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汉字,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xiǎo,形声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本义为天刚亮;后来引申为明智、明白、知道、告诉等义;也假借为“饶”等。
字源演变
晓,形声字。由“日”和“尧”构成。“尧”有高的意思,太阳升高也就是“晓”。“尧”字也表示城垛子,整个字的意思是站在城上的守夜者看到了日光,心里明白换班的时间到了,由此产生天刚亮的含义。《庄子·天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说文》:“晓,明也。从日,尧声。”段玉裁注:“俗云天晓是也。引申为凡明之称。”后来引申为明智、明白、知道、告诉等义;也假借为“饶”等。现代汉语简化为“晓”。
现代释义
读音 | 词性 | 释义 |
xiǎo | 名词 | 天明;现代汉语专指天刚亮。 |
清晨。 | ||
动词 | 明白,了解。 | |
告知,使明白。 | ||
精通。 | ||
参考资料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晓,明也。从日尧声。呼鸟切。
说文解字注
晓,朙也。
此亦谓旦也。俗云天晓是也。引伸为凡明之偁。方言。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从日。尧声。
呼鸟切。二部。晓昕二篆铉本夺而缀于末。今依锴本。
康熙字典
《唐韵》呼皛切。《集韵》《韵会》《正韵》馨鸟切。?嚣上声。《说文》:明也。《玉篇》:曙也。
又《扬子·方言》:知也。《史记·西南夷传》:指晓南越。
又《前汉·元后传》:末晓大将军。注:晓,犹白也。
又《扬子·方言》:遇也。
又嬴也。
又《博雅》:说也。
又快也。
又《玉篇》:慧也。
音韵汇集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晓 | 广韵 | 效 | 上 | 篠 | 晓 | 开 | 四 | 次清 | 馨皛切 | xiɛu | |
集韵 | 效 | 上 | 筱 | 晓 | 开 | 四 | 次清 | 馨鸟切 | xiɛu | ||
韵略 | 上 | 篠 | 馨杳切 | ||||||||
增韵 | 上 | 篠 | 馨杳切 | ||||||||
中原 | 上声 | 萧豪 | 晓 | 全清 | xiau | ||||||
中州 | 上声 | 萧豪 | 希皎切 | ||||||||
洪武 | 上 | 篠 | 晓 | 呼 | 全清 | 馨香切 | xieu |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先秦 | 高本汉系统 | x | ioɡ | |
先秦 | 王力系统 | 宵 | h | iau |
先秦 | 董同龢系统 | 宵 | x | iɔɡ |
先秦 | 周法高系统 | 宵 | x | eaw |
先秦 | 李方桂系统 | 宵 | hng | iagwx |
两汉 | 西汉 | 宵 | ||
两汉 | 东汉 | 宵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萧宵 | iɑu | |
南北朝 | 北魏后期北齐 | 萧宵肴 | iɑu | |
南北朝 | 齐梁陈北周隋 | 萧宵 | iɑu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x | ieu |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h | ieu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x | iɛu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x | iɛu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x | ieu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x | ieu |
该文章由作者:【场效应】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