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又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航天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始建于1956年,于2004年正式成立。
主要从事飞行器空气动力综合技术研究,开发研制各种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平台和发展气动性能预测方法,具备功能强大的CFD模拟能力;拥有技术先进、配套齐全的低速、亚跨超、高超声速风洞、电弧加热器和电弧风洞等专用试验设备22座以及与之配套的先进的测控系统,在总体规模上具备足够的能力满足飞行器空气动力学和气动热力学地面模拟试验的基本需求;开展地效飞行器与微型飞行器为代表的特种飞行器研制,具备总体设计和总体装配能力;在风洞设计与建设、工业空气动力学以及空气动力学在非航空航天其它专业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开发能力。
概括
自创建之初,便一直从事航空航天飞行器研制所需的大量气动力/热研究工作,成功突破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和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中的关键技术。
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6年成为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03年被批准建立力学学科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后研究流动站;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力学一级学科工学博士授予单位。
2004年建院以来,已完成由单一气动试验研究为主向以空气动力及相关技术为核心的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型,形成了以空气动力学、特种飞行器、航天技术应用为三大主业及其相关领域协调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业务范围涵盖飞行器空气动力综合技术研究、空气动力技术应用与试验、空气动力相关设备设计制造、特种飞行器总体设计与制造、环保工程应用、测控及传感器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开发了各种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平台和气动性能预测方法,拥有技术先进、配套齐全的低速、亚跨超、高超声速风洞、电弧加热器和电弧风洞等专用试验设备三十座以及与之配套的先进的测控系统;
已形成覆盖低、中、高空和临近空间相结合,低、高、超声速兼备,大、中、小型相匹配的无人机产品型谱;
承担、参与各类导弹、运载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深空探测器等航天飞行器及各类航空飞行器的研制工作,是“中国载人航天功勋单位”和“探月工程突出贡献单位”,共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类奖项300余项,国家发明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获50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为航天、航空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部门
研究所
空气动力理论与应用研究所(第一研究所)、空气动力实验与工程应用研究所(第二研究所)、风洞工程技术研究所(第三研究所)、技术基础研究所(第四研究所)/n/n
设计部
特种飞行器总体技术设计部(十一部)/n/n
科技公司
航天神舟飞行器有限公司、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易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技术方向
1、飞行器气动综合技术
2、空气动力实验技术
3、测控技术
4、无人机
5、环保工程
6、风洞工程
其中,测控技术事业部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应变计、传感器设计、研究、生产单位,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该技术来源于风洞空气动力实验用六分量传感器,在过去50年历程中,一直服务于航天等军工型号研制和武器配套,多次因圆满完成任务而受到上级的嘉奖,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我们的贡献。
技术力量
现有科研人员一千五百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达300人,国家级和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0名,中科院院士2名,有40多名科技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院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现有在职员工近千人,各类专业技术干部占60%,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达二百多人,国家级和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十余名,中科院院士两名。有四十余名科技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特别是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员已在科研生产实践中迅速锻炼成长为技术骨干、学术带头人和重大项目的领军人物。
该文章由作者:【嘿我真的好想你】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