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传媒学院(Wuhan University of Communication)是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湖北省“转型发展”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学院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2007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武汉传媒学院。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两个校区,实际占地面积1050.7亩,建筑总面积31.4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67.59万元;下设7个学院,共开设31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有专任教师500余名,在校生近万人。
历史沿革
•/t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
2004年6月,教育部批准成立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
•/t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2007年3月26日,教育部批准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5月27日,“湖北电视影视频道《大家玩DV》栏目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工作站”在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揭牌成立。
2008年1月16日,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动画学院正式成立。
2013年2月,学校原动画学院、艺术设计系、表演系、传媒工程系、管理系、英语系等6个院系正式更名,其中5个系撤系建院。
•/t武汉传媒学院
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拟批准设置武汉传媒学院。 4月21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转设为武汉传媒学院。10月17日,学校与多伦多电影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2017年9月,学校被认定为第二批“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
2019年3月28日,武汉传媒学院当选为全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同年6月,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中心验收,被确立为第三批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中心。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7个学院,共有31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涉及文、管、工、艺等多个学科门类。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层次 |
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专科 |
网络与新媒体 | 本科 | |
广告学 | 本科 | |
传播学 | 本科 | |
广播电视学 | 本科 | |
融合媒体基地班(特色实验班) | 本科 | |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本科 |
播音与主持 | 专科 | |
电影与电视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 | 本科 |
表演 | 本科 | |
影视摄影与制作 | 本科 | |
戏剧影视导演 | 本科 | |
戏剧影视文学 | 本科 | |
影视编导 | 专科 | |
戏剧影视表演 | 专科 | |
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本科 |
摄影 | 本科 | |
环境设计 | 本科 | |
数字媒体艺术 | 本科 | |
动画 | 本科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本科 | |
影视动画 | 专科 | |
人文与艺术学院 | 音乐表演 | 本科 |
音乐学 | 本科 | |
舞蹈学 | 本科 |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
商务英语 | 本科 | |
英语 | 本科 | |
传媒技术学院 | 广播电视工程 | 本科 |
软件工程 | 本科 | |
软件工程(云计算特色班) | 本科 |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 |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
文化管理学院 | 文化产业管理 | 本科 |
电子商务 | 本科 |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本科 | |
电子商务 | 专科 |
学科建设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
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
“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戏剧与影视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共有教职工629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401人,外聘教师192人,折合专任教师数564人,生师比19.73:1。自有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124人,占比30.9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295人,占比73.57%;“双师型”教师68人。外聘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84人,占比43.7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20人,占比62.50%。
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苏娴
“2020年度课程改革优秀教师奖”:金琛
教学建设
•/t质量工程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个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3个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2门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湖北省精品课程,3个湖北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1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2个):广播电视编导、表演
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3个):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
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室内设计原理、即兴口语表达
湖北省精品课程(2门):电视节目主持艺术、电视采访
湖北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动画、广播电视学、表演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1个):动画
•/t教学成果
2019-2020学年,学校学生获省部级奖项83项,国家级奖项91项;其中学生获专业比赛国家级奖项57项,省部级奖项70项。学生创作、表演的代表性作品有3部;学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获批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省级教改项目。2021年,电影与电视学院瞿文妍副教授团队在首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面向软件工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省级教改项目:《SPOC和项目制混合教学模式在影视创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博雅理念与“互联网+“的碰撞背景下高校艺术通识课教学的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承担着数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武汉传媒学院 2018 年省部级以上教研科研课题立项情况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类别 | 负责人 | 立项编号 | 立项年 |
1 |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体育社团创新模式研究 |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 | 芦艺 | B2018389 | 2018 |
2 | 融媒体环境下的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 | 尹霁佳 | B2018390 | 2018 |
3 | 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 | 孙佩娟 | B2018391 | 2018 |
4 | 基于移动端的在校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体系的搭建 |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 | 李兴莹 | B2018392 | 2018 |
5 | 民办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教育模式创新 与实践研究 |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 谢丁 | 2018GB088 | 2018 |
武汉传媒学院 2020 年省部级以上教研科研课题立项情况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类别 | 负责人 | 立项编号 | 立项年度 |
1 | 语言腐蚀视域下儿童英文绘本亲自阅读策略研究 |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邓欢 | 2020GB095 | 2020年 |
2 | 数字中国背景下湖北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与保护模式研究 | 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杨竹音 | 20G120 | 2020年 |
武汉传媒学院 2019 年省部级以上教研科研课题立项情况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类别 | 负责人 | 立项编号 | 立项年度 |
1 | “互联网+”时代“微课+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下的三维影视后期特效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 | 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方慧 | 19G115 | 2019 |
2 | 湖北“红色文化”融入艺术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李玉林 | 19G116 | 2019 |
3 | 导师制背景下影视艺术类专业本科毕业创作主流价值取向与多元化创作融合策略研究 |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 瞿文妍 | 2019GB097 | 2019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武汉传媒学院图书馆馆藏实体文献总量10595万册,生均纸质图书952册,新增纸质图书48975册,电子期刊68401册,学位论文2125741册,音视频资料104685小时,内容覆盖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学校购买了中国知网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等数据库。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5月,学校与中国青年网建立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武汉传媒学院通讯站,与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传神•传媒学院影视翻译工作室,电影与电视学院与5号车间建立“电影与电视学院学生党员服务站”,与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省广播电视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在内的118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
文化传统
文化标识
校徽
校徽分盾形徽和圆形徽两种,采用“武传绿”作为主色调,象征希望、生机和传承,整体呈现楚文化传统纹饰,是武汉地域特征与文化性的体现,象征文化传承。盾形徽成盾牌形状,中间部分是一个类似于书本的图案,象征教育事业、知识传播。翻开的书本像一扇门、又像一对翅膀,体现学校包容并蓄,文化交流,寓意学校与莘莘学子一同翱翔。书本内侧的字母“i”是一个小人,象征人与人的合作与平等、教育的公平与分享,同时“i”也是一个话筒,寓意传播与发声,代表传媒特色。图案下侧校名简写字母“WHUC”加了两条长短不一的下划线,寓意学校将不断攀登,稳步发展。
精神文化
•/t校训
博雅 崇实 弘志 拓新
•/t办学方针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质量立校 特色兴校
•/t办学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育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建设为保障、以管理出效率、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促发展。
•/t教育理念
人本 博雅 创新
现任领导
职位 | 名单 |
党委书记 | 郭新力 |
常务副校长 | 宗微 |
副校长 | 胡学知 |
该文章由作者:【塔罗科】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