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消雨(人工干预天气行为)

人工消雨是通过在降水云团的上游地区采用大范围、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使天气系统的能量加速扩散,同时使得空中水滴提前快速形成,并且提前降落地面。这种方式可以使一些降水提前降落,从而保证了预定的好天气。人工消雨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人工消雨的原理与 人工降雨近似,但也有所区别。

降雨条件

形成降水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云中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要有适当多的凝结核。因此,人工降雨的方法就是向云中引入人工凝结核。一般是采用飞机、火箭、高炮、气球和在上升气流区地面燃烧 碘化银等手段,把催化剂送入云中。飞机一般飞到6000米左右高度穿云播撒催化剂。火箭、高炮则直接轰击雷雨云适当部位,弹头装载碘化银送入云中。气球下挂碘化银焰弹,升入云中零度层以上燃烧,把催化剂释放出来。对温度在零上的暖云一般使用吸湿性物质如盐粉、 尿素、氯化钙等,使云中水汽变成大水滴下落成雨。

对比人工降雨

人工消雨的原理与 人工降雨近似,但也有所区别。人工消雨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目标区的上风方,通常大约是60—120公里的距离,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让雨提前下完;二是在目标区上风方,通常大约是30—60公里的距离,往云层里超量播撒冰核,使冰核含量达到降水标准的3至5倍,冰核数量多了,每个冰核吸收的水分就少,无法形成足够大的雨滴。通俗来讲,就是让雨“憋着不下”。

流程

关于人工消雨作业的大致流程,首先要对天气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细致的观测和预测,确定是否存在降雨的可能。如果发现有降雨的可能,则需要进一步了解本次天气系统对本地的可能影响趋势,何时、何地可能产生降雨。之后就要针对拟保护地区制定人工消雨方案。

最新资讯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防霜等目的的活动。随着发展的需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推进生态治理中发挥起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省气象局协助省发改委对《甘肃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进行修编,将祁连山及旱作农业区人工增雨(雪)体系建设项目和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工程纳入规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容。

该文章由作者:【彼得大帝】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