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汉语汉字一级字,读作:yùn,从辵从军,始见于篆文。现代简化字则以“云”替换了“军”作声符,本义为移动、运行;引申义为运转、转动,挥动、搬运。由运转还引申出命运、气数等抽象意义。
字源演变
此字始见于篆文。形声字。从“辵”,“军”声。军从车,匀省声。车初文为车的象形。匀作声符省去了“冫”,隶变后写作了宀或冖。现代简化字则以“云”替换了“军”作声符。运本义为移动、运行。引申有运转、转动之义。《易·系辞上》:“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引申有挥动、搬运的意思。由运转还引申出命运、气数等抽象意义。运古常通“煇(晕)”。《周礼·春官·大卜》:“其经运十,则别九十。”郑玄注:“运或为煇(晕),当为煇(晕),是视祲所掌十煇(晕)也。”孙诒让正义:“煇(晕),俗作晕,古多假运为之。”
详细释义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yùn | 动词 | 运行;运转;转动 |
搬运;运输 | ||
运用 | ||
挥动 | ||
运筹 | ||
行驶 | ||
玩弄,拨弄 | ||
通“晕”,眩晕 | ||
名词 | 运气,命运 | |
地之南北距离曰运 | ||
通“郓”。古地名 | ||
通“晕”,日月周围的光圈 | ||
运河的简称 | ||
形容词 | 远 | |
纵,竖 | ||
浑浊 | ||
参考资料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移徙也。从辵军声。
说文解字注
移徙也。
释诂。迁运徙也。
康熙字典
《集韵》羽粉切,音抎。走貌。
《广韵》《正韵》禹愠切。《集韵》《韵会》王问切。并音韵。《玉篇》:转也,动也。《正韵》:行也,用也。《易·系辞》:日月运行。《书·大禹谟》:帝德广运。注:行之不息也。《礼·少仪》君子欠伸运笏。注:运,动也。
又《说文》:移徙也。《广韵》:转输也。《後汉·百官志》: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又《正韵》:天造曰运。《浑天仪》:天运如车毂。
又《韵会》:五运,五行气化流转之名。
又运祚,历数也。《史记·高帝赞》:汉承尧运。
又《集韵》:地南北谓之运。《越语》:广运百里。注:远行赋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又叶于分切。音云。蔡邕《述行赋》:弥信宿而後阕,思逶迤以东运。见阳光之颢颢,怀少弭而有欣。
又叶于愿切,音院。阮瑀《琴歌》: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靑盖巡九州,在西东人怨。
音韵汇集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运(繁) | 广韵 | 臻 | 去声 | 问 | 云 | 合口呼 | 三 | 次浊 | 王问切 | ɣjuən | |
韵略 | 去声 | 问 | 王问切 | ||||||||
增韵 | 去声 | 问 | 禹愠切 | ||||||||
中原音韵 | 去声 | 真文 | 影 | 全清 | iuən | ||||||
中州音韵 | 去声 | 真文 | 叶云去声 | ||||||||
洪武正韵 | 去声 | 震 | 喻 | 次浊 | 禹愠切 | oyən | |||||
运 | 集韵 | 臻 | 上声 | 隐(吻) | 合口呼 | 三 | 全清 | 羽粉切 | ɣiuən |
该文章由作者:【朽木露琪亚】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