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洲是深圳最大的几个城中村之一,它拥有几乎深圳市区最集中最大规模的农民房,绝大部分从外地来深圳的人都有过一段或长或短的在白石洲生活的记忆。白石洲,它不仅因为出租屋众多、住房相对便宜而闻名,还因为它的地段特殊,它位于深南大道边,在它的外面主干道深南大道交通四通八达,还有华侨城高档社区与之比邻而居。
城中村
华侨城集团下的世界之窗、欢乐谷标志性建筑物在白石洲拥挤的民房窗户里看来,总是似乎带有一些召唤的意味。白石洲的进口处,深圳湾畔的8栋高档楼盘气派地挺立,每天,每个时刻,都有从白石洲里走出来的人在楼盘下带有喷泉的广场上坐着,也许在等人,也许在感受近在咫尺的城市的繁华。每天早上8点半,从白石洲里走出的白领,衣着光鲜,神色自信,有的在附近的科技园上班,有的上班甚至还要转车。白石洲,一个容纳形形色色人的地方,就这样走进了我们这期《深圳地理》中。
由自然村组成
白石洲,并不属于城中村的概念。最早是由几个自然村组成的,村民主要靠出海打鱼、养蚝、种地为主。原来这里建了一个沙河华侨农场,村民都转为农场职工。农场在后来一分为二,成立了华侨城集团公司和沙河实业集团公司。人们之所以一直误认白石洲是农村城市化后的城中村,是由于长期以来这两大企业政企不分,企业办社会。1999年后沙河集团逐步将一些社会管理职能归还政府,由于无论是人力还是资金投入都大大减少了,造成白石洲的城市环境和治安环境比华侨城要差得多。白石洲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复杂的多元化的面貌。
交通方便
在白石洲入口处的丽日百货前面,有一个省内长途汽车站,规模比较小,但也很方便,去广州的大巴车每隔15分钟就会从这里开出一班。很多人就是这样从外地来到这里,就因为贪图方便,被白石洲抓入了怀抱,直到对深圳熟悉,或者有能力选择更好的生活条件时,才如会走路的孩子一样离开了这个包罗万象的小社会。
白石洲站共有38路公共汽车经过。这里是南山,交通的便利让它轻而易举地连接到了福田、罗湖、蛇口等各个区域。
每天早上8点半左右,白石洲的出口处就像放学时拉开的校门,那么多人匆匆忙忙走出来,有的去附近的科技园等单位上班,有的赶搭公共汽车。这种向外延伸的磅礴的人流仿佛汇聚成了一股城市的力量,谁能想象得到这股力量渗透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后会产生什么样的能量呢?
服务业发展快
白石洲是一个容易让人陷进来的地方。它包容着形形色色的人,而为这形形色色的人服务的各种店铺也档次参差,生活在里面就像一个小社会,什么东西都自给自足。深圳的主流生活在白石洲的外头,里面的人有的压根就没有这样的梦想,只想赚点钱早日回老家。有的抬头向外张望,有的每天穿梭于深圳的优雅写字楼和白石洲不见阳光的出租屋里。
从这里走出去,不难,从这里走到深圳最漂亮的公园和最豪华的住宅也不远,只是,走出去的不仅是一双脚,还有能真正融入深圳主流生活的机遇和能力。
交通线路
地铁
经过 白石洲 的线路: 一号线
运营时间:06:30-23:00 票价:上车2元,全程9元
往程:罗湖-国贸-老街-大剧院- 科学馆-华强路-岗厦- 会展中心- 购物公园-香蜜湖-车公庙-竹子林- 侨城东-华侨城-世界之窗-白石洲- 高新园-深大-桃园-大新-鲤鱼门-前海湾-新安-宝安中心-宝体-坪洲-西乡-固戍-后瑞-机场东
返程:机场东-后瑞-固戍-西乡-坪洲-宝体-宝安中心-新安-前海湾-鲤鱼门-大新-桃园-深大 –
高新园 – 白石洲 – 世界之窗 – 华侨城 – 侨城东 – 竹子林 – 车公庙 – 香蜜湖 – 购物公园 – 会展中心 – 岗厦 – 华强路
– 科学馆 – 大剧院 – 老街 – 国贸 – 罗湖
公交
1号线(罗宝线)观光线(观光1线)N1路N4路海滨线(观光4线)N5路高峰快巴6N11路高峰专线1221路26路42路43路54路54路区间66
路70路72路79路90路101路109路113路121路123路204路209路M222路223路234路M239路245路301路311路
320路324路327路328路329路338路369路M372路383路M388路392路B610路B681路B683路
著名景观
白石洲是一个让人遗憾的历史的产品。著名的华侨城一带既有大型的让人向往的主题公园,又有号称最佳人居的高档住宅。而这些都与白石洲毗邻。它们原本是一母生的两兄弟,却殊途不同归,华侨城成了深圳面孔的代名词,而白石洲几乎被划归到了人人敏感头疼的“城中村”一类。虽然,白石洲并不属于城中村这个概念。
沙河华侨农场
1959年白石洲及附近一带建立起了沙河华侨农场,占地约12·5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中期沙河华侨农场东部近5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了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和经济开发区,这就是后来的华侨城集团公司。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分割后的沙河华侨农场成了沙河实业集团公司。长期以来沙河片区两大企业由于政企不分,企业办社会,弄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白石洲一带就是这样得不到好的营养来成长,变成了与兄弟华侨城一带迥异的面孔。
华侨城
白石洲的外面就是深南大道,旁边就是华侨城,坐在白石洲的出租屋里就可以望见华侨城主题公园的尖塔,白石洲的入口处就有着与里面形成鲜明对比的八栋楼盘。在楼盘的脚下还有白石洲里面的喧嚣围绕,烤白薯的摊子在肯德基的门外100米处热火朝天。真可谓咫尺之外不同天。
白石洲是一个容易让人陷进来的地方。它包容着形形色色的人,而为这形形色色的人服务的各种店铺也档次参差,生活在里面就像一个小社会,什么东西都在这里头自给自足了。
它不像是深圳,很多在里面生活的小摊贩打工妹打工仔,几年了都难得走出这里去看一看深圳到底是什么模样。深圳的主流生活在白石洲的外头,里面的人有的压根就没有这样的梦想,只想赚点钱早日回老家。有的抬头向外张望,有的每天穿梭于深圳的优雅写字楼和白石洲不见阳光的出租屋里。
从这里走出去,不难,从这里走到深圳最漂亮的公园和最豪华的住宅也不远,只是,走出去的不仅是一双脚,还有能真正融入深圳主流生活的机遇和能力。这一步才真的是好难。于是有了许多双在窗口向外注视世界之窗烟火的眼睛,也有了很多还来不及从这里出发就转回去的背影。
气候变了的时候,深圳刮起了冷风。我看到许多拎着新买的被子的身影,不是他们没有经历过冬天,只是过去的冬天,他也许不在白石洲,也许不在深圳。他们是一拨新的选择在白石洲开始的人,从这里跨出去到达他们不同的深圳。
特色
杂货
我曾三次进入白石洲。一个下午的6点钟,我跟着下班回家的人流看到了白石洲的方向。从大涌通往白石洲狭长的道路上,连着几家店摆卖武汉特色鸭脖子、湖北甜桔子,还有用高音喇叭叫卖几十块钱的缅甸翠玉的。一到夜晚,下白石里的沙河市场边上,一大片空地上开始挤满了各种小商品杂货铺,小镜子、小梳子、袜子、鞋子,让人眼花缭乱,它像一个小小的夜市,东西便宜得一塌糊涂,一件新的长袖衣服5块钱。
气味混杂
店铺相隔很近,促销音响一家盖一家,空气中飘着食物混合的味道。如果你喜欢这种环境,那它就不会让你觉得烦躁,就像内地很多小城镇一样,虽然小,虽然不高档,但是生活还是特别便利的。
一股浓烈的炸臭干子的味道一下子把人的口水勾出来了。有两个年轻人显然也闻到了,开始四处张望,炸臭干子的一对夫妇守着自己的一口锅,一口灶,面前排了一圈人在等。他们每晚都在这里做生意,在深圳市区也只有在像白石洲这样的地方,臭干子的味道能堂而皇之地在空气中张扬。
管理混乱
白石洲不是城中村,可由于历史原因管理混乱,里面私房林立,有着众多被成为“接吻楼”的高楼,随处都可以看见租房信息。这块区域比较大,我特地走进去乱逛,15分钟后想原路返回,可怎么都找不到回来的路了。一个坐在门口逗狗的出租屋屋主笑我:“在这里住,找不到路,可不行。”
因为一张清租通知,过去三个多月,数以万计的人离开了深圳白石洲。白石洲北区四村原有居住人口约为83000人,截止到2019年10月17日,仅剩38890个人还居住在此。按官方统计的口径,从9月11日到10月17日,共有15379人搬离。
当我终于回到白石洲的出口处,我像逃一样钻到商场下的肯德基时,白石洲的声音和气味终于在脑子里淡下来了。坐在肯德基里吃东西的人和坐在广场上看喷泉的人也许还要回到他们白石洲的房子里。但我可以选择离开,当车窗外流动起了深南大道夜景的灯火繁华时,那个白石洲被我留在了身后。世界之窗的地铁开通之后,白石洲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沙河小学那边的人流也旺盛很多。从沙河小学到世界花园那条路逐渐形成路边摊一条街,商业气息很浓厚,亦未尝不是金融风暴过后的一道亮点的景色。
在白石洲当地最活跃,最有影响的网络社区是 白石洲社区网。
白石洲社区网是白石洲居民的免费虚拟家园。
分为便民区,活动区,情感区,生活区,娱乐区。
内容包括:二手交易,房屋出租求租,商业信息,征婚交友,组织活动,寻找活动伙伴等内容。
宗旨:方便白石洲居民生活,丰富白石洲居民生活
该文章由作者:【姬存希】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