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汉语汉字)

房,汉语一级字,读作fáng。最早见于战国文字(篆文)。本义指正室左右的屋子;泛指住人或放东西的建筑物;引申为形状像房的东西,还可指官署单位名;又作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四宿,有星四颗。

房(汉语汉字)

字源演变

房,形声字。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旁边。房,篆文(图2)=(户,屋子)+(方,旁侧),表示正屋的两旁。《说文》:“房,室在旁也。从户,方声。”本义指正室左右的屋子。古代妻住室,妾住房。《书·顾命》:“胤之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泛指住人或放东西的建筑物。《庄子·知北游》:“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引申为形状像房的东西。家族的不同分支有不同的住所,房又指家族的分支。还可指官署单位名。《北史·柳庆传》:“君职典文房,宜制此表。”又作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四宿,有星四颗。

现代释义

基本解释

房fáng(ㄈㄤˊ)

⒈住人或放东西的建筑物:房屋。房产。房舍。房租。库房。楼房。书房。

⒉结构和作用类似房子的东西:蜂房。莲房。心房。

⒊量词:两房儿媳。

⒋家族的一支:大房。长(zhǎng)房。

⒌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⒍姓。

详细解释

房 fáng

〈名〉

(1)(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2)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side room]

房,室在傍者也。——《说文》

房,室旁夹室也。——《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

记宰夫宴出自东房。——《仪礼·乡食礼》

在东房。——《书·顾命》

郤子登,妇人笑于房。——《左传·宣公十七年》

(3)又如:厢房(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房植(房室四角的柱);房奥(房室之深处)

(4)泛指房屋[building;house]

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庄子·知北游》

(5)又如:库房(储存财物的房屋);住房;私房;房宇(屋宇,房子)

(6)房间[room]

店主王公迎接了,慌忙指派房头,堆放行旅。——《古今说》

(7)又如:房卧(卧房;嫁妆);房头(房间);房户(房间门窗)

(8)官署及办公处所[government organ]。如:房科(旧时官衙里的下级办事人员);房省(宫室,官署)。又指明清乡、会试分房阅卷处所。亦指分房阅卷的同考官。如:房书(八股文的选集,所选的是进士的文章);房考(亦称“房官”。明清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房差(房考官的差使)

(9)祠堂;庙宇[temple]。如:房祀(祠堂,庙宇);房庙(祠堂、庙宇)

(10)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house-like structure]

蜂房不容鹄卵。——《淮南子·泛论》

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

(11)又如:心房;蛎房

(12)房族及其宗支的单位[branch of a family]

我有个房分兄弟,行三,人都叫他潘三爷。——《儒林外史》

(13)房族,近支宗亲。如:房亲(指家族近支宗亲);房分(家族的分支);房长(家族内各房的掌管人);房分兄弟(同宗而非嫡亲的堂房弟弟)

(14)宗族分支单位。如:房头;左房;次房

(15)妻室[wife]

本房的丫環忙捧上茶子。——《红楼梦》

(16)又如:正房;偏房;填房;房内(妻子);房老(僧之妻)

(17)从事某种职业的人[name of office or service]。如:茶房;门房;账房;房牙子(以说合房产买卖或租赁为职业的人)

(18)铺子或商店[shop]。如:药房

(19)箭袋,箭筒[arrow bag]。如:房箙(盛箭之器)

(20)俎,祭器[sacrificial vessel]

神来饷,房俎陈。——《清史稿》

(2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四宿,有星四颗[a kind of star]。如:房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苍龙七宿之第四宿);房星(星宿名。即房宿。古时以之象征天马);房心(二十作宿中房宿和心宿的并称);房驷(即房宿);房灵(房星之神,房星)

(22)姓

词性变化

房 fáng

〈量〉

(1)用于植物的果实等物,相当于“串”、“个”[string]

今有马乳蒲萄,一房长二尺余。——唐·封演《封氏闻见记》

(2)用于妻妾,相当于“个”[one]

只我家相公要讨一房侧室。——《古今小说》

常用词组

房产、房东、房基、房改、房间、房客、房契、房山、房事、房室、房屋、房下、房租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室在㫄也。从户方声。

说文解字注

室在旁也。

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引申之俎亦有房。

从户。

焦氏循曰。房必有户以?於堂。又必有户以?於东夹西夹。又必有户以?於北堂。

方声。

符方切。十部。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符方切,音防。《说文》:室在旁也。

又东南宿名。《尔雅·释天》:天驷房也。《礼·月令》:十月日在房。《尙书运期授》:所谓房四表之道。

又州名。春秋时房渚,秦为房陵郡,唐武德时改为房州。

又姓。舜封尧子为房邑侯,子陵以父封为氏。

又俎名。《诗·鲁颂》:籩豆大房。注:半体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箭室也。《左传·宣十二年》:知庄子每射抽矢菆,纳诸㕑子之房。

又《广韵》步光切。《集韵》《韵会》《正韵》:蒲光切,?音傍。《广韵》:阿房,秦宫名。

又《韵补》:叶符风切,音冯。《道藏·中岳仙人謌》:徘徊元岳顚,翻焉御飞龙。齐腾八紘外,翺翔阊阖房。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头

小韵

声符

反切

声母

韵母

韵目

韵部

拟音

声调

上古音系

baːŋ

baŋ

广韵

符方

步光

阳合

唐开

平声

平声

蒙古字韵

baŋ

vaŋ

平声

平声

中原音韵

江阳开

江阳开

江阳

江阳

阳平

阳平

洪武正韵

符方

蒲光

十七阳

十七阳

平声

平声

分韵撮要

第十刚讲降角

阳平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i̯waŋ

先秦

王力系统

b

ǐwaŋ

先秦

董同龢系统

juaŋ

先秦

周法高系统

b

jwaŋ

先秦

李方桂系统

b

jang

两汉

西汉

两汉

东汉

jang

j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阳唐

jwɑ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齐

阳唐

jɑŋ

南北朝

齐梁陈北周隋

阳唐

jwɑŋ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i̯waŋ

隋唐

拟音/王力系统

b

ǐwaŋ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统

juɑŋ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统

b

iɑŋ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统

b

jang

隋唐

拟音/陈新雄系统

bvʰ

ǐuɑŋ

该文章由作者:【像素种子】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