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佩令》,词牌名,此调始见于晏几道《小山乐府》。调名取义于郑交甫遇汉皋神女解佩事。全词重头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五仄韵。第一、二句亦有不用韵者。
词牌简介
解佩令,词牌名,最早见于晏几道笔下。此调以《解佩令·玉阶秋感》正体,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六句四仄韵,后段六句三仄韵。另有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三种变体。代表作品有《解佩令·人行花坞》等。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六句四仄韵,后段六句三仄韵。以晏几道《解佩令·玉阶秋感》为代表。此词有许、王、史、蒋四词可校,故谱内可平可仄,悉参下四词。汲古阁本前段第三句“掩深宫、团扇无情绪”多一字。又“团扇无绪”,一本作“扇鸾无绪”,今从《花草粹编》校定。
变体一: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以许冲元《解佩令·蕙兰无韵》为代表。此与晏词同,惟后段第二句用韵异。
变体二: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六句四仄韵,后段六句五仄韵。以王庭珪《解佩令·湘江停瑟》为代表。此亦与晏词同,惟后段第一、二句俱用韵异。
变体三: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六句五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一叠韵。以史达祖《解佩令·人行花坞》为代表。此与晏词同,惟前后段第一句俱用韵,后段第二句叠韵异。
变体四:双调六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韵、两叠韵,后段六句五仄韵。以蒋捷《解佩令·春》为代表。此与史词同,惟前段第二、第三句用叠韵,第五句减一字,后段第二句仍用韵,不叠上韵异。
词牌格律
正体
格律对照词:《解佩令·玉阶秋感》
中平中仄,中中中仄。中中中、平中中仄。中仄平平,中中中、中平平仄。中平中、中平中仄。
玉阶秋感,年华暗去。掩深宫、团扇无绪。记得当时,自翦下、机中轻素。点丹青、画成秦女。
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中、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中仄。
凉襟犹在,朱弦未改,忍霜纨、飘零何处。自古悲凉,是情事、轻如云雨。倚么弦、恨长难诉。
变体一
格律对照词:《解佩令·蕙兰无韵》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蕙兰无韵,桃李堪扫。都不数、凡花闲草。对月临风,长是伊、故来相恼。和魂梦、被他香到。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江头陇畔,争先占早。一枝枝、看来总好。似凭风标,待发愿、春前祈祷。祝东君、放教不老。
变体二
格律对照词:《解佩令·湘江停瑟》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湘江停瑟,洛川回雪。是耶非、相逢飘瞥。云鬓风裳,照心事、娟娟出月。翦烟花、带萝同结。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留环盟切。贻珠情彻。解携时、玉声愁绝。罗袜尘生,早波面、春痕欲灭。送人行、水声凄咽。
变体三
格律对照词:《解佩令·人行花坞》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人行花坞。衣沾香雾。有新词、逢春分付。屡欲传情,奈燕子、不曾飞去。倚珠帘、咏郎秀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相思一度。秾愁一度。最难忘、遮灯私语。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指春衫、泪曾溅处。
变体四
格律对照词:《解佩令·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春晴也好。春阴也好。著些儿、春雨越好。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梅花风小。杏花风小。海棠风、蓦地寒峭。岁岁春光,被二十四风吹老。楝花风、尔且慢到。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
《解佩令·玉阶秋感》
作者:【北宋】晏几道
玉阶秋感,年华暗去。掩深宫、团扇无绪。记得当时,自翦下、机中轻素。点丹青、画成秦女。凉襟犹在,朱弦未改,忍霜纨、飘零何处。自古悲凉,是情事、轻如云雨。倚么弦、恨长难诉。
《解佩令·春晴也好》
作者:【宋末元初】蒋捷
春晴也好。春阴也好。着些儿、春雨越好。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皂。
梅花风小。杏花风小。海棠风、蓦地寒峭。岁岁春光,被二十四风吹老。楝花风、尔且慢到。
《解佩令·自题诗集》
作者:【清】朱彝尊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该文章由作者:【潘志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