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兆(汉语词语)

预兆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ù zhào,基本解释为事情发生前显露出来的迹象,预感到的或即将出现的迹象。

词语解释

预兆:事情发生前所显示出来的迹象。近义词:前兆、先兆、征候、征兆

引证解释

引《陈书·毛喜传》:“臣实非智者,安敢预兆未然。”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陈演祖》:“后有司送匾其家,前梦始验,不知此事何急而预兆於五十年前。”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在康奈尔校园里》:“他心里就乱成一团麻。因为今天的热烈正预兆着明天的冷清。”

引《水浒传》第九八回:“李逵的梦,神人已有预兆。”

清,昭槤《啸亭杂录·癸酉之变》:“会辛未秋,彗星出西北方,钦天监又奏改癸酉闰八月於次春二月,诸贼乃以为预兆。”

出自江苏省小学五年级上学期24课《大自然的文字》:“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

出自初一上册语文书第十八课《看云识天气》中“经验告诉我们: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引《宋史·卷四八三·列国世家六·荆南高保融传》:「保勗在保抱,从诲独钟爱,故或盛怒,见之必释然而笑,荆人目为『万事休』。及保勗之立,藩政离弱,卒裁数月遂失国,亦预兆也。」

相关信息

地震前的预兆:

地震是地壳运动中岩层受力产生的突然破裂,岩层从受力到魄力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当岩层所受到的力超过极限时,地壳就会发生变形。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岩石的物理性质因破裂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地下水、气体及地球磁场都会发生明显变化,这样就引起了地下水、电磁场和动物行为的异常。所以,大地震发生前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就是地震前兆,要注意观察、引起重视。

1、地下水异常。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断流。歌谣这样写道: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由于动物感觉器官特别灵敏,所以被人们称为一部监测地震的“活仪器”。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歌谣这样写道: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该文章由作者:【狛枝凪斗】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