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普通专科高校)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座落于金城兰州,始建于1907年兰州道彭英甲创建的“甘肃官立农林学堂”,是一所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迄今已有110多年办学历程。现为全国职业教育种植类专业示范学校、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全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甘肃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甘肃省乡村干部培训基地,甘肃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省级实训示范基地,甘肃省十大杰出职业院校、甘肃省首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普通专科高校)

历史沿革

前身是1907年兰州道彭英甲创建的"农林学堂",后定名为"甘肃官立中等农业学堂",座落在兰州萃英门内兰州举院东南角,当年1月招收农科学生30名,2月19日开办,1908年招收林科学生17名,1911年(宣统3年)两班学生毕业,共培养学生47名,1913年(民国2年)停办。1917年(民国6年)在原址改建校舍复办,定名为"甘肃省甲种农业学校",隶属甘肃省教育厅,招收农本科学生一班,1918年增招林本科一班,1924年更名为"甘肃省立农业学校",1926年改名为"甘肃省立职业学校农科",1927年更名为"甘肃省立农业职业学校",1929年改名为"甘肃省立第一农业学校",1934-1935年,在城南何家庄新建校舍,1936年又改名"甘肃省立农业职业学校",搬迁新址办学.1941年新增设三年制高级合作科,1944年8月改名为"甘肃省立兰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改设五年一贯制高级农艺科、高级森林科,1945年增设五年一贯制高级畜牧科。至新中国建立前,在校学生约200余人,教职工约60余人,图书一万余册,民国期间培养学生1098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教学系(部)7个,开办高职专业29个。

系(部)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农业技术系

作物生产技术

510101

种子生产与经营

510102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

510108

农业装备应用技术

510117

农业生物技术

570107

药品生产技术

590202

园林工程系

设施农业与装备

510103

园艺技术

510107

园林技术

510202

园林工程技术

540106

食品化工系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

510113

食品生物技术

570101

应用化工技术

570201

精细化工技术

570205

工业分析技术

570207

食品营养与卫生

590106

食品营养与检测

590107

畜牧兽医

畜牧兽医

510301

动物医学

510302

动物防疫与检疫

510304

经济管理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

610201

计算机网络技术

610202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610210

财务管理

630301

会计

630302

经济信息管理

630505

商务经纪与代理

630507

市场营销

630701

电子商务

630801

物流管理

630903

师资力量

据学校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在职教职工202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31名,教授、研究员8名,副教授5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周祥椿、杨俊海省级骨干教师(4人):许开录、张金教、杨俊海、周祥椿省级教学团队(3个):种子生产与经营(张金)、会计电算化(刘宗盛)、园林技术(李敏骞)

教学建设

据学校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甘肃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4个;有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建有甘肃省高校精品课程7门。据学校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授予“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三下乡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职教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基层党组织”。

交流合作

育种研究所截至2014年,学校先后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意大利新技术、能源、环境委员会(ENEA)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学校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省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作物育种研究所/n

科研成果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科研推广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农牧渔业丰收奖4项,省科技进步奖25项,地厅级奖56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承担国家和省列小麦、胡麻育种科研推广,选育小麦、胡麻新品种62个,推广面积1.8亿亩,创经济效益30多亿元。承担863攻关、948引进、甘草和苦参栽培、“星火科技”培训、农民创业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

2020年,学校教师公开发表省级及以上论文67篇,院列项目6项,获批地厅级以上项目20项,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得省级厅级自然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等各级各类项目20多项,其中获立甘肃省白然科学基金1项、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1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4项。/n

学术资源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据学校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纸质藏书为18.6万余册,专业类图书占70.70%;综合性图书占15.80%;文艺类图书占13.50%;馆藏图书中工具类图书上万册。超星电子图书50159种,超星学术视频2026集,报纸合订本1948册,期刊合订本3188册。报刊期刊数为235种,报纸32种,其中专业报刊所占比重超过了60%。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学院校徽为深蓝色圆形造型。校徽中央为以“绿叶”和“太阳”形象为基础的主体图案,下方为建校年“1907”。外环下部为农业部原部长刘中一所题校名“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上部为校名英文全称“GansuVocationalCollege of Agricultural”。

精神文化

校训

勤朴

校风

敬业、创新、严谨、诚信

教风

严慈相济德艺双修

学风

志存高远勤奋善思 

校歌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歌》

社团文化

截至2014年10月,该校有食品发酵制作协会、“绿源”文学社社团、“蓝冰雨”体育社团、“泽邦”大学生创业协会、环保社团、“翰墨缘”书法协会、大学生艺术团、LastSoul街舞社团、Future计算机社团。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副书记、院长

薛仰全

党委副书记

齐磊

党委委员、副院长

苗世林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王一平

党委委员、副院长

徐鉴民

该文章由作者:【闲花弄影】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