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原沙市三中)创办于1941年11月,多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弘扬以“上善若水”为内核的习坎精神,赢得了诸多荣誉。
原名为“湖北省立第四高级中学”,后随历史的变迁,校名多次变更,先后用名“湖北省立松滋中学”、“湖北省立江陵高级中学”、“湖北省立沙市中学”、“沙市市立中学”、“湖北省沙市中学”和“湖北省沙市市第三中学”,1999年9月1日又恢复校名为“湖北省沙市中学”。
学校简介
学校座落于荆州市沙市区。校园占地面积4.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4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1.7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1%。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拥有教学楼、实验楼、电教馆、行政楼、教师办公楼、现代化的人工草坪塑胶跑道运动场及综合性体育馆等教育教学设施。
图书馆藏书14万多册,实验仪器和电教设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由计算机、网络技术设备和软件等构成的学校计算机校园网已投入使用,并与因特网相连,各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三十二间教室配备了投影仪、实物展示台、电脑等全套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基本实现了教学、办公数字化;学校还被确定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络教材实验学校”、“北京首信华元科技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
学校为完全高中,有学生3200多人,正式教职工210人,其中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10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4人,“湖北省劳动模范”2人,“湖北省优秀德育工作者”3人,4人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跨世纪学术和学科带头人”,1人被确定为“湖北省科研兴教学术带头人”。
荆州市“明星教师”、“骨干教师”69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市“教育专家”1人。教师中共有近200人次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教育学会。三年间学校教师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上交流或发表论文达200余篇。
教学质量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改革。建立了“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和学校课程为一体的新课程结构体系”。1985年至2002年,在全国高中数、理、化、生竞赛中,沙市中学共有815人次获全国一、二、三等奖。1993年学生张俊安荣获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第一名,吴强同学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智力竞赛银牌。
林凌同学、方文雯同学和朱芸慧同学分别获得全国数学决赛、生物决赛和物理决赛银牌。1996年以来,高考成绩在全市一直位居同类学校前列。
沙市中学的体育工作屡结硕果:1975年、1979年连续两届被授予“全国运动会群体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1987年两次被国家教委定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1989年被评为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四次荣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称号;1990年被授予“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1年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对外交流
由于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参与的国际教育交流也日益增多。1993年至1995年,学校有三位领导分别到新加坡和日本进行了学术访问;1993年至2005年,学校接待了来自日本、爱尔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新西兰等国的参观访问团和友人;1996年学校被邀请参加中美学校伙伴联结活动,开展国际学术研讨。
1997-2001年,学校先后邀请了美国70名英语教师来校成功的举办了7次“中国英语夏令营”活动;2002年10月,学校与新西兰南坎特伯雷地区蒂玛鲁市男子高中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双方将互派师生进行交流。此外,学校还常年聘有外籍教师任教。
国际部
湖北省沙市中学国际部是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通过对国外教育市场的充分调研,并与加拿大国教育机构达成在荆州创办合作教学的基础上成立的。沙市中学是荆州市内唯一一家取得国际部办学资格的高中学校。
培养目标:在保持中国特色基础教育性质的前提下广泛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进先进的教育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实用型、外向型、复合型的具有国际背景的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
出国深造途径:学生修满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二年并达到加拿大高中要求后,可申请到加拿大读高中,取得阿尔伯特省高中毕业证;学生也可以在国内完成三年高中学习后,申请到加拿大进行大学基础课程培训,取得阿尔伯特省高中毕业证。
取得加拿大高中毕业文凭以后,可以保证进入加拿大大学就读,也可以通过规定的测试后,申请到美国大学就读。学生也可以通过沙市中学国际部申请赴法国、芬兰、英国、瑞典、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留学。
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习坎”精神
校训:礼、信、勤、朴
校风:勤奋,守纪,活泼,创新
学风:尊师,好学,多思,求真
教风:敬业,爱岗,严谨,务实
干部作风:联系群众,体察校情,团结互补,求真务实
办学宗旨: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的中国人。
办学目标:家长满意的校风,社会倾慕的质量,科学有序的管理,美丽如画的校园
育人目标: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性特长;人格加能力,人脑加电脑
社会承诺: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
发展目标:坚持“三个面向”,全面启动学校建设的现代化工程,创国家级示范高中
学校荣誉
1953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中学,以后一直是湖北省重点中学
1960年出席全国第一次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群英会)
1979年出席第二次群英会并荣获“国务院嘉奖令”
1983年被授予“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称号
1986年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1993年4月被湖北省政府、省教委授予“湖北省普通中学示范学校”称号
2001年被授予“湖北省科研示范学校”称号,并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教育科研五十强”学校
2002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中小学“名校六百家”之一
2007年被第29届奥委会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2007年5月当选为“中国百强中学”
2007年,还作为全国前20强中唯一在地级市办学的中学荣登“中国中学高考状元”榜。
7次被授予“湖北省文明单位”称号
校友风采
石仲泉——著名党史研究专家,1956届校友
樊明文——武汉大学医学院院长,著名口腔医学家,1958届校友
张俊安——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获得者
吕忠林——美国实验心理学会最年轻会员,“早期研究生涯奖”百年来首位华人得主
吕忠梅——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1980届校友
朱晶婷——著名青年歌手,1995届校友
梦鸽——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
陈和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
袁泉——著名演员
侯学源——原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1951届校友
官春云——中国油菜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届校友
叶声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1952届校友
樊明武——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1960届校友
王明庥——原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52届校友
该文章由作者:【理学硕士】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