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汉语汉字)

卦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guà,释义为是古代用来占卜的工具,它是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供占测用。卜卦即算卦,包括自己为自己占卜,及向他人问卦。

字源演变

guà 见纽、支部;见纽、卦韵、古卖切。

形声字。战国古文字作从卜,圭声。卜像骨兆纵横,示其本义与卜兆有关。卦字的产生或者由构件圭与卜整合而成。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楷书作卦,是小篆笔势变化的结果。隶变时有两个卦字值得注意:一个构件圭作,破坏了重土结构;一个构件圭的笔顺作先三横,后一竖,再一横,汉代圭字这种通行笔顺(见《广韵》)实际上也破坏了重土结构,故二者皆未进入主流。《说文》本义是筮,即以蓍草占卜休咎。

《鹖冠子·学问》:“圣人以此六,卦世得失逆顺之经。”陆佃注:“卦犹卜也。”引申指表示占筮所得、象征吉凶祸福的一整套符号,即卦爻。《易·系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韩勅碑:“承天画卦。”

现代释义

本义

占测用的一套预定符号

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供占测用。

形声,从卜(bǔ,占卜),圭(guī)声。

用例:同本义[divinatory symbol;diagram]

卦,筮也。――《说文》。按,所以筮也。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易·说卦》。注:“象也。”

神卦灵兆。――《剧秦美新》。注:“蓍曰卦。”

卦者在左。――《仪礼·士冠礼》。注:“有司主画地识爻者也。”又所卦者。注:“所卦者,所以画地记爻。”

主要代表:《周易》中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每卦三爻,组成八卦(即经卦),象征天地间八种基本事物及其阴阳刚柔诸性。八卦相互组合重叠,组成六十四卦(即别卦),象征事物间的矛盾联系。古代视占卜所得之卦判断吉凶。如:卦数(《周易》中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八卦互相重叠,组成六十四卦。故以卦数代六十四卦);卦肆(卦铺);卦爻(《易》的卦和组成卦的爻)

衍生含义

1)比喻主意:他一天一个主意,看,他又变卦了。

2)比喻预见 [augury]

好嘛,看你生宝这卦灵不灵吧。――柳青《创业史》

3)[棋盘上的]方格 [check]

公理者,犹云众所同仞之界域,譬若棋枰方卦,行棋者所同仞,则此界域内不可逾。――章炳麟《太炎文录》

语组举例:

guà

占卜 [divine]。如:卦筮(占卦卜筮);卦姑(以占卜、算命等为业的妇女);卦影(卜卦时画的图形。亦指此种卜术)

卦辞

guàcí

[the explaination of the meaning of different diagrams in易经(Book of Changes)] 《易经》中说明各卦意义的文辞。

方言音韵

◎ 赣语:grwa4

◎ 客家话:[陆丰腔] kua5 [客语拼音字汇] ga4 gua4 [海陆腔] gwa5 [梅县腔] gwa5 [台湾四县腔] gwa5 [客英字典] gwa5 [宝安腔] ga5 [东莞腔] ga5

◎ 粤语:gwaa3

◎ 潮州话:guê3 kuê3 (kùe khùe)

◎ 韩语:KWAY 괘

◎ 越南语:quái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古卖切《正韵》古画切,?音挂。《说文》筮也。《徐曰》筮而画之,三变而成画,六画而成卦。《玉篇》八卦也,兆也。《广韵》八卦者,八方之卦也。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易·系辞》四象生八卦。《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四。《疏》卦之为言挂也,挂万象於上也。

该文章由作者:【科学养殖】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