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学管理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Academic Affairs Office Of AHNU),是安徽师范大学的教学管理机构,又称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办。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学管理机构)

处室领导

朱家存

教务处长、招办主任

全面负责教务处(招办)工作

分管办公室

1963生,安徽舒城人。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政策分析。安徽师范大学教授、教务处处长;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五’优秀人才计划”拔尖人才;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负责人。

一、主要教育背景(高中毕业以后)

1988年6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1年6月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02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二、主要工作经历

1991年8月至2004年8月在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其中,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10月起任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2002年12月至2004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在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工作,任院长;2008年10月始在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工作,任处长。

三、代表性学术成果

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四、在研主要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促进教育公平问题研究(2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研究(2005)

安徽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学视野下的区域发展与安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2006)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7)

五、主讲课程

教育学原理、教育名著导读、教育政策分析、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六、主要获奖

安徽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5)

教育部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

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

七、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

江家发

教务处副处长

分管实践科

1964年8月出生,教授,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化学教学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安徽师范大学首届教学名师,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次、省级教学成果奖4次,共出版专著、教材8部,发表权威论文60余篇。

马广见

招生办副主任

分管招生办、教研科、学籍学位科

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助理研究员,硕士。

任辅导员期间所带班级曾获“省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校“三育人”先进工作者。曾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参与多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

刘桂云

教务处副处长

分管教务科、考务科、督导团

1965年8月出生,硕士,研究员,教务处副处长。曾从事高校学科建设的研究和管理等工作;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在《中国科技论坛》、《研究与发展管理》和《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获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并被评为教育部“十五”高校科技管理先进个人。现从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科室人员

办公室

董书宝

秘书

实践科

曹军

科长

教学运行中心

吕军

科长

储凤玲

科员

陈孔翔

科员

教学研究科

周攀

科长

教学质量监控科

李进

科长

学籍学位科

袁素文

科长

刘四红

主任科员

孔维红

科员

教学资源建设中心

陈琪

科长

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郭志春

主任

程啸天

主任科员

工作职责

办公室工作职责

一、协助处长做好教务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二、在处长的领导下,草拟教务处工作计划、工作要点,撰写教务处期末及年终总结。

三、做好日常的文件处理和传递工作;做好平时文书、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处理日常来信工作。

四、负责管理教务处印章和开具介绍信工作。

五、负责教务处对外接待、联系、会议通知及信息反馈工作。

六、协助处长做好处内各科室间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及同校内各部门的联系工作。

七、组织安排教务处主办的各种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文件打印和材料准备工作。

八、协调处长做好处内人事,考核等工作。

九、负责编印《教学简报》、电子公文处理以及教务处网页维护。

十、做好处领导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5]

考务科工作职责

一、草拟考试管理有关文件等;

二、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内考试组织和管理;

三、组织开展考风考纪宣传、教育和检查工作;

四、学生考试违纪处理;

五、组织开展试卷库建设工作;

六、组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口语考试;

七、考试工作档案建设和管理;

八、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教务科工作职责

一、排课管理

1.学院教务管理人员教务管理系统的培训。

2.完成必修课和院选修课、校选修课、公共体育课三类课程任务安排及数据核查工作。

3.指导学院完成所有课程的排课工作。

二、选课管理

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安徽师范大学学生选课指南》。

2.辅导员、班主任、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全体学生的选课培训。

3.指导完成全校学生每学期网上三轮选课工作。

三、成绩管理

1.指导学院完成每学期学生成绩网上录入工作。

2.每学期学生重考、缓考成绩的处理。

3.学生和教师关于成绩查询和修改的申请处理。

4.毕业生成绩的审核与归档工作。

四、教室管理

1.全校教学资源的统计及建设的论证。

2.制定教室管理及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

3.全校教学资源的使用调度工作。

五、教务系统管理

1.《现代教务管理系统》软硬件的日常维护。

2.根据教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好系统的二次研发工作。

六、教学秩序维护

1.校历的编制工作。

2.开学初的“三教”落实工作。

3.日常的调停(补)课。

4.节假日及重要事项等教学工作的安排。

七、负责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学籍学位科工作职责

一、负责学籍、学位管理文件的起草、修订、整理、汇编。

二、组织好校内转专业考试和试读处理工作,做好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试读等学籍变动的办理工作。

三、做好全校学生数的分类统计和高基报表的填报工作。

四、做好新生名册的编印和学号的编写工作,做好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在校生学年电子注册和毕业生学历电子注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六、做好毕业生的电子摄像工作,做好毕业证书的打印和发放工作。

七、做好成人和普高学士学位材料的审核、整理、评定、上报以及学位证书的打印、发放工作,组织好省成人学位外语考试。

八、做好全校学生证的统计发放、遗失补办,以及火车票优惠卡的订购发放工作。

九、做好出国成绩办理、毕业证明书的补办、学历学位查询等常规工作。

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实践科工作职责

一、 本、专科生的教育实习和非师范类的专业实习

1、 制定全校教育实习和非师范的专业实习工作计划和指导性文件,编印实习工作手册、教案、表格,统一安排实习工作;

2、 实习基地建设(包括同实习单位签订协议书),制定实习基地的管理条例,做好省校级教育实习基地学校建设工作;

3、 制定、审核教育实习、专业实习、野外实习经费的预算与开支;

4、 审查各院系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工作计划,检查实习工作进展情况;

5、 组织召开中学校长座谈会,听取实习工作的反馈信息;

6、 组织召开实习指导教师会议,听取对实习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7、 协助各院系组织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教学观摩等活动;

8、 组织召开实习动员和总结会,为改革实习工作提出建议与措施。

二、 实验教学管理

1、 制定实验教学管理文件;

2、 检查实验教学进度与实验教学管理情况;

3、 做好省、校级基础课程实验室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及管理工作。

三、做好处领导布置的其它工作[9]

教研科工作职责

一、教学研究

(一)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动向,开展横向联系,加强信息交流,做好情报资料收集工作,并向领导提供国内外有价值的教育教学信息。

(二)根据学校改革与发展实际状况,积极组织或参与教学及教学改革的专题研究,提出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三)协助校、处领导根据我校发展规划、人才需求,提出新建专业或改造专业的方案,完成专业调整及专业建设工作。

(四)根据各专业、各学科的发展需要,协助校课程建设委员会作好全校课程建设规划、实施及其调整工作,优化课程结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推进学分制建设,加强学分制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研究与修订。

二、教学管理

(一)组织各学院制定本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根据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调整情况,组织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进行汇编。

(二)认真组织教学科研立项,做好研究课题管理、实施、检查与成果验收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高办学水平。

(三)参与学校教学改革研讨会的筹划、组织与实施工作。

(四)积极研究、组织学校学分制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⑴制定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评估文件。⑵学分制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研究与建构。⑶组织编辑课程简介、目录、学分制选课手册。

(五)认真做好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包括检查各教学单位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的执行情况,教学纪律情况,学风学纪情况和其他专项检查等)。

(六)认真做好精品课程(校级、省级、国家级)的申报、评审、推荐、中期跟踪检查和终期验收工作。

(七)做好(校级、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立项、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检查及管理工作。

(八)撰写本科室学期、学年工作计划。

(九)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对全校各类本科教学评估指标的量化标准进行研究、细化。组织、协调、落实全校各类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

(十)组织新专业的申报和评估工作。

(十一)认真做好特优强专业的立项、检查和管理工作。

(十二)认真做好优秀教学奖和优秀教学管理奖的评审工作。

(十三)认真做好职称评审的教学考核有关工作。

(十四)认真做好学校教学督导团的组织、联系工作。

(十五)认真做好校院领导干部和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的执行和听课材料的整理工作。

(十六)认真做好双语教学课程的立项和计划开课的评审、跟踪检查和管理工作。

(十七)认真作好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

(十八)认真作好应届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和推荐工作。

(十九)认真做好各级教学教研教改项目的经费管理和项目统计工作。

(二十)组织编辑教学管理文件汇编。

(二十一)参与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二十二)协助处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情况并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十三)撰写本科室学期、学年工作总结。

(二十四)工作本着分工协作的精神,临时性工作和日常性工作由大家共同承担完成,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工作[10]

招生办公室工作职责

一、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章,以及主管部门和有关省级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执行学校招生委员会的决定。

二、加强与地方招生委员会及各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社会需求情况,根据国家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及有关规定编制并报送本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三、制订并向社会公布本校招生章程。

四、实事求是地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五、在校招生委员会的领导下,制定学校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组织实施本校录取工作,负责协调和处理本校录取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六、配合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招生执纪检查,及时处理招生违纪案件。按照有关规定,对录取的各类新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

七、收集、统计有关招生数据,做好招生工作的总结,整理有关招生工作材料及文书档案;对生源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形成建议材料。

八、组织单独招生考试、省外艺术类专业考试。

九、支持有关招生管理部门完成招生方面的其它工作。/n

该文章由作者:【半耕半读】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