘政(2019年)、赵林(2019年)、Tian-ChyiJimYeh(2019年)、黄宝山(2019年)、贾甫(2019年)、陆地(2019年)、郭增伟(2019年)、陈仁祥(2019年)、何亮(2019年)、陈坚(2019年)、李传强(2019年)、肖毅(2019年)、周博(2019年)、葛显龙(2019年)、苏洁(2019年)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0个、重庆市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2个、人工智能+学科群2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地理学、系统科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交通运输经济、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旅游管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风景园林、工程、工商管理、新闻与传播、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
重庆市一流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重庆市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人工智能+学科群:智能交通、智慧城市
学科评估
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新工科建设
2022年1月13日,入选重庆市高水平“四新”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新工科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重庆市特色专业9个、重庆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5个、特色学科专业群7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工程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旅游管理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交通运输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道路与桥梁实验教学中心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学、地质工程、工程力学、通信工程、测绘工程、航海技术、汽车服务工程、轮机工程、经济学、材料物理、英语、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广播电视学
重庆市特色专业: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水利水电工程
重庆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工程
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建筑学、地质工程、通信工程、物流管理
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土木建筑、水利水运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船舶工程、信息技术、物流与商贸
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水利水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材料实验教学中心、航海实验教学中心、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生成绩
2020年,学校学生获得全国性奖项457项,省部级奖项1337项,其中全国特等奖及一等奖34项、二等奖110项、三等奖191项,在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一等奖、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一等奖、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团体奖)一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特等奖提名奖(Finalist)等参加的A类高水平赛事由2018年的16项增加至18项,获奖数量由139项增加至194项。
教学成果
2020年,学校组织申报、获批省部级教改项目27项,其中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5项,包括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7项、一般项目17项,其中获批重庆市高等教育课程思政项目5项。申报教育部“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申报2项项目全部成功获批立项。组织开展了72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结题工作,其中通过验收项目59项,6项未通过验收,7项暂缓通过。/n
获奖项目 | 获奖级别 |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学生党员接待室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面向交通行业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市级工程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1个、市经委研究中心1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内河航道整治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山区桥梁结构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区道路建设与维护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水利水运工程重点实验室、山区道路结构与材料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交通运输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山区道路建设与维护技术重点实验室、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市级工程实验室: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工程实验室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航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高校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技术与设备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特种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城轨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市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市经委研究中心:重庆市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中
/n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863计划”、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19年科研合同经费2.52亿余元。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发明奖、茅以升科学技术最高奖——中国桥梁大奖等12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300余项。
主要科研成果 | 奖项 | 获奖时间 |
粉煤灰筑路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85年 |
邕宁邕江大桥SRC拱桥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98年 |
大跨径劲性骨架砼拱桥收缩、徐变非线性因素影响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8年 |
万县长江大桥特大桥(420米)钢筋砼拱桥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1年 |
三峡工程明渠导流及通航研究与运行实践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4年 |
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成套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9年 |
西部山区公路铁路泥石流减灾理论与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9年 |
公路在用桥梁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9年 |
山区拱桥建设与维护新技术研发及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1年 |
国家高等级航道网通航枢纽与船闸水力学创新研究及实践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2年 |
废轮胎修筑高性能沥青路面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6年 |
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关键技术及装备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6年 |
超500米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8年 |
公路桥梁检测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9年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1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415.5万册(其中印本文献210.8万册,电子图书204.7万册),年订报刊1000余种,购买了SCI、EI、Elservier、CNKI、万方、维普等中外文数据库47个。
学术期刊
《应用数学和力学》于1980年创办,是由重庆交通大学主管和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主要设有土木建筑、水利水工、道路桥梁、航海造船、航空航天、机械冶金、国防军工、防灾减灾、能源环保、生物化工等栏目。是被美国《工程索引》E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核心库(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收录。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是由重庆交通大学主管和主办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主要设有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港口航道·水利水电·资源环境、交通运输工程、车辆与机电工程等栏。学报被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并被美国《化学文摘社》(CAS)、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道路文献服务中心(CRDS)、公路科研信息(IRRD)书目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维普网、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PD)收录。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2000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2001年1月创刊,是由重庆交通大学主管和主办的综合性社科类学术刊物。学报主要设有经济纵横、文学探讨、外语专题、工程管理、高等教育等栏目。学报被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收录。/n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先后与30余个国家近百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中(国)波(兰)大学联盟,并一直担任轮值主席;学校在非洲贝宁和美国开办有2所孔子学院,拥有欧洲研究中心和贝宁研究中心等2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来华留学生规模约600人次/年。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先后与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合作举办了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泰国、斯里兰卡和贝宁等国高校和机构合作举办了3个境外办学项目。
举办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2012年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 重庆交通大学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 |
2013年 | 土木工程专业项目介绍 | 重庆交通大学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
/n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学校徽志是以秦汉篆体“交大”二字变形组合,图形底部“1951”为建校时间;外环上方为“重庆交通大学”中文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
学校徽章为印有学校徽志的圆形证章和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释义:1.以秦汉篆体“交大”二字变形组合,用对称均衡的形式美体现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以线条的交叉象征各学科专业的融合渗透,展示重庆交通大学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方向。
2.图形如多人排列,暗示“人人交大、交大人人”,又象征办学历史的代代传承。
3.箭状图形以向上的动感象征重庆交大的发展态势,如大鹏展翅,一飞冲天。
4.图形又如排列的雁阵,强调了纪律和团队意识。
5.图形还如一队划桨的水手,体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
6.图形还可看作一棵青松,枝繁叶茂,象征事业的兴旺发达。也包含赞美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园丁精神。
7.在图形的底部,以“1951”构成平台,以适应视觉的平衡、稳定,也暗寓多年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发展平台。
8.在图形的外围饰以圆形环,上书“重庆交通大学”校名标准字体和英文全称,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同时与国际接轨。
9.图形内涵丰富,形式简洁,可铺垫多种底色以及阴、阳文交替,易于识别,方便制作,尤其适用于VI系统制作的要求。/n
校旗
学校校旗为标准色长方形旗帜,底色为蓝色,中央印有白色学校徽志和中英文校名。
精神文化
校训
明德行远、交通天下
释义:“明德行远,交通天下”,除含义厚重、寓义深远、意旨宏阔外,还体现了学校的历史沉淀,又彰显了学校的行业特色,更反映了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路向。
唯明德日新方能行远;唯研学不休、实干不懈、行远不息方能交通天下!
“明德”既是儒家的理想境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又是学校办学育人的一贯目标,更是师生员工治学为人的根本要求。“行远”指交通人的特质和使命,寓意重庆交大人一直在路上,大道行思、研学日新,学无止境、行远不息,而成交通天下! “交通”指学校立足“交通”,却不囿于“交通”,是多学科交融、理实并重、文理会通T商经法融通、官产学研贯通之多科性大学。又寓学校高扬交通天下之办学理想,秉持达观世界未来之视野,交融古今中外之文明,感通天地社会之灵气,会通文理工商经法之学,启迪人才智慧之光,辉映学术创新之华,以“交通”之名而彰“大学之道”!“天下”指学校立足交通、扎根西部,建设重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放眼未来的责任担当和办学理想!
对学校而言,要高扬交通天下的办学理想,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坚持立德树人、求实创新,坚持立足交通、促进学科交融并进、注重研学文理会通,取“交通”之实而成“大学”之势,以“交通”之名而彰“大学之道”,不断开创学校发展的美好未来;
对学校管理服务人员而言,要以甘当路石的奉献情怀,明德笃行、实干进取,肩负学校发展重任,落实学校发展战略,努力营造学术创新、教书育人美好氛围;
对教师而言,要以桃李天下的博大情怀,德高仁爱,学行示范,传承文化之脉,启迪智慧之光,创新学术之华,做追求真理、培育真人的导师;
对学生而言,要有交通天下的人生追求,明德修身、学行并进,理实交融、文理会通,求真创新、自强不息,成有为社会之栋梁。
总之,“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将引领和激励全体重庆交大人:传承中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崇高追求,秉承明德老校长“立德树人”之建校宗旨,肩负党和国家“立德树人”之教育重任:高擎交通天下之办学理想,立足交通、扎根西部,建设重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放眼未来,研学日新、行远不息,为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校风
严谨求实、团结进取
办学传统
甘当路石、进无止境
奋斗精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校歌
学校校歌为《重庆交通大学校歌》。
巴山麓,渝水旁,启程川藏路,艰苦奋斗永不忘。 勤研学,工技强,立志在四方,交通天下大道广。 甘为铺路石,明德行远做栋梁! 甘为铺路石,兴我华夏铸辉煌! |
社团文化
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展了群英会、表情包大赛、英语角活动、“厨神变形记”居家劳动实践活动、大学生创业节等活动。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名单 |
党委书记 | 李天安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唐伯明 |
党委副书记 | 郑旭煦 |
副校长 | 易志坚、王平义、张尚毅、赵明阶、黄承锋、周建庭 |
纪委书记 | 宋飞 |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邱先忠 | 党支部书记 | 1951.11—1953.3 |
邓开祥 | 党总支书记 | 1953.3—1962.10 |
重庆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 | 1962.10—1963.04 | |
郭一 | 重庆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 1963.04—1965.10 |
邓开祥 | 重庆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 1971.09—1979.09 |
1972.1—1979.1学校并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 ||
陶中哲 | 重庆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党政工作) | 1979.09—1980.10 |
张献廷 | 重庆交通学院党委书记 | 1980.10—1983.12 |
方镛 | 重庆交通学院党委书记 | 1983.12—1988.07 |
王开达 | 重庆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 1988.07—1989.12 |
张治澄 | 重庆交通学院党委书记 | 1989.12—1991.03 |
王开达 | 重庆交通学院党委书记 | 1991.03—1997.03 |
刘伦 | 重庆交通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 1997.03—2014.01 |
陈流汀 |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 2014.01—2017.04 |
参考资料
知名校友
截至2021年3月,学校累计培养各类各层次人才15万余名。
刘晓峰 | 郑皆连 | 孟凡超 | 周建庭 | 何川 |
汪洋 |
该文章由作者:【柯浩然】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